自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尽管我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常态化,但是,当一场突如其来的“外输入”或者“内反弹”对我们身边的疫情防控成效造成威胁的话,我们通常就会感到恐慌、焦虑。
你不必担心,这只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们的不良情绪会逐步缓解。但如果反应过度,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导致不理智的行为:
1、疑病。担心自己被传染患病。听到各类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有些怀疑自己患了“新冠肺炎”,反复思考。
2、紧张焦虑情绪。例如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容易发脾气,不能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
3、抑郁情绪。感到悲观,精神振作不起来,易哭泣、心情不愉快,觉得没意思,没有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出现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和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规律紊乱,质量差。
5、强迫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难以自我控制。有的出现强迫性思维,反复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严重后果,并为此感到痛苦。
6、躯体症状。当人处于较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
如果有同学出现类似的情况,或者感到心情郁结,或者有什么自己不能调解的心理小问题、小困惑,都可以到二级系部心理辅导站以及学校心理中心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聊天、谈心,你可以在工作时间现场预约或电话预约。
咨询地点及联系方式:
同学们,加强自身心理健康,学会接纳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构筑良好的心理防线是预防和战胜病毒的根本保证。释放你的紧张情绪,去和心理老师们聊聊天吧,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部分内容转自新华网
编辑:刘钰莹
校对:张雅晶
审核:杨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