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应激状态下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疫情应激状态下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疫情应激状态下

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情绪调节

1.接纳情绪

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敌意和自怜等。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压抑或完全否定这些负面情绪,一味的抗拒情绪只会使自己更加沉浸在负面思维和情绪中。同时大家也要保持自我察觉,负面情绪一旦过度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并进行必要的调节。

2.学会发泄,给情绪一个宣泄通道

研究表明,宣泄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能够减缓这些事件对人的消极影响,从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而抑制人的消极情绪体验,反而会降低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变得更虚弱,更容易生病。

倾诉:尽管不能走亲访友,但也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微信,电话等手段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情绪,这是一个特殊时期,亲友间互相倾诉,表达共情,以获得鼓励和支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此外,向亲友倾诉心中担忧,寻求安慰和帮助,这种倾诉行为本身就可缓解负性情绪。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免疫力,更能产生一系列短期及长期的心理效益,对于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情绪状态,改善应激反应,消除疲劳都有重要作用。

听音乐: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改变人的心境。可以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轻音乐。注意伤心的时候不要听悲伤的音乐。

哭泣:哭并不是女性的特权。世界各国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宣泄不良情绪。

3.自我关怀

三件好事:写下三件今天发生的,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你可以把他们写到便利贴上,贴在床头,电脑旁边等显眼的位置。感到沮丧时,看看他们。

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对待自己:首先,想象你的好友在你跟前,当他告诉你很自责时,你会说些什么话安慰他,支持他?然后,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有时我们对他人很宽容,却对自己过于严苛。

行动策略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一种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我们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2.选择性接收信息

现在每天都会出现无数条关于“疫情前线”的消息,这个时候我们接收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所以我们只接收正规官方的消息发布。可以观看新闻,将重要、可靠并能给我们力量的官方媒体设为“特别关注”;减少刷朋友圈的时间,尤其不要在睡前刷;对一些“负能量”的微信群,选择退群。

3.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

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非常重要,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后再食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

4.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在家中适度活动。如进行适当的运动:可酌情选择居家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学习: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充实感和价值感,让你无暇去体会焦虑和紧张。

5.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

疫情带来的压力有可能让我们长时间处在有压力的情绪中,这时,我们的思维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与以往比,我们的想法会更狭隘、更单一,更容易钻牛角尖,或陷入恶性循环。此时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像以往一样,做出客观、理智的决定,而通常会因为信息的有限性、情绪的主观性,做出冲动的、局限的决定。这时,我们要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决定,要更多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处在平复的、稳定的状态里。

6.传递积极信息

负能量最容易传染并且蔓延,应该使自己注意积极信息,保持积极心态,向他人传递积极信息。个人的积极态度是对疫情前方的支持,也是对家人、朋友、身边的人的有力支持。

7.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如果出现早期的症状,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或者其他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等,可以到定点医院就诊。

艺考

认知策略

1.挑战引发焦虑的念头

第一步:区分自己担心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还是“不可解决的”,多关注那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我会得病吗?”是无解的,但“我可以怎样预防”?是可以解决的。

第二步:问自己:“你担心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吗?它发生的几率大吗?”如果离疫区较远,相对而言,你感染的几率较低。

第三步:如果自己担心问题很可能发生,我可以做什么应对它?比如,疑似出现症状,你可查阅专业机构发布的自检方式,学习居家隔离指引,使用可靠的咨询、诊疗服务等。

2.与不合理思想斗争

如果回顾往年的数据你可能会发现,秋季降温本来就是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在认知偏差的影响下,人们容易出现对基本统计数据的忽视,出现一系列不合理信念及伴随而来的负面情绪。如“我现在有点头晕和咳嗽,我一定是得了肺炎”“如果真的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就完了”等。面对这种情绪,希望大家不要恐慌,找一张纸和一支笔,试着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想一想为何会有这种想法,除了这种结果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对立面,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对立面,最后再来判断你原来的想法是否合理。

3.正向思维

不要只往坏处看。要对自己公平一点,不要将注意力停留在坏事,而忽略或看不到好事。注意每日通报的信息中,其实是正面的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

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分析问题,当时的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眼前所面临的问题终将成为过去。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机时期,也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如居家环境及亲朋的良好关系。

你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劝说周围的朋友和家人不要外出;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组织一些当地互助群。

4.改变认知,跳出思维怪圈

我们可能会因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情绪陷入思维的怪圈,比如对很多事情只能想到单一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往往是坏的。我们还可能无限地夸大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能够做的和改变的。例如:我嗓子紧紧的,一直在咳嗽,我要不要去医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还可能有其他结果吗?如果是另一种没那么糟的结果,自己的感受又如何?如果是最坏的结果,那么能够反驳这个问题的证据有哪些?对于那些更好的结果,能够支持的证据又有哪些?

通过这些自问自答的方式,能够让我们的想法更灵活、更实际,缓解我们的情绪,更好地应对压力。毕竟,我们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我们的观点和想象与现实往往是两回事。

寻求专业帮助

当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找寻专业帮助或者拨打心理热线电话。在全国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资源会越来越多,如科普文章、媒体相关节目、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咨询及安全前提下的面对面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现给大家推荐内蒙古自治区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471-12320-5,和(希望24)全国生命危机干预热线:4001619995。面对疫情,如果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无法自行调节,要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供稿|学生资助与心理教育中心

编辑 | 魏 泓

审核 | 魏晓颖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内蒙古专科院校-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疫情应激状态下如何做好心理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