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激烈冲突,上千人伤亡,巴勒斯坦和以色列5月21日终于迎来停火。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尚昊、熊思浩、伊马德·德里姆利从耶路撒冷、拉姆安拉、加沙地带发回一系列**报道。
过去几十年来,一任又一任新华社记者在这片从未远离硝烟的土地上,在国际社会聚焦下或忽视时,持续留下属于中国媒体的记录和声音。
什么是“敲房顶”?“定点清除”有多准?亲历轰炸是什么感受?就听听他们讲述那些埋在热点里的**、隐在硝烟中的日常。
1
“炸楼电话”是“敲房顶”2.0版
新媒体时代,这场巴以冲突中一些细节经由社交媒体放大,格外引人关注。其中之一就是加沙居民收到以色列电话通知“即将炸楼”。
曾在加沙分社常驻的前新华社记者、国际问题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说,以色列的这种操作,一来是基于巴以力量严重不对等,二来是顾忌国际国内舆论压力。
曾常驻加沙地带的新华社记者们再熟悉不过,这种做法其实是“敲房顶”做法的2.0版。
所谓“敲房顶”,是指以色列一般会出动两架直升机,一架悬空警戒、另一架实施攻击,攻击前会朝轰炸目标屋顶或附近空地用机枪扫射,以警告和驱赶目标建筑内的人员。
曾常驻加沙的新华社记者辛俭强说,以色列每次空袭时,他都要站在位于分社所在高层楼的楼顶平台上,把武装直升机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弹数得一清二楚。
新华社记者辛俭强(中)
辛俭强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5月,以色列“放风”为报复海滨城市内坦亚遭受“自杀式”袭击,要用F-16战机空袭加沙。5月18日下午,数架以色列战机就开始在加沙城上空频繁穿梭,发出巨大轰鸣。当天云层很厚,看不到战机,城内气氛犹如暴风骤雨前夕,压抑得喘不过气。
当晚8时30分,“咣”一声巨响在头顶炸裂,地面随之颤抖,辛俭强不自觉地蹲下身。遭到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不远处的阿拉法特官邸。每一次爆炸,楼道里的大落地窗都被震得扑簌作响,几欲碎裂。当他数到第16次爆炸时,空袭终于停了下来,一片死寂。这场空袭造成1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加沙地带人口稠密,怎能不伤及无辜?新华社记者王昊回忆说,2006年夏天,以色列对加沙展开军事行动,他签署“生死状”后进入加沙。近些天来,他格外关注巴以冲突,很多画面与当年亲眼所见重叠。
新华社记者王昊
“以色列导弹精准得很,但再精准都不可能避免群死群伤。”王昊说。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见从废墟中挖出几个月大的婴儿遗体时,错愕与痛楚之间无法按下快门。“我也身为人父,可想而知孩子亲人的感受。”
2
“定点清除”阴影下将“CHINA”写在车上
总看巴以新闻的人,对“定点清除”一词肯定不陌生。本轮冲突中,以色列空袭炸死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多名高级指挥官,还空袭了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等人住宅。
在新华社中文稿件中,第一次将以色列称为“targeted killing”的精准打击手法表述为“定点清除”是2001年8月4日马晓霖所写《巴官员指责以色列企图暗杀法塔赫领导人》。这一表述被沿用至今。
马晓霖说,因为秘而不宣,这种袭击往往让人神经紧张,容易造成误击、误伤。他在加沙驻外时,在自己的汽车上用大号字写上“CHINA”,阳台上也会挂出中国国旗。
马晓霖和写有“CHINA”的汽车
辛俭强说,驻加沙城的外国使团和联合国机构办公地点也都在楼顶显著位置升起各自旗帜,而且不像别的地方仅挂一面,而是挂出数面,为了提醒以方不要误击。
2001年,以方用导弹炸死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总书记阿里·穆斯塔法。之后,以穆斯塔法命名的人阵**组织刺杀以色列右翼知名人物泽维,点燃了巴以冲突又一个暴烈阶段。
曾常驻耶路撒冷的新华社记者刘洪说,2004年春天,巴以局势犹如走到火山爆发顶点,标志性事件是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兰提西相继被以色列炸死,还有大批平民一同倒在血泊中。
3
阿拉法特永远的遗憾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冤冤相报何时了,是新华社记者们共同的感叹。20年过去了,冲突还在上演,昔日“枭雄”早已死去和老去。令人印象最深的当属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
2000年9月底,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触发巴以之间又一轮血雨腥风。不屈抗争的阿拉法特自2001年底以来被以色列“软禁”在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官邸中,直至2004年病重前往巴黎求医,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人世。
新华社记者刘洪采访阿拉法特
刘洪2004年曾受邀与阿拉法特共进午餐。已疲弱到必须托着腮帮的阿拉法特,以颤抖而模糊的声音说:“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我们本来就是兄弟,更应该友好共存。”
曾常驻耶路撒冷的新华社记者马晓燕说,阿拉法特离世后,准备大干一场的沙龙被突如其来的中风击倒,躺在耶路撒冷的哈达萨医院里难问世事。
新华社记者马晓燕
“强人走了,仇恨还在。”马晓燕不仅在耶路撒冷多次亲历自杀式袭击,她所报道的热点新闻中,总离不开一个以暴易暴的死循环——以色列因士兵沙利特被抓走而炮轰加沙,两名以色列士兵在北部边境被黎巴嫩真主党抓走引燃以黎大规模地区冲突……
辛俭强说,当年离开加沙从拉法口岸前往埃及,隔着边检站远远望见埃及国旗时忍不住想,一边是战争和死亡,一边是和平与生活,这是一条命运的边界线。
冤冤相报的生死惑,何解?必须全面、公正、持久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才能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的和谐相处,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
转自:新华网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官微出品——
编辑 |王静海
责编|张 雷
弓瑞峰
审 核 | 银立华
孙淑兰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官方微信矩阵
(点击上方字体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