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评价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事关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站位高、立意新、谋划深、落点实等鲜明特点。为深入学习领会国家总体方案的精神内涵,全面准确把握改革要义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改革部署落得准、落得稳、落得好,即日起,将推出教育评价改革系列专题,从10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家总体方案内容——
教育评价改革专题(六)
以评价改革引导教师更好地履行职责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为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设计了一系列任务。
第一,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一是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四是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
第二,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一是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二是幼儿园教师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三是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四是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突出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五是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高校教师聘用和职称评聘的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六是把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情况计入工作量。七是建设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
第三,强化一线学生工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三是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要把上思政课、联系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四是完善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五是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须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当前,“唯论文”“重数量、轻质量”等倾向在高校科研评价工作中比较突出。《总体方案》在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和高等学校评价中分别进行了政策设计。
第一,突出质量导向。教师科研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
第二,实施分类评价。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探索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教师科研专门评价办法。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
第三,改进高校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
为克服人才评价中的“唯帽子”问题,树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总体方案》提出5条具体举措。一是切实精简人才“帽子”,优化整合涉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二是改进学科评估,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三是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四是依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不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五是鼓励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长江学者”等人才称号入选者与学校签订长期服务合同,为实施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来源 |青海省教育厅
【推荐阅读】
让孩子有时间当儿童,把玩耍当作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
不想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父母请先放下手机
良好的自制力,让孩子受益终身
怎么说话,孩子才肯听?
优秀的孩子,是被“爱”出来的
孩子基础教育阶段应打好哪些基础?
运动,是激活孩子大脑最好的方法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长按二维码 关注青海教育
青海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