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 那年,“烈日当空”;今日,“神州登天”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党史学习| 那年,“烈日当空”;今日,“神州登天”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1967.6.17.

党史学习

今天是6月17日,同样也是“他”的54岁生日。虽然“他”已经有54岁了,但是依然站在了祖国的最边疆。“他”,就是诞生在54年前的中国第一颗氢弹。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轰地一声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是靠自力更生研制成功的。

我国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们从196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当时的二机部刘杰部长、钱三强副部长把研究氢弹的任务交给了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黄祖洽、于敏、何祚庥等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从事氢弹理论先期探索的队伍转入中物院理论部,和那里的科技队伍汇合,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攻关拳头。理论部科研大楼,每天晚上灯火辉煌。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彭桓武、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于敏等科学家的报告一个接着一个,报告厅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专家于敏倾尽心血

而其中,从未出国留学、被誉为“国产专家一号”的于敏,更是在氢弹的研发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颠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的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于敏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朴素诚挚的爱国心,一直是他的精神动力。

同时,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昼夜苦读。很快,他进入了“角色”,显示出杰出的才能。1965年10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得以突破。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千古一弹终成绝响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着72号轰炸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神奇壮观的“太阳”。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到了现在,中国政府也一再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毫不犹豫地实施核反击,进行有限而有效的核报复。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就在今天上午,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在那个新生的中国,在那种各种条件都不齐全的环境下,每一位科研专家,用尽自己的才智,燃烧自己的生命,就为祖国铸造一面坚不可摧的核盾,保护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在现在,无数的科学家和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正因如此,生于和平年代的吾辈更应谨记,居安思危,立足当下,追赶前人。

BFAMCMC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素材|网络

编辑|姚茜耀钱蓉 林睿诚

责编|孙旭童 杨渊森

指导老师|魏立尤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本科院校-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党史学习| 那年,“烈日当空”;今日,“神州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