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我校在建设过程中,
将“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
“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的校风校训,
注入了校园里的,
一草一木,
一亭一阁……
而校园景观雕塑,
则成为校园文化的有力象征。
今天,
就让小编带你,
走近孔子雕塑……
齐整素洁的长衫,温润谦逊的面庞,墨香徐徐的古书,从容淡静的步伐……时光的脚步匆匆,滨院师生却在孔子雕像前久久徘徊——他们,在这里洗礼人格、砥砺志向、传承中华文化。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
三岁丧父的孔子在母亲身边成长,在挫折中前进。十五岁立大志,有强大的意志力,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废寝忘食、韦编三绝。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激励着广大学子奋发图强。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一部由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的儒家经典《论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今天,滨院人在《诗经》里学立身,在《礼记》里学立言,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里完善品格,在“明德”中修身,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里树立志向。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扎根于经典文脉的沃土中,明德砺学,日新致远,为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策划制作:宣传部 人文学院
编辑:新媒体中心
审核:林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