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系
教学条件
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较完备的实验、实践条件。现有两个苹果电脑计算机教室、两个专业制图教室、一个模型制作室、一个电影特技实验室,共计面积528平方米,还有四个画室,以及一个专业化妆、服装制作教室,一个特技摄影棚。
专业创意画室包括画板、画架、画室投入将近4万余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以及最新苹果一体机等硬件投入110余万元,为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影像和短片创作中,包括前期制作、后期剪辑、调色、合成等一系列操作的机器设备投入大量资金,便于学生在上课学习过程中操作训练,更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相继投入100余万元,配备陶瓷修复专业教室、纸质修复专业教室、陶艺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苹果机房、书法教室等,其中两大修复教室均参照博物馆实验室规格建立。
目前专业类藏书580本和一定数量的教学用光盘,参考教材93本,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提供书籍83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教学团队
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人、讲师14人,其余为助教。外聘专业师资1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
余麦多,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视觉艺术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美术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代表作品:1997年20集电视连续剧《一年又一年》美术指导,该片获得首届“矛盾文学奖”、“ 五个一”工程奖、“国庆五十周年优秀电视剧奖”等;电影《铁人》任美术指导,获第27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1986年参加中日合拍的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的拍摄,任副美术设计师,获得日本艺术学院最高金奖、最佳美术奖(日本的“小奥斯卡”奖)。
全荣哲,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影艺术指导,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委员。现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代表电影作品:1994年《砚床》任美术师,获金鸡奖提名;2001年《冲出亚马逊》任美术师,获金鸡奖;2013年电影《狼图腾》任艺术指导,获金鸡奖;2015年电影《中国推销员》任艺术指导。
刘旭光,学科带头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专业创始人。策展:以“轨迹与质变”、“漂浮与位移”、“形质与介质”、“纸的语言规则”、“形质相”、“本真叙事”等为主题,先后在北京、东京、科摩罗、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甘肃等地策划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新媒体实验电影研讨会等学术活动。著作:《论质觉》山东美术出版社;《新媒体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等。
宫林,当代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博士。专注于研究中国电影历史与理论、实验艺术创作与理论。宫林的当代艺术创作关注生命和物质在时间变化中的形态转换,运用不同的艺术类型和媒介材料进行“生命与时间”这一个主题的积极实验。个人展览:2014年,面花——宫林剪纸作品,西东画廊,北京酒厂艺术区;2011年,冰人——宫林作品展,斯特罗姆斯塔市(Stromstad),瑞典;2006年,宫林的作品,拉罗舍尔市(La Rochelle)艺术中心,法国。著作:《新媒体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美术论》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美术史》山东美术出版社等。
周萍,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陕西省省劳模,主持4项国家级科研课题:行业标准《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国家标准《馆藏砖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太赫兹成像技术对壁画结构探查应用研究》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云冈石窟保护防风化材料研究》子课题;主持中法合作项目《户县公输堂保护修复项目》和国保级项目《唐开成石经保护修复项目》;2011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复昭陵二骏;完成馆藏文物保护项修复方案和设计项目40余项,包括:山东青州临朐龙兴寺彩绘石刻修复、四川新津观音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清西陵6座陵寝古建油饰彩绘才华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工作等。
王少博,民盟盟员,硕士研究生,教研室负责人,首批中国国家文物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成员,山东省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2019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参与修复项目:山西晋城青莲寺保护修复项目、扬州彰墅庙明代壁画《十殿阎王图》抢救性保护修复项目、“南海I号”出水瓷器保护修复项目、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塑保护修复研究方案设计项目。
优秀校友
毛蕊,2016年毕业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同年考取中央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就读于舞台美术系人物造型专业。古装大型电视连续剧《东宫》任服装设计助理。
刘海地,2015年毕业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同年被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东英吉利大学)录取,现是Film, TV Creative and Practice(电影电视创作实践专业)研究生。参与设计和拍摄作品《五好大院》获得校莱斯达金奖,世界短片电影周观众特别提名奖。
邓梦宇,2016年毕业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现就职于东唐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参与拍摄高林豹导演网络电视剧《超能造梦》、陈铭章导演《亲爱的味道》。
梁爽,2016年毕业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就职于上海锐色文化传播,职务:合成部组长。2015年11月携第二部实验影像作品《插座》于中国美术学院空间影像研究所进行交流;2016年2月携实验影像作品《欲婪》和《插座》参加广州市艺术节由33艺术中心策划的动态影像计划;2016年6月完成最新影像作品《祀生》。
刘鎏,2017年毕业于绘画(文物修复)专业,同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在毕业作品展中,荣获一等奖。
王迪,2017年毕业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像方向,现任青岛未央视效影视传媒有限公司CEO。2017年5月,个人执导当代女性电影《未央·咫尺天涯》(咫尺天涯)首映典礼,并参展第一届创影杯青年展映。2015年2月执导黄河实验纪录片《闻聆》。2014年3月执导诗意短片电影《蝶雨》。
王梓之,2017年毕业于视觉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任中时文化集团宣传发行中心平面设计师。2016年,获得山东省第四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优秀奖。
夏小晴,2017年毕业于视觉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同年考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生。2017年毕业作品获得作品展二等奖。
朱姝,201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随后前往美国留学,于2019年获得纽约理工学院计算机图像专业艺术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曾担任上海吗呐(MANA)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外部实习生以及纽约 Raw.Digital 工作室交互编程实习生。2020年回国后,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电影产业学院。个人作品内容涵盖动效设计,3D动画,交互装置。近期她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生成艺术、交互投影以及创意编程。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是视觉艺术系的主干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和基本理论素养,掌握影像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并能够与时具进,迅速适应现代影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可进入剧组、剧团、电视台、电影厂、电视剧制作中心、学校等单位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视觉艺术人才。
2021年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分为场景设计方向和特效方向。
(2021年暂时不招人物造型方向)
#核心课程
影视美术造型基础(素描、速写、色彩、雕塑等)、影视美术概论、影视数字技术基础、影视镜头画面、影视模型与置景、传统文化修养(民俗、建筑、服饰、教具、书法)、影视特技设计、影视美术设计(场景、人物、道具)、影视美术设计(总体造型)、影视美术创作等。
#专业特色
视觉艺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影视和文化产业需要,面向和服务中国电影产业及相关影像传媒领域,系统掌握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在电影、电视、广告、网络、音像等领域从事美术设计创作,而且能够担承泛影视领域内的导演、编辑、特效、调色、人物造型、综艺、景观、戏剧舞美、空间装饰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灵活性。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与集中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是指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部分,注重实践教学是本专业的特色之一,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实践学时均占到70%左右。设计专业的学生每届有两个小学期外出实践教学、体验民俗民情、基础绘画和收集各地区资料等;此外还有两个创作日,从写剧本到拍出短片的全过程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创作,收货极大。特效方向教学实践主要从事将影视特效设计课程会把软件技术和实际拍摄相结合,并可以通过专业的苹果机房完成上机练习操作。在学习了大量的软件技术基础上,进行绿幕摄影棚实际拍摄,通过实际拍摄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电影制作过程,以及提高对绿幕的使用经验。
实 践
#就业前景
场景设计方向:主要到剧院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工作。服务于中国电影产业及相关影像传媒领域,系统掌握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影视创作能力的职业影视美术视觉造型设计师(包括特效技师、场景设计师)。使学生们能系统地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影视美术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和良好的艺术素质;具有一定的感受、理解、表达、想象和创造力;能独立承担美术设计工作,成为这一领域中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特效方向:一是影视特效的栏目包装方向,二是影视后期的特效方向。栏目包装方向广泛的运用到电视台、电台等等领域,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比较成熟。影视后期特效方向涉及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涵盖了和电影、电视剧有关的各方面的公司,还有游戏动漫公司都有影视特效相关的岗位,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影视后期公司、各类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企业从事影视特效工作,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各类事业单位从事影片特效、影片剪辑等工作。涉及岗位工作就业面很广,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艺术及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和服务于数字时代及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网络图像和微电影等相关传媒领域,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字时代急需的当代艺术和数字艺术领域的职业人才,和网络交互中的微电影、新媒体实验电影等创作的人才。
#核心课程
数字媒体造型基础(素描、色彩、雕塑)、新媒体艺术概论、造型语言转换、综合材料实验、数字媒体实验影像、互动多媒体艺术、策划与方案、数字绘画、镜头画面设计、传统文化修养、装置与公共艺术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要求在当代艺术创作、媒体艺术制作及相关文化领域具备一定的创作和工作能力。掌握艺术理论及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当代新媒体艺术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发展脉络;了解当代艺术及影视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与国际趋势。
本专业具有当代性、实验性、包容性以及前沿的理念和科技手段。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基于在跨媒体、跨领域的知识结构中开拓学生在视觉艺术中对平面与空间、静态与动态影像的创造力。具备探讨、挖掘、表达、当代文化语境转换的复合型视觉艺术创作人才的能力。
数字媒体专业也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开设了学科基础课四门、专业基础课二十二门、专业课四门。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安排了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每个学期都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该专业领域的相关最新动态。
#实践教学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以应用性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以真实课题来强化教学过程之实践性内涵。采取项目化课堂作业方式推进教学,强调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积级倡导“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要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开放性的项目或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实 践
#就业前景
本专业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交互艺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影视技术基础、摄影与摄像、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画面构图以及实验影像等课程。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从事:当代艺术从业者、独立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批评人、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公司,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
#培养目标
以具有丰富学科知识体系和掌握文物修复技艺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眼界开阔、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胜任文物修复项目设计规划工作,并能够直接从事文物的保护修复具体实施的文物保护修复师。
#核心课程
文物修复造型基础(线描、雕塑)、中国美术史、陶瓷工艺与装饰、传统书画技法、文物保护基础、文物检测、陶瓷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陶瓷修复、书画装裱与修复、中国陶瓷史、无机质文物修复实用化学、古籍档案修复、有机质文物修复实用化学等。
#专业特色
视觉艺术系在2018年成功向国家教育部申请增设《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代(130409T),表明教育部对我校专业教育的认可和肯定。同时,目前全国仅有三家本科院校拥有该专业代码。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目前已经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青岛市博物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主要专业课程均依托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等国内一线文博单位的专家定期来校授课。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合理,实验室等专业教学条件配备齐全,已输送多名毕业生进入各大博物馆及文物保护研究院等。
#实践教学
在课程体系规划上,以实践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教学过程实际动手修复,以专家学者手把手辅导教学为主,力争每一名同学都能掌握文物修复基本技能。积极与各大博物馆进行课题项目合作,联合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和重大项目,教学相长,通过相关课题项目强化学生的理论理解、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文物保护与修专业人才。
实 践
#就业前景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可进入文物局、各大博物馆,相关文物保护研究院、各级考古研究院(所)、拍卖行、私人修复公司,或自己建立工作坊,以及考研升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FAMCMC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 段沅含
责编| 孙旭童
指导老师| 魏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