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纪弦歌不辍,双甲子代续风华
站在迎接百廿校庆的历史节点
让我们一同回望校史上
那些在山大留下印记的名师大家
斯人或已逝,但恰似不灭星辰
映照山大,熠熠生辉
“但恨在世时,读杜不得足”
一句心迹的表达
用一生的学术研究来实践
精研杜诗近半个世纪
在他的笔下,我们重见杜甫
他就是被誉为“现代杜甫”的萧涤非
1988年萧涤非先生在书房
年轻有才来青任教
1906年生于江西临川的萧涤非家境贫寒,过早地失去了父母,随哥哥辗转于外地,先后在开封留美预备学校、南昌心远中学、江苏省立一中读书。他十分聪明,又勤奋好学,在伯父和叔父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即中央大学)。因慕梁启超之名,遂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萧涤非各个方面表现突出。
1933年经黄节先生推荐,萧涤非先生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从此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山大开的第一门课是四年级的必修课“词选”,此外他还开了“乐府”等课程。由于他扎实的学术功力,一下子就在山大讲堂上站稳了脚跟。
他治学严谨,从他为杜诗作注便可窥一二,他认为“要作出一个判断,就必须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写起来是一条注,而实际工作却是很复杂,很艰苦的。这就需要博览,需要积累。所谓‘取材宏博而取舍谨严’者,就是要广泛占有材料,将占有的材料加以比较,然后才能决定取舍,才能避免片面性。取材不宏博,仅仅根据一二条材料,谈得上什么取舍?所谓‘博观约取’,也是这个意思。唯有‘博观’,方能‘约取’;唯有‘博观’,取舍方能谨严。”
萧涤非先生不仅是位执着学术的学者,也是一位热爱体育的趣人。萧涤非的学生吕家乡在回忆老师时提到:“萧涤非先生比我大27岁,是我的父辈;加之他是古典文学教授,我一进校就把他看成‘老夫子’。”但一年之后,他对老师的印象就转变了:“我们三个编辑一块到萧先生家约稿时,只见他穿着一身运动衣,原来刚刚打篮球回来。他笑着说:‘想不到我还能打篮球吧?哈哈,当年我还是足球队员呢,华北代表队的!’说着找出当年华北代表队的合影。从此,我对萧先生刮目相看了。”从他的学生的回忆中,我们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了这样一位,抱着篮球满脸笑容的可亲老人形象。
作为教授,他满腹经纶,可亲可敬,同时他的身份也是父亲,爱人,朋友,同事……在青岛的十四年,萧涤非收获了相濡以沫的爱情,拥有了挂念一生的挚友,开创了坚持不懈的杜甫研究,也享受了平静安宁的天伦之乐。他严谨而不古板,始终坚持梦想、不断开拓,他的成就在山东大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4年,《杜甫全集校注》召开样稿审定会,前排左二为萧涤非
赤诚报国 精研杜诗
萧涤非孤苦的童年使得他很早就亲身体会了农民生活的疾苦。“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因此,萧涤非从小就对杜甫笔下描写人民疾苦的诗句印象深刻。
抗战爆发,萧涤非远赴大后方,在“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中体会到了和杜甫一样的颠沛流离。当时昆明物价高涨,即使萧涤非贵为西南联大副教授,也连全家生计都难以保证,抚养不起孩子的萧涤非甚至考虑将孩子送人。1943年的一天深夜,萧涤非面对稚子,不觉悲从中来,作诗一首:
好去娇儿女,休牵父母心。啼时声莫大,逗者笑宜深。
赤县方流血,苍天不雨金。修江与灵谷,是尔旧山林。
这样的哀辞,不禁令人想起杜甫在安史之乱的战火中吟诵的“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两位优秀的文学家的思想,在这一刻收获了共鸣。萧涤非在回忆中感叹:“你想说的,老杜已先代你说了,读他的诗,就像自己的诗一样,而忘其为老杜诗了。”
除了生活上的艰苦,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政治也是萧涤非投身杜诗研究的原因之一。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围攻西南联大,在校园中投掷手榴弹,萧涤非的学生潘琰被炸死。萧涤非在挽诗中愤激地写道:“堂堂黉宇变屠宫,血染青天白日红!”为此,他被国民党警告“侮辱党国”,威胁他“当心些”。在这样的黑暗中,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爱憎分明让萧涤非爱上了杜诗。
1946年山大在青岛复校,次年回到山大任教的萧涤非开设杜诗课程,开始了他近半个世纪的杜诗研究生涯。他的代表作《杜甫研究》和《杜甫诗选注》不仅是杜诗研究界的高峰,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史领域的代表著作。学术界这样评价萧涤非的作品:“自建国初期迄今,在杜诗研究界还没有一部在方法、观点或规模上超越《杜甫研究》的著作出现。”
1978年,年过七旬的萧涤非担纲《杜甫全集校注》的主编工作。杜甫诗中典故众多,加之从唐宋到明清历代学者的研究,整理与考证的工作量更是浩如烟海,以至于自清代《杜诗镜铨》以后,二百余年无人敢涉及。“莫道书生无壮志,从来老骥羞伏枥。誓都将心血付‘村夫’,杜陵集。”正如萧涤非的《满江红》中立下的慷慨誓言,他将晚年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杜甫全集校注》之中,甚至连过年与省委领导谈话,谈的都是《杜甫全集校注》。1991年,萧涤非溘然长逝。在逝世前一个月,86岁高龄的萧涤非还在病床上审阅着《杜甫全集校注》的稿件。
所幸的是,《杜甫全集校注》的编撰过程虽然“艰苦备尝”,但最终在2014年成功完稿出版。这部12册、680万字、汇聚了三代学者36年心血的巨著,封面上写着“主编:萧涤非。这,应该是对“现代杜甫”最好的告慰。
萧涤非先生执教山大47年期间,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研究古典文学60载,著作等身,成绩斐然;研究“杜诗”造诣精深,解读“诗圣”一副血诚,深得名家风骨。在百廿校庆到来之际,我们回顾萧涤非先生的传奇人生和非凡业绩,展示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以此激励山大学子向先贤学习,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走好未来之路。
文 |魏赫谢子静
封面 | 张祎然
图 | 资料
编辑|胡明霄
责任编辑| 苗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