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初冬的延安在微寒中肃立。80年前,在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山脚下一孔普通的窑洞里,一本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小册子”——《论持久战》孕育而生,进而对全国的抗战局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已经过去80年,历史的记忆却从未模糊。《论持久战》发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战争的进程会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怎样看待抗战以来一直流传着的“亡国论”、“速胜论”?对这些问题,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感到迷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不利的。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研究持久战的必要,以回答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批驳。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对抗战开始后十个月经验的总结中,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阅读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精心拟定撰稿提纲,集中精力,废寝忘食,于1938年5月30日,在延安《解放》周刊第40期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同时,他又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
《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策略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宝贵经验。
著作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进行了一一驳斥,接着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书中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毛泽东接着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进而指出: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中国不能速胜;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通过三个阶段,在力量上对比,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整个战争转变的枢纽。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他说:“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它的发表就像拨开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迷雾,在延安引起轰动,很快就被油印成册,在党内传阅,在传播到各个根据地后,成为我党我军树立信心、指导抗战的纲领。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检验雄辩地证明了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设想的那样发展的。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持久战思想的伟大胜利。
其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哲学思想。《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著作,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具体实践的光辉范例。《论持久战》也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
第三,对外国军事斗争实践和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而且受到国外的高度关注,有力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向前发展,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最后,对研究和指导当代战争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持久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其军事价值并没有过时,对于我们考察和指导当代战争问题,实行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指导未来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转型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彩回顾
党史回眸|事件篇(8):党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
党史回眸 | 事件篇(七):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共产党在反“围剿”斗争中的奋勇抗争
百年党史|事件篇(6):永放光芒的会议——古田会议
百年党史|事件篇(5):唯双十二,荣耀满膺收——西安事变
/ 山东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
文字:毕然 王文杰 唐洁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吕艳华
责编:熊招徽
审核:孙滋韩
终审:刘 蕾
签发:连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