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之声|《东方》

烟台南山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南广之声|《东方》

《东方》

南广之声

一方斗室传一个声音

一片乐土塑一个梦想

让我们用心架起爱的电波

用爱传递生命的光泽

您正在收听的是南广之声

简介

《东方》是著名作家魏巍著的小说。作品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背景,深刻再现在那火红的岁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的战斗和情感历程。通过对朝鲜战场和中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题材是魏巍众多文学作品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创作。他用了20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获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

初解

魏巍的抗美援朝战争通讯系列,以新闻纪实性强、现场代入感强、感情冲击力强的优势,及时地勾勒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东方英雄史诗的原初轮廓、风貌和气势,留下了许许多多怀着忠肝义胆的中华儿女的人物剪影和素描,记录了这一段历史的华彩乐章。然而,魏巍并不满足于这种反映和表达方式,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他马上开始写一部与现实的诗史相比,具有更高更广的艺术概括力、更深更强的艺术典型塑绘力的史诗。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深化从朝鲜采访得来的素材,历经磨难和曲折,呕心沥血,终于创作出这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体的,概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农村斗争和建设生活的长篇英雄史诗《东方》。它大规模地描写社会现象和时代风貌,是一部为东方巨人塑像铸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小说以恢宏的气势、遒丽的色彩,谨严完整的结构,塑造了历史舞台上众多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各种各样的人,为我国当代文学留下了一个一个骨肉丰满、气韵生动的人物形象。

魏巍在志愿军战士中汲取的感情和气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的精神洗礼,所形成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多年来一直在他的创作中涌动、奔流,形成了他的全部创作一以贯之的感情特质、灵魂光波、民族风采,熔铸于他的长篇巨著《东方》之中。“东方”这一文学意象,既含蕴抗美援朝这一历史时段的特质,又涵括了战前直至战后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世界格局概观。

1978年,《东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甫一问世,即以它深厚的生活性、高度的典型概括力、沉雄博大的史诗气质,吸引了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目光。《东方》最早、最热情也最稳定的评论者丁玲指出:“《东方》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它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宏伟业绩的史册,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它几乎写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几个阶段和全部有名的战役……他是从他长期战斗生涯中提炼出他的人物、生活、情操……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最精粹、最本质的东西。满含诗情地歌颂了一个伟大时代和一群具有特点的新人,最可爱的人。”丁玲进一步分析说:“作家花了很大的精力科学地组织这部长篇,笔力始终不懈,感情贯穿到底。”全书二十来个主要人物的描写,“都一个一个地跃然纸上。这么多的人物,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人物,写来都不雷同,各有特点,其原因就在作者生活之深厚,感情之专”。丁玲对《东方》的评论,从主题、结构到人物乃至作品生活内容的现实基础,都一以贯之地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淬炼与投注入手,去解答带着强烈革命倾向性的作品如何获得艺术性的问题,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创作论与批评论的中心问题、“硬核”问题。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点,也就使丁玲对《东方》的评论基本上成为历史的定评。

一段时期内,关于《东方》的评论、研究文章络绎不绝,渐渐合众议成共识,终于使它在新时期文学发端期,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精读片段

1.岁月在战火中流逝,人们在战斗中成长。小鬼们都以革命的天真无邪的挚诚送走了青春的年华。

2.战争啊,最激烈的战争,与其说是在炮火弥天的战场上,毋宁说是在女人们的心中。

3.我十分感激朝鲜人民,感激党给我的荣誉。我很明白,这些荣誉,应当归功于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接着,他低下头去,像是对大家也像是对自己喃喃自语地说,“我们都是打过仗的人。我们自己最清楚:仗不是一个人打的!在朝鲜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呵!他们已经安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了。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才换取了这些胜利。……单凭一个人,那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出来的!哪里会有什么荣誉称号?什么奖章、勋章?”

好了,本期的南广之声到这里

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拜拜

艺考

-END-

艺考

回归

南广之声|《青春》

南广之声|《上海的早晨》

南广之声|《苦菜花》

烟台 南 山 学 院 党 群 工 作 部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刘玉博 王筱雅

录音:王筱雅 刘玉博

美工:李亚琪

责任编辑:蔡迪

审核:南轩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本科院校-烟台南山学院-微高校-院校号-烟台南山学院-南广之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