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这样的一个课程教学团队
他们通过挖掘专业故事
引导学生谱写团队故事、演绎个人故事
打造有高度、有挑战度、有温度的课堂
他们就是
以甄玉花副教授为主讲老师的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团队
《材料物理》课程团队成员(从左到右):
凌翠翠、甄玉花、薛庆忠、张立红
团队将课堂
由传统填鸭式灌输变为引导启发式
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
教学效果良好,创新成果显著
荣获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副高组)
挖掘专业故事,打造有高度的课堂
《材料物理》是材料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晦涩难懂、理工交叉特色显著,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材料学等多门课程知识来融会贯通,学习难度较大。
甄玉花教学团队迎难而上,在教学改革中试过很多种方式,最后选择用“故事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动力。
团队选择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讲述的是材料专业故事。材料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教学团队广泛选取材料学科前沿、材料改变生活、材料时事新闻和材料学家成长等多个方面的素材,挖掘与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材料“专业故事”,经过近10年的迭代积累,已创作出30多个材料专业故事。
如通过讲述“如何选择你想要的玻璃”的故事,传授“材料特性分类”知识点;通过讲述“2060年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事新闻故事,传授“人类首次全太阳能环球飞行-新能源材料”知识点;通过讲述“为何他们被称为‘中国相’”的故事,普及科学家郭可信的事迹等等。
在讲述“余晖效应”这一半导体的物理特性时,团队老师挖掘到,中国发明制造的余晖材料在“9·11”事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助力疏散作用,拯救了上万人逃出世贸大厦的深度故事,在这样的专业故事背景下,引出其材料应用背后的机理“余晖效应”,既生动又温暖。
甄玉花老师与同学一起讨论
“甄老师的专业课生动形象,一点也不枯燥,我们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材料学科的未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保研到中国科技大学的材料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刘雨淳表示,曾对于未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很迷茫,在甄老师耐心地帮助下,确立了科研方向和职业规划。
谱写团队故事,打造有挑战度的课堂
“专业故事”的融入固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只有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只能做到知识的传授,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力。经过研究和实践,团队将部分知识点凝练成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同学开展进行5-6人一组的分组讨论,实现互动探讨式学习。
团队进行分小组讨论
“作为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学习、实践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应用。”甄玉花表示,这种通过谱写“团队故事”进行深度学习的方式已经开展了7年多。
团队故事实现了让学生从个体学习到团体学习的转变。材料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立龙的团队在课外分组创新实验汇报中,上台展示耗时15小时制成的荧光材料——阿房宫,并赋诗一首,被大家纷纷点赞。
杨立龙团队展示“阿房宫赋”作品
团队精彩展示的背后是曲折而有意义的小组协作过程。开始时,杨立龙团队结合老师创新教学中的联想类比教学,利用余晖材料完成作品,尝试制作夜间操场材料、太空城等等,但苦于无法将想法付诸实践。
“在制作内容上,我们各抒己见,正是老师对我们创新想法的鼓励让我们最终大胆地将荧光材料用在了古建筑上。”杨立龙和开课仪式上随机分配的队友们在甄老师的带领下逐渐熟悉彼此,在磨合和灵感的碰撞下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收获了成长。
最后制作时,六个大男孩从天亮忙到天黑,互相协作将“高楼”建起,还在操场上将“阿房宫”与圆月“合了张影”。
材料物理课程团队就是通过布置开放式、有深度的作业,如前沿文献调研与翻译、专题随机汇报、章节思维导图、团队创新实验等,提高了课程的挑战度,并促使每位同学积极、用心参与,锻炼了高阶性能力。
演绎个人故事,打造有温度的课堂
如何让学生融会贯通?课程团队经过学习调研,并借鉴斯科特·杨的著作《如何高效学习》中的学习经验,形成了新的创新思路:教师在备课以及学生在学习时,为了达到对章节知识点的内化,可利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先绘制思维导图,再找到知识点与自己以往生活经验的相似点进行类比,并整理形成学习报告,进行2分钟“闪讲”。“闪讲”的段段文字就是学生们进行反思的“个人故事”,而课程团队的授课讲义中,也丰富了很多与材料特性紧密相关的生活感悟等个人故事。
甄玉花教学团队研讨课程优化方案
如在学习完“荧光效应”与“余晖效应”这两个物理现象的课堂上,材料物理2018级大学生胡云峰上台进行即兴闪讲。“我觉得可以用两个成语来类比这两个物理效应,荧光效应是‘一鸣惊人’,余晖效应则是‘厚积薄发’。我们唯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踏踏实实的积累,才有可能在将来需要的时候一鸣惊人。”这样的个人感悟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同学们纷纷鼓掌赞同。
课程团队还创新实施了三段式课程仪式,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被看见”,每位同学的发言、上台的视频图像资料都上传到云端共享,提升学生付出努力之后的获得感,如在开课仪式上设置“学长示范”“小组宣誓”,以此正向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课程中设置“个人闪讲”“专题汇报”,促进个人展示和团队合作;在结课仪式上各小组同学邀请嘉宾老师到场,同学们进行“创新实验展示”,嘉宾老师进行“建设性点评”。通过三段式仪式和具体教学活动,打造了有温度的课堂,激发了学生内动力。
《材料物理》课程改革后创新效果显著,获得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全国赛三等奖、首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一流课程等荣誉,广受学生、同行、专家好评,并在校内、省内进行了推广示范。
2014年至今,甄玉花主讲的课程《材料物理》一直被列为学校青年教师上岗培训的示范公开课,她也是学校教学比赛史上唯一一位特等奖获得者。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团队
通过用好“三个故事”
打造“三度”课堂
引导学生
更好地进行学习、思考、实践
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教师
加入“创新教学”这个队伍中
在课程改革道路上增进交流、共同成长
图片:吴尧
文字:王大勇 杨相宜
视频剪辑:李响
编辑:阿提古 崔毅洋
责任编辑:卜令朵
往期回顾
3金3银!“互联网+”大赛石大实现新突破
能源大奖1人,优秀学生奖4人!2021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揭晓
调色盘,打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