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人物档案
周新宇,2019级会计(专)19-2班,曾任创意写作社外联部部长,话剧社副社长,2019年加入大学生艺术团话剧分团,于第十五届“音岳之声”校园合唱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第十五届新生杯辩论赛一等奖。参演的话剧《戏魂》获得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
在泰科,同学们说我是个特别的人:不管上什么课,总是坐在第一排,手边标配一个硕大的绿色水杯,老师说什么总能第一时间互动。因声若洪雷、长得又壮,他们还送我一个雅号“大雷”。
今天的同学们绝不会想到,我小时候比较胆小、不善言辞,每次站起来都会紧张,连话都说不利索。经历多次尴尬,我更加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书看多了,懂得也就多,生活中不经意间显摆一下,往往让人刮目相看,慢慢地,自信心也渐渐涨上来了。
到高中,我对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成为一名艺考生,学的是编导专业。艺考失利,觉得在泰山脚下读书挺不错,便在父亲的引导下报了泰科。
到泰科不久,我就加入了话剧团,出演了“王掌柜”这个角色。
为了参演校园戏剧节,我们话剧团筹备了一出剧目《站立》。成本反映的是一个皮影家庭与日寇抗争的故事。其中的一个角色是王掌柜,他想抗日,但谨小慎微,什么也做不成,无可奈何,最终以死反抗。
角色海选阶段,我立即看上了“王掌柜”这个角色,一是从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夹缝中生存的小人物,时时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二是我特别喜欢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这个角色,心中有蓝本。
报名王掌柜的有好几个人,经过几轮淘汰,最终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人竞争。结果是我饰演的王掌柜成功干掉了对手,老师说我符合王掌柜的气质。
为了演好,我好像走火入魔了,凭直觉模仿王掌柜的一言一行,晚上睡不着就琢磨人物,白天上完课背台词,就连在食堂吃饭的空隙嘴里还念念有词。同学们都感觉我有点神神叨叨的。
排练几次,总感觉哪里不对。大家一讨论才明白,感情是泥古不化,串了本子,举手投足都活脱脱一个王利发,而不是王掌柜。我苦恼极了,不明白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向创意写作学院的作家李孟老师请教。
他对我说:“理解人物、演好人物的关键不是直接模仿,而是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摆脱‘王利发’的前提是重塑‘王掌柜’。”
嗯,不破不立,我觉得好有哲理。脑中不由想到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破茧化蝶那个桥段。
我努力却理解这番话,然后琢磨“王掌柜”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应该有的表现,一点点地设计行为举止,说话腔调。那段时间里,大家眼中不再是平时的我:说话不再粗声如雷,有了一些轻声细语;待人接物时,小心翼翼,察言观色,右手低低附在胸前,微微弯腰,身体前倾,眉眼带笑。
模仿有了三分,我又开始揣摩人物心理。剧本里王掌柜有三幕出场的戏份,每一次出场王掌柜的心境是不同的:第二幕,面对范师傅一家,王掌柜心中还存有大户人家的自傲,到了第三幕面对汉奸和鬼子时,王掌柜心中只剩下了恐惧,而到了第五幕,在经历与女儿的悲惨离别后,王掌柜心底产生了无穷的恨,于是情绪爆发了。
我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哪里经历过这种复杂的人生,所以前几次排练时总是难以把握人物情绪,不是演过了,就是演得生硬,尤其是人物情绪转换拿捏得不准。
既然一时间拿捏不准,我只好笨鸟先飞,一遍一遍地练。有一回,我在家里自顾自地练习,饱含感情地朗诵台词,在客厅的奶奶听到了台词,以为我出什么事了,急忙敲门追着我问。我就把演出的事和盘托出,奶奶听完笑说我是不大的猫崽子,硬要充老虎。
奶奶是从那炮火纷飞的年代走过来的,深知日寇铁蹄之下人民的困苦与悲惨。我缠着奶奶说了整整一天的故事,王掌柜的形象就在她的讲述中愈发丰满起来,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感觉:国家遭难之际,人人皆是王掌柜,他们的恨不单单是家破人亡,更是民族危难之时发出的呐喊,这呐喊声当如惊雷!
感觉一下子就有了。我把这种感情融入了表演之中,使王掌柜的形象更加得真实与动人,最后一刻,当我在舞台上哀嚎、愤怒,继而如惊雷一般吼出最后一句台词时,热泪早已盈眶。
角色立住了,剧目便有了魂。经过精心排练,话剧团老师将剧目的最后一幕制作成视频《戏魂》,获得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我还获得了“五方文化”杯最美青春逐梦前行校园之星评选一等奖。
2021年第二届“揽岳杯校园戏剧节”鸣啰开场。聚光灯亮起,我从幕后走向台前,看向台下观众,眼里闪着光。那一刻,我感觉我彻底与“王掌柜”、与舞台融为了一体。
演出大获成功。颁奖晚会上,我凭借王掌柜一角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揽岳奖”,晚会后,我看着演员们三五成群地合照留念,想到了自己和“王掌柜”的故事,又想着为了这一天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不由感从心生,站起身整了整衣服,对着舞台深深地鞠了一躬。
舞台成就了“王掌柜 ”,也成就了我。明年我就要毕业,一想到可能再也不能出演王掌柜,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后来,因为“王掌柜”深入人心,我又获得了学校大型红色音乐剧《泰山谣》剧组的青睐,邀请我参演江衍红的父亲,一个乡村郎中。得知江父这一角色只有短短几分钟的出场时间,我心中有一些失落,但想到老师说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只要上台就必须演好角色,我就立即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排练之中。
排练中,我不断思考:一个能养出革命烈士的父亲肯定是不简单的,一名在乡间行医的大夫心肠也必定是慈悲的,在对待自己的女儿与外孙的时候也必定是慈祥的。这个角色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塑造。
剧组全体成员排练十分刻苦,每一位参演同学都投入了极大精力。我因为角色出场短,任务较轻,就主动帮助其他人思考和设计角色。最终《泰山谣》演出获得成功,我虽然只出场了不到三十秒,但依旧激动异常:我的舞台越来越大,我的很多经验和体会通过别的角色体现出来了,这很让人有成就感。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泰科演了好些剧目。演出让我感受到了责任感的提升,以前我像一匹野马一样,正是舞台的束缚,让我从此与自由散漫作了告别,‘逐艺之路不在胜人,乃在自胜’这句话大概就是一种成长的勉励吧。
行将毕业,对泰科,我越来越依恋和不舍,正是这所学校给我提供了成长与发展的舞台。如果在别的学校,我的人生肯定与现在不同。在这里,我的表演兴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成长了很多。感谢王掌柜,感谢同学们,感谢泰科!
●山东唯一全员书院制大学●
文章来源|
李孟 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
编辑 | 张靖轩
长
按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