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媒体镜头下青大的“ 高光时刻 ”!

青岛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回首2021!媒体镜头下青大的“ 高光时刻 ”!

青岛大学

在2022年的开端

我们以年度十大新闻

回顾总结了青大的2021

今天

让我们一起再次回望

2021媒体镜头下青大的高光时刻

01

青岛大学:用创研院模式撬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

青岛大学

“十四五”开新局,高校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表示,青岛大学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全面推行以科研项目为牵引、首席研究员(PI)负责制的科研团队形成机制,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学科人才的跨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机制,着力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力。

02

《心存爱国情,眼聚中国梦》

青岛大学打造“思政大课堂”特色品牌

——光明日报

青岛大学

“通过‘思政大课堂’,我们要真正探索出具有青大特色的思政教育项目和特色课程,培育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立德树人特色思政品牌,并且作为青岛大学的一种传统传承下去。”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说。

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青岛大学坚持以实效为导向,在思政教育的体系、制度、平台、方法等方面不断推出创新举措,打造“思政大课堂”体系,取得了突出成效。

03

共建创新平台破解技术“ 痛点 ”

——经济日报

青岛大学

为动员更多教师参与到产学研融合中,青岛大学把企业的科研需求信息发布在校内网上,鼓励有意向的教师揭榜挂帅,与企业对接。威海市科技局则定期组织企业与大学科研团队举办对接会,让更多中小企业把科研需求释放出来。

各个环节的理顺,使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合作迅速增多,目前,已组建了5个研发中心、12个研发团队,围绕新材料、生态环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应用开发研究,为近百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与近50家企业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企业的“痛点”数百个。

04

“四个融合”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中国教育报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一流本科、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探索形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四个融合”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四个融合”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改革、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为突破口,打破学科专业藩篱,进行资源要素重组,强化理论实践一体,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入“快车道”。

05

青岛大学:以培养质量为导向 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中国教育报

青岛大学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青岛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培养、科学研究、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06

青岛大学:“创新创业+”实现“双创”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

——中国教育报

青岛大学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青岛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创新创业+”效应,以“课程+实践+竞赛”为载体,探索出了“德育领创,以创塑德;智育启创,以创培智;体育助创,以创强体;美育浸创,以创涵美;劳育践创,以创促劳”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五育”深度融合育人体系。

07

青岛大学:线上+线下打造七海公益云支教平台

——中国青年报

青岛大学

“志愿者只需一部手机即可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为西部地区朋友提供志愿服务。30分钟的服务时长可以让大学生的零散时间成为奉献爱心的舞台。”徐国辉介绍,七海公益云支教自2021年6月上线以来,共注册志愿者286名,受助学生人数387人,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近2万小时。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受助学生提供持续关注与帮助。”青岛大学团委书记马林刚期待,大学生志愿者们能够以七海公益云支教为契机,为后疫情时代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08

青岛大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让“三下乡”活动健康发展

——中国青年报

青岛大学

2021年11月10日,青岛大学“实践归来话成就”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红色逐梦之旅”活动成果汇报暨表彰大会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

第三方评估作为政府督察的重要举措,在各级政府、各个领域被普遍采用,对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青岛大学引入专业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学生实践活动效果评估,开了国内高校对学生工作成效评估的先河,对全国其他高校学生工作成果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

09

青岛大学: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

——山东新闻联播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学期围绕抗击疫情、全面小康等课题,青岛大学开展支教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乡村、社区做调研、做分享。累计完成报告六千多份。据同学反映,此活动大大丰富了参与思政课的形式。去年,青岛大学还成立首个思政大课堂中心,建成以社会实践、参与比赛、培育创新项目为内容的实践学习体系。

10

青岛大学探索“多元党课”新模式激活党员教育“新引擎”

——大众日报

青岛大学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青岛大学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通过打造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形式多元、成效多元的党课新模式,“课上课下”同步教育,“学做结合”双管齐下,激活党员教育“新引擎”。

“多元党课”的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党员参学率,强化了教育效果。党员发展质量、队伍结构、示范引领、担当作为等方面成效亮点纷呈。

11

青大附院“国家杰青项目”带头人任贺:一个“科研型”医生的自我修养

——大众日报

青岛大学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1年度基金评审结果,青岛大学医学部副部长,青大附院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肿瘤免疫及治疗中心主任任贺获得肿瘤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青岛此类项目零的突破。这也是本年度山东省肿瘤领域唯一的国家杰青项目。

12

青岛大学研发干细胞创可贴可替代植皮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青岛大学

由青岛大学检验系副主任徐文华教授指导,2019级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王子博带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创可贴”技术——4D打印干细胞载体。皮肤的大面积灼伤或糜烂无需植皮手术,用这种“创可贴”把干细胞“贴上去”,就能实现创面皮肤的快速再生修复。该技术已获多项专利,正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将来有望转化上市。

同时,“肤源奇——全球4D打印干细胞载体的引领者”项目荣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并位列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第一名并入围创客中国50强。

13

毕业季 | 青岛大学毕业典礼“星辰大海”惊艳全场

——新华网

青岛大学

6月27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几名学生在现场大展歌喉。毕业生一开口就引全场师生欢呼,一首星辰大海将现场引向沸腾。在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夏东伟呼吁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让青春在奋斗中出彩。

2021年,学校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大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学校改革发展经验20余条,党建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新闻300余条,学校网络传播影响力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招生季百度搜索热榜位居全国高校第4位,中国大学生在线 “高校招生季短视频传播力TOP10”排名全国第2位,获评大众网“2021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政务新媒体二十强等多个奖项。

2021年,学校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大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学校改革发展经验20余条,党建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新闻300余条,学校网络传播影响力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招生季百度搜索热榜位居全国高校第4位,中国大学生在线 “高校招生季短视频传播力TOP10”排名全国第2位,获评大众网“2021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政务新媒体二十强等多个奖项。

回首2021年

我们一路芳华 一路追梦

展望2022年

仍就满腔热血 满怀期待

所有青大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共同迈向新一年

▼ 往期精选 ▼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

—QU_1909—

封面 / 王俊茹

编辑 / 娄钧如

审校 /温馨 李琪 肖馨远

责编 /魏喆吉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本科院校-青岛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青岛大学-回首2021!媒体镜头下青大的“ 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