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青岛农业大学获批国家农业科学莱阳观测实验站,为省内唯一入选高校。
长期以来,青岛农业大学立足“三农”领域发展现实需要,面向产业、行业和生产一线,聚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持续发扬“莱农精神”“青农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自1978年开启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探索历程,持续创新“绿色、有机、营养”技术,至今已连续45年深度服务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安全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这片试验田位于青岛农业大学莱阳校区实验与实习基地(东经120°42′,北纬36°54′),试验设12个“小区”,每个“小区”就是一个“试验处理”:不施肥对照、单施低量氮肥、单施高量氮肥、单施低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低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单施高量有机肥、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氮磷钾配施、氮磷配施、氮钾配施。各“试验处理”之间埋下1米深的玻璃钢间隔,以免水肥互穿。种植方式为周年小麦玉米轮作。
试验探明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土壤环境效应及生产效益,明确了土壤肥力要素与生产力的耦合机制,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土壤碳库演变特征及蓄积潜力,并进行了作物生产力演变特征模型预测,丰富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理论。
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树堂教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1978年,青岛农业大学的两位教授——姚源喜和杨延蕃认识到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重要性和前瞻性,主持创建了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这是一对夫妻,在这片土地上,两个人并肩战斗了30年。杨延蕃去世后,姚源喜将爱人的骨灰一半送回故乡,一半撒进试验田。“我把他的骨灰埋在试验地的保护行里,让他陪伴我,完成这个长期定位试验。”姚源喜说。后来,刘树堂教授自1987年起参与该试验研究,并在2001年成为项目主持人。经过两代人的接续耕耘,积累下了厚实的试验数据。
通过该长期定位试验,已保存历年处理样品2500余个,小麦玉米籽粒样品1000余个。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计划子课题2项,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奖1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国际发明专利2件;参加出版专著“中国土壤肥力演变”等3部;培养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28人,本科生200余人。
试验站保存的部分植株和籽粒样品
目前,刘树堂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及研究生亲自操作,一年又是一年,重复着与45年前一模一样的工作。长期定位试验的显著特点是气候的重复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在这既长期而又重复的日子里,他已坚守了35年,继续为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积累宝贵数据,为有机肥培育土壤、化肥精量施用、耕作栽培技术指标获取等提供理论依据。
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树堂教授
田间指导本科生、研究生
实验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支撑。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青岛农业大学紧跟国家战略,派驻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色发展与土壤健康项目组到东营市农高区开展定位试验研究,针对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开展水盐动态、土壤有机质及机械组成、碳氮循环及气体排放和生态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长期定位测定,针对盐碱地秋冬春三季连旱造成的盐碱度高现状,变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构建了适合盐碱地的冬季种植模式,以期为盐碱地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碳库增容以及碳氮循环等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资源与环境学院柳新伟教授
在东营农高区进行小区种植工作
下一步,莱阳观测实验站将重点开展粮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粮食主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变动监测,农业气候变化及影响检测,农田水分与灌溉水质监测,肥效微生物资源监测与鉴定评价等6个方面的研究观测,为丰富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理论提供更多数据支撑,为国家农业生产及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保障。
▲她,“研”值满分!
▲榜单揭晓!前10强来了!
▲写真集|你笑起来真好看!
▲省级荣誉+1!
文字:科技处观海新闻
编辑:郝硕
责任编辑:刘琨 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