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设置
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
02
研究平台
具备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1个专业实验中心、8个校级研究所(青岛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技术应用研究所、青岛大学印刷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子与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岛大学SOPC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多媒体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专业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3
校企合作
学院拥有一个价值2200万的4英寸芯片设计、制造、检测一体的新工科实训平台,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共建一个价值40亿元的8英寸芯片校外实训基地。与海信、香港科汇(亚太)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北京随闻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等22个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和联合实验室。
04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是以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等的采集、处理、控制与传送的综合性专业。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对信号的采集、处理与传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本专业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适合当今IT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流,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十分广泛。
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立于1993年,前身是原山东纺织工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0~2005年作为山东省“信息工程试点专业”,2007年获批“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8年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品牌专业,2013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拥有专任教师12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7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及服务地方的横向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十余项。
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智能仪器设计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其突出的交叉性和共享性,不断丰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积淀。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已凝练出较有特色的应用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学术研究已形成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生物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传感器与信息获取技术等相对成熟的研究方向。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近几年取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
毕业去向
近年来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方面连创新高,2020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6.37%(2020年同专业省内平均20.93%),大部分同学升学到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行业强校深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毕业后可到电子信息管理、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企业和公司从事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比较热门的行业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通信/电信/网络设备、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机械/设备/重工等。
优秀学子
马晓伟
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曾任电子信息学院第五届学生会主席、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班长。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每学期均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曾获得“山东省百名优秀大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获得第十三届iCAN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应用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六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主持及参与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滑动预览更多)
宋伟
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保研至北京邮电大学。曾多次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2次、青岛银行奖学金。曾获得第十届“中国电机工程学生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数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TI杯二等奖、第十四届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高信杯”青岛市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曾获得NILabVIEW助理开发工程师认证证书。
(滑动预览更多)
通信工程专业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迅猛,在快速改变着社会发展形态的同时,已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技术发展和应用都依托于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5G通信成为国家新基建重点建设项目。该行业亟需大量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坚实开发能力与浓厚创新意识的通信类创新型人才。青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线,融合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于一体,使学生系统地从现代通信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综合到重大应用的全过程中掌握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本领域前沿技术,旨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视野、重创新、强实践”的通信与信息领域创新型工程应用与开发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200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迄今,连续培养毕业生18届,近五年毕业本科生331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63人,2018级80人,2019级92人,2020级91人,另外,2021级大类招生180人(包括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尚未分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一本”分数线招生,近年来,第一志愿率为100%,录取分数高出山东省一本线40-80分。
本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和信息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技术管理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年轻有活力,是学院教学、科研、学生创新培养的中坚力量,有专任教师14人,博士率100%,教授1人,副教授7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8人,有企业工程背景5人,平均年龄41岁。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优秀中青年基金、企业委托技术开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l检索学术论文百余篇。专业老师全员热情投入学生培养,承担学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学生丛生,从入学到考研就业,吸引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团队,指导本科生创新竞赛。
课程设置
通信工程专业按照“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开设数学物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和实验等)、计算机和软件技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等)、电子电路基础(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等)和专业课(通信原理、信号与信息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嵌入式、数字图像处理、现代交换技术等)等四大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软、硬件基础,信息处理、传输、和网络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修学内容: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目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凝练出现代通信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两个方向,科学研究形成了包括下一代无线通信、宽带高速率通信、射频天线、沉浸式多媒体通信等研究方向。在本科生培养中开展“以学为中心”教学革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创新,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各种创新竞赛活动,学生大量参与各类高级别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
近3年,该专业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2项,校级35项,获得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33项,省级奖项152项;全员教师参与本科生学业指导,吸纳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专利等成果,以学生为第一位的各类学术论文31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篇,授权专利2项。
部分学生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
毕业去向
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连创新高,2017届毕业生,升学率31.11%,2018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率达到47.78%(2017年同专业省内平均22.29%),2019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46.58%;2020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53.47%,2021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达到60.53%(省内同专业比率为32.3%),升学率省内排名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大部分同学升学到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行业强校继续深造。近3年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正式就业率分别为93.0%,99.01%和100%,平均高出省平均值20个百分点;就业专业对口率就业超80%,就业单位包括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信息科技公司,海康威视,歌尔声学,青岛地铁,济南铁路局,银行,机场等企事业单位。
近5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2019-2021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活动
本科生进行工程实训
师生联席会议——
学生参与专业建设
本科生出席
国际会议
本科生进行工程见习实训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纳英才班)
青岛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青岛大学是国内高校中率先、山东省省属高校中首个设置该专业的高校。青岛大学为了对接“新工科”建设、促进山东省“新旧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微电子学科发展,于2018年5月16日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学院由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董事长,中芯国际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兼CEO专家张汝京博士任终身名誉院长(兼特聘教授)。青岛大学携手芯恩共建了山东省唯一一条价值数十亿的8寸芯片实训用基地,于2018年7月4日正式揭牌。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完成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工作。
研究平台
本专业具备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平台,1个专业实验中心、1个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校级研究所(青岛大学印刷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青岛大学光电子与微波通信研究所、青岛大学SOPC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大学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副主任单位,中国红外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单位。
师资力量
微电子工程与科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2人,教授9人,副教授17人,讲师6人,研究生导师25人。其中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特聘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1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15人,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其中留学归国博士16人。学院积极引进行业人才,聘请企业技术、管理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产业教授,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目前学院具有学术背景和产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16人。
专业情况
微纳技术是继IT、生物技术之后,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是未来数十年高增长新兴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微纳英才班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模式打造培养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微纳英才班依托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本专业在校本科生540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知识、扎实的微电子学专业基础理论、卓越的实验技能和工程素养,在集成电路芯片及其它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工艺和新材料新技术研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关工作;同时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国际国内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需要的领军人才、工程技术精英和管理大师。
科研成果
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优秀中青年基金、博士后基金、企业横向项目50余项,经费3200万。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SC/El检索学术论文87篇。
课程设置
本专业采用国际办学理念、企业导师参与等模式开设了系列课程,其中包括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基础物理、现代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和计算机概论、微机原理、计算机系统、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兼容概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微电子学课程设计、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微电子专业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微电子专业实习、微电子毕业设计(论文)等,使学生掌握微纳器件工艺、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与测试等。
专业特色
本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本专业2013年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青岛大学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号召成立了微纳技术学院,由有“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之称的芯恩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汝京博士任终身名誉院长、产业教授。2018年学院被授予山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本专业拥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EDA、集成电路工艺仿真、集成电路器件仿真、集成电路微纳工艺、微纳芯片检测分析等7个微纳器件与集成电路芯片实训室,研发设备总值2200万元。2018年7月青岛大学与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了山东省目前唯一的一条价值40亿元的8英寸芯片校外实训基地。
近五年,本专业本科生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互联网+等国家级各类竞赛奖项38项,省级奖项56项,发表SCI论文1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毕业去向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大批毕业生到海尔、海信、芯恩集团、世芯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青岛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航天半导体所等知名大公司工作。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遥遥领先,多次入选青岛大学十大热门就业专业,2021年就业率98%,2021年考研升学率57%。
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坚持思政育人、加强专业育人、推进文化育人、强化实践育人,确立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毕业率、就业率、深造率、出国率为四个抓手,以科技竞赛为突破的“一四一”学生工作主线,营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育人环境,将“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考研就业
以学风建设和学业管理为核心,考研率稳步提升,2017届为30.19%,2018届为42.03%,2019届为50%,2020届为40%,2021届为57.14%。本专业升学率均居省内院校排名前列。建立以党政一把手主抓,院系贯通协作,构建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三全”就业工作体系。本专业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2018届为93.35%,2019届为92%,,2019届为93.33%,2021届为97.62%。
2017-2021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考研情况
2017-2021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就业率
情况(年底统计数据)
学科竞赛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搭建学科竞赛平台,促进双创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竞赛和比赛,2020年学生获学科竞赛类奖项共74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53项,校市级5项。各类期刊论文发表8篇,发明专利多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7项,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3项。2020年青年教师孙中森、徐滨分别指导学生参加A类竞赛-全国第四届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分别斩获一等奖。2021年郑宇教师、刘田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A类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分别斩获一等奖。
优秀学子
吕鲁豫
2018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电子科技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三菱日联银行奖学金、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5次;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学习标兵2次、优秀团员2次等荣誉称号。在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省三等奖和校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二等奖、青岛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在科研方面,参加“高灵敏度电容式仿生触觉传感器”省级大创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和第二作者身份撰写SCI论文,并申请一项发明专利。
(滑动预览更多)
李家民
2018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青啤奖学金、青岛银行奖学金、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5次,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作为负责人主持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高灵敏度电容式仿生触觉传感器》,顺利结项并完成两篇论文在投SCI期刊。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国家二等奖、省级二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等8项校级及以上竞赛奖项。
(滑动预览更多)
郝彦阔
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中共预备党员,连续三年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均为专业第一名,2020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曾任微纳技术学院电子设计学社副社长、班级学习委员。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一等奖等14项校级以上奖项,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大学“十佳”优秀学生和青岛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国家奖学金、青岛大学校长奖学金和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作为负责人主持一项省级大创项目,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一篇中科院一区论文。
(滑动预览更多)
李开钦
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推免至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光学工程专业。曾任微纳技术学院学生会公益部干事、2017级微电子一班组织委员、青岛大学2017年度优秀团员,青岛大学2018年度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学生、2019年青岛大学学习标兵。获得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两次,参加了青岛市马拉松志愿者工作。获得青岛大学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两次,参加了18级辅导员助理工作,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B类三等奖、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大学决赛银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四届青岛大学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获得“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实用新型专利和“农业环境监测主机盒”外观设计专利。
(滑动预览更多)
王昱冲
2016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送至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在校期间曾获东京三菱日联奖学金、校长奖学金、青岛大学优秀毕业生、校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校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学习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奖项。科研方面:在校期间共发表三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参与申请三项发明专利(授权一项)。竞赛方面: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三等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五一数学建模三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青岛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滑动预览更多)
张婷婷
2015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保研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曾任电子信息学院校友部副部长,礼仪社社长,主持社副社长,15级微电子学习委员。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赛区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青岛大学赛区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青岛市高校数学建模联赛一等奖、多次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学习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多次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称号、青岛第五届五四朗诵比赛决赛优秀奖。作为负责人主持创新实验项目“三元P型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其研究”,制备高迁移率P型TFT器件并顺利结项。
(滑动预览更多)
学生活动
师长有约特色主题活动,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凝聚思政工作合力,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邀请专任教师、思政专家、党政管理人员、杰出校友、业界导师及优秀学长等,就不同主题与学生进行不定期面对面交流,并形成常态机制。
“翻转课堂”是专业建设中的特色活动之一,思政育人的创新模式。
“团我力量,展我风采”团支部风采展,以“全面发展做新时代共青团员”为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充分体现了我专业学生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
产学合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与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香港科汇(亚太)有限公司、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北京随闻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等22个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和联合实验室;与市南软件园、动漫产业园、海信创智谷、蓝色硅谷、红岛高新区等多个孵化器、产业园、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关系密切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20年成为青岛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
国际合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视开展国际合作,已经与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哈尔科夫无线电电子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签署了友好学院协议。在此框架下,2019年派出7名优秀研究生赴日本和乌克兰进行三个月的短期交流,邀请了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交流和讲座20余次,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追踪国际前沿领域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几年来,由本科生参与的国际学术会议超过30余次,撰写SCI、EI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余篇,同时在国外名师的指导下,开设多门英语和双语课程。
05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夏路308号青岛大学东院诚思楼
电话:0532-85955903
网址:https://dzxxxy.qdu.edu.cn/
QQ招生咨询群:862456441
求学追梦的路上
青岛大学为你点亮一份曙光
筑梦 从青大开始
如你所“院”
电子信息学院 欢迎您!
点击图片解锁更多院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