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散花开开学归来
青科大第一批返校生
陆续抵达科大 重启校园生活
为迎接广大学子重返校园
全校上下齐心可谓做足了“功课”
确保第一批学子安全返校后
青科大收到了这样几封来信
备受触动
“我们悬着的那颗心落下了”
以下是来自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9级研究生家长的一封感谢信
(向上滑动启阅)
尊敬的陈校长:
见字如晤。
我们是学校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刘琳的家长。昨日,小女刘琳自吉林长春的家里一路平安顺利返回学校。听闻,您和学校领导老师百忙之中亲赴校门口迎接。不仅如此,您还亲自将午餐送到宿舍、送至小女手中。您对您的学生、我们的女儿如同父亲般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万分。思绪万千之余,一片薄纸表谢意,满心感言溢信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孩子们不能按时返校。好在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他们才得以复学。高校复学是涉及千万大学生及其家庭的民生大事,也是我们一直牵挂的事情:返校途中能否得到有效防护,回校后的学习生活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当我们听到您和学校领导老师们为组织学生返校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当我们听到您和学校领导老师们亲赴现场迎接、并为学生送餐至宿舍,我们悬着的那颗心也就落下了。学校一系列暖心举动让孩子们真正有了回“家”的感觉。学校多次举行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学生返校流程严格规范,各种管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有了充分保障。
儿行千里母担忧!学校如此周到细致的安排,体现的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路,体现的是青科大70年风雨所积淀的浓厚人文关怀。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孩子们在学校的大力培养下必将能够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在此,谨代表全家以及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向您和学校表示衷心地感谢,也向学校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送上诚挚的祝福。
祝愿青科大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桃李满天下!祝您和学校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刘琳家长于吉林长春
2020年5月27日
家住湖北的科大学子虞江涛
也感触颇深地为后勤处的志愿者老师们
写了一封设计精美的电子信件
以此来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无私帮助
心怀温暖 青科有爱
青科大在开学期间的周全准备
使得不少学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让我们看看首批返校的同学
有什么想对青科说的话吧
踏实&放心
“回来的感觉真好”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阔别校园四月有余。今日归来,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显得倍感亲切,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从出家门到进宿舍,一路走来紧张而有序,之前的不安已被详细周密的安排替代,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和重视,而这一切的背后完全离不开学校领导老师对这一特殊时期返校工作的充分准备。返校途中,是辅导员和导师的持续行程定位与实时追踪,让我感到老师就在身边;初入校门,临时步道内间隔两米,依次进行“今日校园”签到、验证身份、核查健康码、核酸检测等环节环环相扣,高效又有序;校园里随处可见欢迎学子归来的标语,让人倍感亲切;学院也为我们准备了消毒湿巾、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让我们倍感温馨。宿舍等待检测结果期间,陈校长等学校领导上门走访,与我话家常,询问我的开学需要并送来可口饭菜,当校长把饭菜亲自递到我手里的时候,内心惊喜万分、感动满满,校领导的关心让我们倍感温暖。学校从里到外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慨不已,讲真回家的感觉真好。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的精心安排和温暖接待,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严格遵守学校的防疫规定,尽快恢复日常的学习与科研工作,更多的出成果。唯有以此,回馈母校的关爱与期待。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8级研究生李洪昱
2020.5.27
安心&暖心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今天重新回到了阔别许久的学校,看到篮球场上的飘荡的梧桐飞絮、路上的那块砖石、和同学经常开玩笑说半夜会转的司南雕塑,感觉一切都那么地熟悉。CCF和新宿舍楼都快要建好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突然内心有些许的伤感。特别是看到学校为我们贴心准备的专车、学院为我们准备的“爱心防疫包”、辅导员老师为我们忙前忙后的身影、宿管阿姨为我们宿舍的通风,感动、感谢之余,也为学校对疫情防疫工作付出的心血表示深深的敬意。就如校领导所说,返回学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安全。“春风十里,不如有你。岁月静好,只待君归”是我们化工学院“爱心防疫包”上印的话语,在这里,我只想说:“夏荷烂漫,不及忆卿。别枝惊鹊,只愿君康。”感恩、感谢。
化工学院
化工研173郑洋
纸短情长
却道出了最真切的情感
书信几篇
却满含着最走心的谢意
感谢青科大的“家人们”
对学生的悉心关怀
不辞辛苦 不计回报
只为保障学生们的安全
我们为所有青科人点赞!
往期精选
时光穿梭机 | 我们QUSTer从小就好看!
世界无烟日 | 无烟挑战,我通关了!
校长亲自来送餐,返校学子暖到“家”!
喜事!学校CCF大楼、留学生公寓上梁!
新媒体中心出品
封面:王庆波
文|编:毛相颐 王紫鹤
审核:王焜
新浪微博@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