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设计师广场上,常遇到合影留念的同学,静静伫立的蒸汽机车成为同学们关于母校记忆的一部分,是景观,是符号,是流逝的岁月里一所大学与学子们精神和情感的纽带,亲切而又悠长。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重回母校的毕业生刘京唱起“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唱道“你的火车不会轰轰隆隆,你有不会冒烟的烟囱,你有永远不响的钟,你有一张永远不老的面孔”,还有“你的身后依旧是那座白色的山,夜空下依然是你美丽的脸”,带来的感动久久不能平息。试问什么是艺术教育?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文化传承?不只是知识的传播,不只是技艺的传授,还在平实处,还在点滴中,比如在平日所处的校园中发现了美,在日常事务中见到了真,在心中珍存闪光的善,表达传递,带来更多共鸣和感动。
回想设计师广场的创意、设计、建设过程,经过了一段时期的反复酝酿、论证和设计策划,选择以象征人类工业文明的蒸汽机车作为公共艺术装置,建设学校新的校园文化空间,因为蒸汽机车曾引领人类前进的脚步,揭开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序幕,是人类历史上时代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这组由大同机车厂生产的“前进”型蒸汽机车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主创新、发展工业的时代缩影。该车历经三十年风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线运营以来,曾行驶奔驰于齐鲁大地,承担新泰、济南、兖州、淄博等线路间的运输任务,并在新世纪初完成蒸汽机车使命下线。作为中国自主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以及中国生产量最大的一种主型货运蒸汽机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欣欣向荣发展工业的时代,体现了中国自主设计与工业文明的对接,承载了一代设计者和建设者振兴民族工业、建设富强国家的豪迈情怀,这种转折性的时代进程让人记忆犹新。在这组标志性的装置艺术中,不仅能感受到现代文明演进的脚步,还能触摸到一个鲜活的时代,感受到一种精神情怀。
如今蒸汽机车已让位于飞速发展的飞机、高铁,这部由重达162吨的火车头、180吨守车、491吨客车组成的机车组,己停下轰然作响的鸣笛和腾腾蒸汽,停泊在校园一角,成为一道沉静的风景、一个凝固的符号、一种文化的象征。遥想其奔驰于辽阔的原野或山岭之间,年长者唤起的也许是一个时代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的记忆,年轻人萌生的或许是行走奔驰的遐想,但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探寻它的设计肌理,更能把握到这部国产机车与德国、日本等同时代设计的区别,从而读懂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既是科技的,也是文化的,既表现为工匠精神,表现为型制,更表现为一个民族生动的设计语言,其中彰显的恰恰是文化交流与传承发展间设计的张力。
我们的设计师广场,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印迹,承传着本土的、现代的设计精神,丰富着我们这所设计大学的文化底蕴。从中传递着设计的使命,它应该如蒸汽机车般拥有划时代的进步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以万钧之力拉动海量物流和人流,沟通世界,联通城市,改变速度,优化生活。我们的设计师更应像开拓奋斗过的前辈那样,具有服务和奉献的精神,具有成就事业的胸襟和情怀。亦如鲁迅先生所说“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飞速的变迁与发展中,应该启示广大致力于设计的同学们,扎实积累,锐意创新,善于实践,有所成就。
我们将之命名为“设计师广场”,计划陆续设置引领文明进程的中外设计师雕塑,使之不仅是有形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是无形的大学文化交流凝聚的场域,从中可以解读历史,思考前沿,感悟创新,理解设计的本质。正如在这个标志性的装置艺术中,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倡导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和技术能力”,缺一而不足以成就引领性的设计,设计院校格外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的素养。设计师广场也仿佛一扇时空穿梭的大门,曾经的动力引擎,而今的景观装置,文明演进,设计更迭,使人探寻真正恒久不朽的含义。深思和探索间,“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校训依然有力,智慧、创造力以及人与自然万物亲善相融正是设计的支撑和尺度。其实,历史文化行进的每一步,都包含着经验智慧的积累,伴随着创造性的突破,所以我们在鼓励同学们设计创新、以设计服务社会、引领生活的同时,努力使文化的根脉更深厚、土壤更肥沃、应用领域更广泛,无论是学校博物馆中的民间造物陈列,还是如今设计师广场陈设的工业文明装置,其中贯通着、涌动着的都是设计文化的血脉,从中可以读懂不同时代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认同与反思、传承与创新恰需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说曾经辉煌的中华传统造物与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设计之间还有待衔接,正如我们校园中蒸汽机车装置与鲁班锁之间,还有更耐人深思和寻味的地方,那恰恰是今天的中国设计师、是今天致力于设计教育和设计学业的师生们应该努力的空间,努力使设计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使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智慧和优秀传统在设计应用中传承、复兴与弘扬,在全球化强劲的巨流中标的出“中华文化”、“中国设计”应有的位置。
文化精神需要载体,以建筑空间的形式表现和传递我们这所设计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也是设计建设“设计师广场”的初衷。设计师广场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学生们在其中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也是成长过程中留下青春记忆的空间。希望这样的文化景观能够发挥无形的凝聚力,形成交流和启示作用,承载并提升我们的大学精神。无论一座城市,还是一个校园,大家所认同的景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共同的文化心理纽带,其中包含着共通的理解和憧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校园景观中,体现传统智慧的“鲁班锁”、作为工业文明遗存的蒸汽机车,塑造着独特的校园风貌,也提高了设计大学的文化标识度,带给师生关于设计文脉、设计创新的启示和思考,并成为熔铸和提升办学理念、增强大学凝聚力、感染力以及文化认同感的新的载体和标志。
时光匆匆,草木枯荣,一批批学生入校学习又毕业离去,一代代教师也经历着自己的奋斗和耕耘,何以永恒?什么长久?是经久不息的文化精神,是生动深刻的人生记忆,是带来温暖慰藉的感情,它们积淀在工艺美院的血脉里,让这个我们共同的名字具有不寻常的生命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设计师广场上的机车静默伫立,凝固了曾在历史进步轨道上的轰鸣,诉说着一所大学跋涉行进中的美好期待和无穷希望。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