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 2017年3月5日 09版 记者:司晋丽
案: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人民政协报 记者 司晋丽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现场
“文化绝不是背几首诗词歌赋那么简单。往小了说,文化就是衣食住行用;往大了说,文化渗透在一个民族的品格中。”身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当被问及“什么是文化”时,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这样回答道。
那些生发自乡土里、有根基血脉的、鲜活而有生命力的乡村文明,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也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性格。这些年,潘鲁生和他的团队从没有停止过思考,更没有停歇过脚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他们怀着地理学家一般的热情,对每个角落里的民间文艺进行挖掘与重现,让淹没在乡间茅舍、深山僻野里的珍珠绽放光彩,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探究民族文化的生命内核。
一、未曾遗失的信仰
2017年2月9日,正月十三,城市里的年味儿已经淡去。广东潮州的乡村,人们还沉浸在团圆和美的喜悦中,年俗正闹得火热。
东凤镇下张村,一个以张姓宗族为主体的传统村落。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在正月十三这天也都赶了回来,与乡人共同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营老爷”。
“营老爷”是一项借祖先神明巡土安境而自发组织的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男女老幼均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整个活动让人看到了潮汕人对祖先的虔诚以及对神明的敬畏。
早上五六点,人们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七点钟,老人们穿上红绸长衫,戴上黑礼帽,带领着小辈们到村头的庙里将一尊尊木头雕刻的神像“大王公”“大夫人”们请出来,坐在大红花轿上,到村子里游行。这些漆着金彩的神像,从几寸到一人高不等。
考察潮州民间迎神赛会
祭祀仪式之后,游神正式开始。游神队伍的标旗上,写着“合乡平安”、“风调雨顺”等朴实的心愿。在鞭炮声中,大人和小孩们既敬畏、又欢喜地等待着游神队伍经过家门,祭拜许愿,祈求来年顺利。
人们总在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但全程观看这场仪式下来,潘鲁生深受震撼:民俗并未远去,它一直长在乡土里。
这番在潮汕的调研并非度假,是他的工作安排。每个节假日,潘鲁生都带着学生上路,对民艺进行摸底调查,以海量的案例为样本,通过文化人类学上的调查手法,形成翔实的文字和数据。
广东的经济虽在全国处发达之列,但自汉代以来的民俗在潮汕地区一直保留得较为完整。
“民间信仰习俗呈现了传统民俗在维系宗族情感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因为仪式的神圣性,参与者在与祖先神明的对话中会于内心深处筑起先祖们崇奉的道德堤防,无论身处何方,个人因信仰而产生的自律会始终存在。而这也正是祖先留给后世民俗教化传统之深意。”潘鲁生感念,这正是民间文化的力量所在。
潮州迎神赛会热闹场面
一提起文化,人们脑中首先涌动的是诗词歌赋等经典文化,也称雅文化。但在潘鲁生看来,这并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人们之所以会这样认识,是因为接受的教育中文化样态太单一,“俗文化”,也就是民间文化并没有很好地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中。
“中华民族是达观的民族,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农耕史。在劳作中出现了秧歌、民歌、采茶小调和民间文学,老百姓能咏能唱读,在快乐中完成劳作,与生产生活交融。《诗经》不也是从朴素的生活当中挖掘出来的吗?民间文化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却是鲜活的、充满民间智慧的、有生命力的,像下张村的民俗。”潘鲁生说。
但遗憾的是,上有文联,下有民协,庞大的民间文化系统却找不到学术的根。目前,我国尚未设立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潘鲁生今年的提案是向国家申请设立民间文艺学,并作为一级学科。
中宣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说,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事实上,《意见》一发布,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很多文化艺术界人士的记忆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这,意味着什么?
潮州迎神赛会热闹场面
二、百年一轮回
百年来,我国的民间文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
“五四”运动批判传统,但“率性而为、自由表达”的民间歌谣蓬勃发展,成为新文学发展的重要给养和源泉,也由此引发了“到民间去”的审美选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民俗学影响下,郭沫若、周扬和钟敬文等本土有识之士也着手开展民间艺术研究,并强调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立价值。“钟敬文先生做民间故事,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讲,是意义非凡的一件事,但那时候没人理解。”潘鲁生评价。
当时,老一代民间文艺工作者在贵州的苗族村寨,采用人类学、民族学的方法开展田野调査,采集了大量民族艺术标本,绘制了民族服饰纹样和民俗风情图,并于1940年到1948年间,在昆明、四川和南京举办贵州民间艺术展览,成为一次从调查研究到社会推广的开创性探索。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民间文艺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任务和方向,这一政策倡导知识分子深入民间。民间文化的社会地位空前提升,民间艺术上升到主流文化高度。
此举也让老百姓产生了自信,原来“草根”文化也可登大雅之堂。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便成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接着,正值国民经济恢复重建之际,“以刺绣剪纸换拖拉机”成为一段历史佳话。一份1973年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发展工艺美术生产,不仅为丰富国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而且是扩大外贸出口、换取外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方面。”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推进,能坚守民间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了。“民艺的严峻现状缘于民间文化与民间生活传统形态背景的丧失。”因此,潘鲁生的团队在1997年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将民艺探究落脚于对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调研、考察和保护。
百年一轮回。
中央此番空前的重视,令潘鲁生欣喜不已。多少年来默默耕耘在这个领域,他比谁都了解,民艺研究是坐冷板凳的活儿。
窗外的迎春花在寒风中绽开,他似乎看到了民间文艺的春天不远了。
在冯骥才主席的带领下,中国民协启动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对60年来采集的民间文学资料进行了数字化抢救和整理,到目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形成了11000余册、约18亿字资料,包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民间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11类口头文学作品,其中50%经过了数字化转化。“中国民协有学术积累的传统,有几十年的调研成果,有数字化的基础资源,这些都是出版工程的底子,是重要基础资料。”潘鲁生告诉记者。
三、单纯,但充满力量
《周礼·考工记》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套严格的美学规矩,也是中国造物体系一直遵守的方法和理论。
不知何时起,那些规矩、那些美渐渐被忽视了。今时今日,我们拿什么留住乡愁寄托、守护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气息?
“从前,西方贵族家用的物什多是中国的,现在我们很多家庭用的都是外国的东西。民间也是有其文化制度的,叫做规矩,这种规矩就是老百姓用来自我制约的。”潘鲁生惋惜,现在,中国从城市到农村,营造的肌理中都没有中国符号了。“民间文化有非常庞大的系统,例如农村盖房过去是讲规矩的:看风水,选日子,选材料,房子住着要舒适,这样才逐步形成像西递、宏村这种非常有审美文化的村子。”他说。
考察前童古镇
科技的进步就一定要抹掉文化的印记吗?现在有些人吃穿用度讲究高档、崇尚和国际接轨,而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没敬畏之心。潘鲁生认为,这与我们的文化自信缺失有关。他举例,在日本,价格最高的房子是传统的和式房屋,这就体现了文化自信。“所以国家提文化自信太必要了。很多民间信仰的力量在于它有核心价值,有审美,并且把这种美内化为品格和生活方式。我们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文化也是有包容性的,我们应该从中发现美,感知我们的文化品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祖先对农耕文明的高度总结,惊蛰、谷雨,一个个动听的名字,凝聚了先民们深沉的文化寄托。
“二十四节气”表
在潘鲁生看来,农耕文明不代表落后,古人善于观察、计算和经验,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表现。“古人对节气的计算也是精确到几时几分的,例如进入谷雨那一刻,就是零点37分。这与西方不一样,他们最发达的是神学,欧洲的整个文明史是神学史,文学性的生活状态充满任何一个民族。”
今年春节在潮汕的所见所闻,令潘鲁生回忆起人生当中第一次采风:
那是1983年冬天,他坐火车到山东高密,从王炳来同学借了一辆破自行车骑到一个村庄,冒着大雪,一路颠簸,去拜访一位民间艺人。老艺人见城里来了人,热情接待,没有一丝戒备,两人坐在炕上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晚上潘鲁生还留宿在这位老艺人家里。“艺术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全部,在那种环境当中,你会感觉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是一个民间艺人。”
潘鲁生说,下乡采风时遇到很多民间艺人都可以称作他的老师,他们通过剪纸、绘画等形式来表现《四大名著》里的形象,栩栩如生,直击人心。
“这就是民间文化,单纯,但充满力量。”他说。
四、民艺,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发展经济不一定就要丢掉文化。”潘鲁生更倾向于一种观点: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文化更需要民族化和个性化。民艺虽然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产物,但它的文化基因可以渗透到工业社会,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
上世纪90年代,潘鲁生到欧洲出差,住在一个高档酒店里。刚进房间,低头一看,觉得面包筐、衣服筐怎么都那么熟悉,后来“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他在山东调研传统手工艺时,见过这种柳编工艺。
临沂自唐代起,就开始了种齐柳的历史,至今绵延千年,民间发展起了手工艺,没想到小小的柳编远渡重洋,在欧洲与他见面了。
这些年,10万农民已经创造了价值17.99亿元的“临沭柳编”品牌。同样,在山东郯城县,老百姓靠编织“中国结”,年创产值12亿元。
传统村落、传统手艺成为生产生活的文化财富,新乡土社会的营造获得成功。
山东临沂柳编手艺
“最早的‘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是丝绸和陶瓷,无形地把中华文化带出去了。所以说,要讲好中国故事,工艺美术走出去就是一个好案例,因为它让文明融入了彼此的生活方式,有机嫁接、自然接受。”潘鲁生思考。
工艺美术在我国产业构成中一直占有重要比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我国因工艺美术出口额,成为全球文化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当前,在信息技术、文化消费等新的发展机遇下,工艺美术的经济叠加价值更显著。”潘鲁生认为。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把我们的文化理念、文化创造传播出去,其中文化产品、文艺作品是个关键。异域人士不一定懂我们的语言文字和国学,但从我们的艺术、工艺、文创产品中能最直观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增进认同,扩大我们价值观的影响。”在潘鲁生看来,全国政协委员应该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真知灼见,这也是他今年两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文化传承,一要保护好文化的种子,把真东西传下来。二要学会创新,把文化种子培育好。三是衍生,开发文化的附加值。”
剪纸手艺进课堂
当话题再回到了民艺的生存状态,潘鲁生直言他现在很乐观。国家开始重视了,被关注的群体也会发挥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在自己带的学生中,他号召本科生一定要积极参与调研,放假回到老家,把发掘到的民间工艺和传说,都写成调查报告上交。到大二、大三时,鼓励他们做志愿者,参与民间艺人的工艺性设计。
值得骄傲的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不错,成绩拔尖的学生都在北上广找到满意的工作,不少学生创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文创工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是重新制造规则,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充满创造性的职业,走出去的空间很大,我们要从传统民间文化研究入手,把优秀的文化资源服务社会文化建设,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场景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