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惊悉袁运甫先生溘然长辞,哲人其萎,不胜哀悼!回想袁运甫先生宏阔壮丽的创作生涯、沉雄博大的艺术作品、质实宽广的艺术史观和对工艺美术教育的耕耘引领,哀思更切,景仰更深。我们深深地怀念这位卓越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我国公共艺术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以非凡的智慧才情书写了一个时代壁画的篇章,示范和影响着工艺美术教育和装饰艺术实践,留下了丰硕的作品和可贵的精神。人生有涯,艺术无垠,袁运甫先生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艺术精神和启示。
袁运甫先生
公共艺术创作是袁运甫先生艺术才情、艺术胸怀和艺术境界的集中体现,跨越半个多世纪,留下了一系列经典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壁画作品,包括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巴山蜀水》、北京建国门地铁站壁画《中国天文史》、人民大会堂锻铜贴金箔浮雕壁画《泰山揽胜》、全国政协花岗岩浮雕壁画《高山流水》等等。他的作品呈现在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世纪坛等纪念的殿堂,呈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等庄严的机构,见于北京饭店、建国饭店以及机场、地铁站等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符号,是时代的形象,是公共空间里的艺术纽带,是人们关于北京、关于首都的视觉记忆和心灵影像,具有深远的文化与审美的意义。
袁运甫在创作
1979年袁运甫在机场壁画前留影
袁运甫 《巴山蜀水(局部)》 北京首都机场
袁运甫先生的公共艺术创作尽精微而致广大,形成的是开阔博大的艺术境界。袁运甫先生广泛涉猎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插图艺术和设计艺术门类,在艺术实践中打破了绘画、设计、公共艺术、艺术理论研究及美术教育之间的壁垒,对中国传统重彩画、中国民间艺术和西方浪漫主义、印象派、立体派艺术兼收并蓄,对张光宇先生、张仃先生、庞薰琹先生、祝大年先生、郑可先生等虚心向学,他看尽古今中外壁画,深研敦煌壁画、法海寺壁画,形成了自己艺术创作的开阔意象和独特面貌,体现了中国文化传承和积累的深刻内涵,创作出富有东方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的作品。袁运甫先生的公共艺术创作生动诠释了艺术创作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时代气象,诠释了公共空间里艺术交流的格局与意境,耐得久久寻味和怀想。
袁运甫壁画 《泰山揽胜》
袁运甫《长江万里图》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袁运甫壁画 《高山流水》
公共艺术需要开阔的境界,需要敏锐洞悉时代的心声,从而百川融会,成其广大。袁运甫先生曾指出,“置身于当代文化语境的艺术家,在自我心灵表现的同时,不应隔断与时代、社会对话的基本联系点,在植根本源传统艺术文化的同时不应‘食古不化’,在接受外来艺术时不应‘全盘西化’,而是应站在时代的、国际化的水平线上,以现代性的开放视野重估传统艺术、审视外来艺术,领会其精神,掌握其精华”。袁运甫先生成就了广阔无垠的艺术之宇,带给我们感动和启迪。
寰宇无垠,精神长存。深切悼念袁运甫先生,先生之精神品格、浩气才情于世间永存!
南通狼山秋色 1983年作 54.5*79cm
绍兴鲁迅路 961年作 80*64cm
杭州灵隐 1961年作 39*54cm
桐庐航运站 1962年作 39*54cm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