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校如家|文创:为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集动能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爱校如家|文创:为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集动能

升级之路如何走?

文创:为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集动能

(孙磊)建校45周年纪念日,我们有幸与学校一起,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共同期待和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我们身边有关讨论转型升级、产业升级、质量升级、消费升级、创新升级、管理升级、教育升级、品牌升级、零售升级、制造升级、服务升级、技术升级、需求升级、人才升级等议题多了起来,一时间,“升级”成了时代和社会的主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一、一条由升级铺就的新赛道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站到了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发展方位上。山东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就是在新的发展坐标上,通过十大产业新动能的增量来对冲传统动能的减弱,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找到新的发展增长点。所谓的“新”,不过是在改变旧的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性发展。当然,这里说的“旧”,并不代表不好,除非是阻碍发展的糟粕。关键要视环境的改变与规则的更新状况,来审视与变化不相适应的地方,及时调整、充电、换挡。无论是新动能还是旧能量,它自身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只会按照需要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其他形态,或者从一个领域转移到更多领域。

从当前文创产业和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新的发展势能与动能基本形成。我个人认为,今天的文创产业和艺术设计教育升级发展,同样处在40年改革开放所形成的新的发展坐标上,既有机遇,同时也伴随挑战。

1.升级是国家转型发展的需要

现在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都在转变,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从资源、投资驱动转向服务和创新驱动,而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标志,正进入一个推动创意设计常态发展的窗口期。世界竞争战略和竞争力领域公认的第一权威,素有“竞争战略之父”之称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曾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指: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要素驱动阶段的着力点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投资驱动阶段的着力点是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阶段着力点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财富驱动阶段则追求人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智力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精神、文化、心理、创意、休闲、娱乐、体验等要素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以及设计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转调中的主导产业之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 新常态背景下设计创新成为关键性竞争资源

从我国整体产业发育现状而言,虽然四种产业主体共生共存,但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仍然停留在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性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面,未来产业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注意到,中国目前正进入到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发展常态环境中。在增速变化上,注重质量协同而不是强调速度;在结构升级上,注重品质效能而不是简单粗放;在动力转变上,注重多元创新叠加而不是单纯要素驱动;在文化发展上,注重传统本体价值而不是一味“西风劲吹”。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设计正逐渐成为与科技创新、社会创新以及文化创新领域共存的关键性竞争资源,不断融入到公共服务和公众生活中,影响着大众自身的思维观念、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与文明趋向。

2.为什么要升级:发掘痛点

2.1改革痛点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上面GDP分析数据不难看出,全国范围内城乡、东中西省际间以及同一省份不同城市之间差距巨大,很多地区还存在“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的“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可以说,全国有近20%的人已经迈进发达国家水平,而80%以上的人还处在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线上,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若从社会角度看,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当是指80%以上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头部的10%-20%的群体。头部这部分群体可能代表着生产力或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但并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是当前最大的政治诉求,同样,文创产业和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升级发展也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和现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期实践形成的“为人民而设计(创作)”观,就是响应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而提出的顶层设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 2017年全国各省市GDP总量排名表

2.2转型痛点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和人口大省,山东目前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比重约70%,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转型的当前,山东这两个“70%”,必然要通过转换动力完成新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新兴产业生长性长期不足、供求关系错位、设计创新供给缺乏、产品设计质量差等结构性问题,都需要由内带外进行根本性调整,这就对文创产业和高等设计教育升级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撑平台。

2.3文化痛点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缺乏文化自觉与自信,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扩张而引起原有文化的涵化与变迁现象较为普遍,表现为接触、毁灭、宰制、抗拒、存续、适应与改变等不同生存状态,致使文创产(作)品在创作动机、内容、样式以表现形式上出现不伦不类、崇洋媚俗的文化症状。

与中西方不同民族间文化对冲引起的涵化情形不同,濡化是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的、垂直的传播过程,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焦点是对于古今文化的习得与传承的态度与行为,也同样表现为毁灭、抗拒、同化、适应与改变等状态。

无论是横向的文化涵化,还是纵向的文化濡化,两者相交产生的动力触点一定会促成两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路径:文化变迁和文化创新。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行不息、对话交流的过程,既有对传统的萃取与摈弃,又有对外来文化的批判与吸收;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的自觉建构、吐故纳新的过程,既要有“拦河防洪”的文化抵御能力,又要有“蓄水发电”的文化传播能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3: 文化的涵化与濡化

2.4品质痛点

讲的现实一点,在物质主义盛行时期,我们的消费大多固定在拥有更多的产品、更大的住宅和更远的旅程等“硬需求”方面,而现在,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转向买蓝天、买生态、买品质、买乡愁、买体验、买安全、买文化、买自我价值实现等“软需求”方面,可这些东西哪一种在中国能买到?一句话,在中国,现在确实很难买到想要的和放心的产品或服务。这就出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前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难题,而现在急需解决的却是“有没有”、“美不美”和“好不好”叠加的难题,既要为物质产品有机植入文化和价值观,又要生产出充裕的高质量创意产品和服务。所以,供求关系错位,创新供给不足,设计质量差等结构性问题,都需要由内到外进行“根本性调整”。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4:春节期间访日中国人在日爱购商品的排行榜( 据hottolink统计)

我前段时间读过一本美国人写的书《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影响》,书中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迅速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对创造“新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影响。这些日益庞大的后物质时代消费者,有清晰的、符合当代商业美学的审美趣味,他们更看中设计“轻创新”所带来的高颜值、高品质和高性价比。有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消费总量增长的81%将来自中等收入群体,“新中产红利”的到来,预示着创造细分的文化商品、提供高品质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消费观,不仅要“买得到”(品类齐全)、“买的好”(高质量),更要“买的方便”(服务价值)、“买的舒适”(情绪唤起),将成为这个新消费时代对文创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必将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建设指明方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5: 顾客驱动的质量循环

2.5人才痛点

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自2015届设计类本科专业毕业生首次进入就业率全国十佳之后,近三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且月收入稳定在十大专业前3位,增速明显。这些数据体现了中国职场创新型人才梯队的知识结构基础,正由以前的理工科为主向以设计学科为主的方向转变。这种人员知识素质结构的变化正影响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面貌。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到,一方面,由于国家推动产业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为创意设计人才,尤其是基础性创意设计人才就业创业带来开阔的外部环境。但另一方面,适应文创产业发展的中高端专门人才、交叉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同时,人才普遍性跳槽现象以及职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短板也暴露无遗,很难成长为产业顶尖人才或领军型人才。学科建设套路化、专业建设同质化、教师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单一化、教学环境封闭化、产教融合松散化、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有直接关系,需要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6:基于学生社会胜任力培养的“冰山”模型

毋庸置疑,认识并挖掘这些存在的“痛点”,并将之作为“转换”的切入点,具有现实意义。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当传统办学惯习都是围绕领域内标杆高校参照行进的时候,这些标杆高校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痛点和战略拐点。那就意味着今天的竞争或许已不是围绕标杆高校去模仿的竞争,真正竞争的对手是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在变,所有一切都在改变。当下已不是线性发展的时代,行业迭代和跨界颠覆已将我们带入文化与创意经济解码的时代,我们无法拿着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只有站在时代变化与需求的角度,对文创产业新的内涵作出新的判断,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才更有参照和方向。

二、文创产业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发展之道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靠创造力发展,知识积累和专业化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或者说,它是一种依托“科技+创意+文化”,以创新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劣势,在智力资源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新形势下,文创产业升级发展的驱动力主要集中在创意、内容、要素和消费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都直接与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供给质量紧密相关。

1、文创产业升级发展的内驱力

创意是核心。创意是文创产业的核心资源,想象力是创意的根本来源,而创意者、设计师则是想象力的基础保证。我认为,在今天“人人创意”的互联网时代,专业的设计师和知识工作者应在两个方面提升个人创意设计的赋能价值:一是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解读与转换,另一个是传统产业与文创产业的融合与提升。如在农业领域,通过创意设计,促进传统农业与文创产业融合生成创意农业、贴牌农业、景观农业(可食性景观)、公平贸易、可持续生计等新业态,形成传统农业“双产业链”、甚至“多产业链”发展态势。在制造业领域,加大创意与体验等要素的投入,使得文创产品的叠加、娱乐、智能和定制化趋向取代单一产品功能概念,进而拓宽制造业与服务业多业态合作的范围。

内容是起点。创意来自内容,内容可通过创意生成有价值的影视剧本、设计方案、小说、图纸、栏目、文案、形象、图形等多样化的创意内容,而这些不同创意内容,都可通过IP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最有市场增长空间的新型文化形态,可打通电影、文旅、动漫、游戏、电竞、设计、表演、规划、工艺、衍生品等核心产品矩阵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文化场景,有利于培育、发展内容版权贯通的文创全产业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意取之不竭得内容宝库,今天的设计师和创意者应当特别关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IP的挖掘和演绎,注重中华文化内核的保留与传承,探讨将中国故事、山东故事融入原创创作与设计中,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深入到内容链接的文化认同中。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7:提炼文化元素,开发具有IP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形态

要素是条件。科技、文化、市场是文创产业升级发展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是链状的,从创意到生产,到发布与消费,基本是线性的,而互联网科技的介入,使得创意者、内容提供商、用户之间打破产业线性结构,为“UGC(用户自主生成内容)+PGC(专业加工内容)”模式带来无限可能,文创产业出现网状结构,科技让创意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同样,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山东要做强文创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让文创“走出去”,主要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功课,即科学谋划构建“山东文化传承体系”、“山东文化美学体系”和“山东文化传播体系”。讲好超越语言与来源的中华故事、山东故事,寻找创意元点,让多元文化IP汇成通用的“中国语言”、“世界语言”,也离不开科技推动力、文化创造力、商业筹划力这三大文创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策略动力机制。

消费是导向。我们注意到,未来文化消费领域将呈现个性化、分级化和场景化发展趋势。消费个性化来源于大规模工业定制化生产技术和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的成熟,消费的个性化带动品类设计、价值工程设计的发展;消费的分级化,取决于消费者个体收入、学历、身份、品味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奢侈品设计、长尾设计、乡村设计、绿色设计成为主流;场景消费注重产品或服务的内在情怀和关联意义,包括线下商业场景、生活场景、科技场景和应用场景等,推动场景设计、服务设计等走向新的研究领域。可以说,我们已经从简单追求物质型消费逐步转向对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引领,“一招鲜吃遍天下”更多被“用情怀买单”的消费观念替代了。事实上,当下公众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诸如创造艺术美感、渴望情感交互、富有教化的故事编叙、寻找快乐的共情力、探求生活意义与理想化等高感性文化心理的愉悦和满足。生活品质高低与财富多寡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生活品质高低却与审美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8: 未来文化消费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2.构建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价值链

化解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文创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不匹配性,解决专业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强化专业“依托产业而发展,服务产业而壮大”的产教融合理念,促进培养链、人才链、课题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是推动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创意产业集群规划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目前全国100所国家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点示范高校,学校已将培养国家、区域、行业设计服务一线适应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和适应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需要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作为目标,积极构建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价值链,即由需求(国家、产业、大众)决定创意创新的目标,再由创新创意目标决定内容及IP开发,然后由创意创新目标决定专业(门)人才的水平,最终由要素配置与集成支撑人才与文创教育的达成为导向。在这个产教融合的价值导向闭环中,“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创意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一致性。

我们认为,构建需求导向的产教融合价值框架,重点强调5个方面的对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OBE导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配置”的逆向人才培养体系。

● 多元需求与创意目标的对应关系

● 创意目标与内容供给质量的对应关系

● 内容供给质量与专业化人才水平的对应关系

● 内容供给质量与专业教育供给质量对应关系

● 要素配置及集成度与人才、教育的对应关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0: 设计类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倒逼课程体系与内容体系建设示意图

三、基于文创产业需要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新坐标

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开放,使得设计等同于美术概念而醉心于表面装饰和实用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消费繁荣,使得设计沉溺于创意技术与样式化时尚等方面的追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性经济增长减速、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新生活方式的兴起,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设计的创新地位开始得到认同和巩固,设计的艺术及交叉价值逐渐显现,开始成为增加价值、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以及连接经济、社会、科技与文化等领域的多面手。

1. 树立“为人民而设计(创作)”的使命与担当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95%的设计师都竭尽所能为最富有的20%人服务时,有多少人去关注另外90%(包括特殊群体)的平民对设计的需求?我们注意到,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人民”的描述出现203次,“文化”出现79次,“教育”出现43次,可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是党和国家执政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设计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政治责任和担当。近几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不断强化和提升“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的层次,不断加强“为社会和民众谋福祉”的责任与担当,提出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而设计(创作)”的战略使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文创产业需求,在增强设计服务国家经济文化建设能力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寻找、破解处在社会公共领域90%的受众群体(包括特殊群体)的利益和需要,为他们生活创造更合理、更贴心的产品、服务与环境。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1: 山东工艺美院学生2014年红点概念设计大赛“最佳中的最佳奖”

2. 发挥“中华传统造物体系”和“中华传统造型体系”的新优势。继承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造物体系”和“中华传统造型体系”的精髓,全方位提升传统造物文脉、传统美学价值在学校的存续与传承,一直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坚持、坚守的实践和精神动力。学校在大学章程、校训精神、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品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环节,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人文精神,坚守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养成教育”。师生在研究、创作、设计、课堂教学、参与社会、参展参赛等方面,以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依托,在语言、题材、元素、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设计,通过广泛参与服务社会、产业项目以及国家、省市重大文化工程,积极担当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社会责任。

当前,国家已经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内容,我们已将“双造体系”、“工艺美术+”等理念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在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以传统手工艺与设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己任,在服务国家传统文化创新性保护与传承中,锤炼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情感和文化复兴责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2: 中华传统造物和造型体系的内容框架

3、倡导“问题导向与沟通并重而非设计师自我表达”的教学主张。当下,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加剧,综合性、复杂性的商业和社会问题越来越难以按照既有的规则处理和解决,将设计架构到公众与社会间的创新行为已经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形成共识,设计可能不是推动人类文明社会前进的车轮,但却有助于确保它们运转的可靠和高雅。作为创新家族中的成员,设计在今天已很难像纯粹艺术家那样自由的自我表达,他必须加入团队找到解决问题的图谋,考虑到与用户的沟通以及带给他们的价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3: 注重问题解决的开源式方法论

因此,构建以经济规律为导向,以市场规则为驱动,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以创新与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注重将学生学习目标指向与成果目标指向相结合,推广在专业教学中“重质疑”、“重问题”、“重假设与推理”、“重设计验证”的思维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系统设计思维提出问题、假设问题和验证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更系统、更完整、更专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4: 基于目标与成果的逆向创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推广的工作室站点式教学模式,就是倡导设计教学在关注“社会实情”与“问题解决”中,锤炼师生积累市场和理性创新经验,使专业教学与市场、社会的连接性更强。同时,通过与社会实际项目合作以及参展参赛,打通不同专业、学院间的知识壁垒,跨界构建项目团队,有效锤炼师生项目计划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5: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参加2016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

4、从注重外观美化转向提供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产品为中心的消费时代,设计的重点是围绕构成产品结构、功能、材料、外观、包装、装饰、成本等要素展开,设计师的工作往往游离于生产链的外围,独立专注于外观草图和美化式样。在产品高度同质化并走向用户中心的今天,大规模定制带来的竞争,已完全改变了设计定义和工作生态。从完整产业链结构看,设计必须与用户价值系统、创意研发系统、生产装配系统、设计管理系统、物流运输系统、营售场景系统、社会责任系统等保持捆绑一致的关系,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这些由消费者而派生出来的需求所创造出的待满足的附加、衍生服务,其竞争价值远超过产品本身。因此,要使一个产品升级为“整体解决方案”,其关键在于企业增加的所谓“附加值”是否能构成一个服务的“整体”,这是评判产品高质量与否的关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6: 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内容

另外,就设计自身而言,能否提供预先可视化、多样化、序列化产品方案让消费者选择,也是考验设计师和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设计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改善、满足和丰富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提高生存、生活质量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外观设计。所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否能满足设计职能和工作生态新的迭代进化,是摆在高校协同育人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7: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品系统设计工作室学生设计的“智趣手机”

5、提高“系统设计思维而非线性思维”的介入强度。设计在传统意义上,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基于线性的直觉创意或逻辑推断。今天,消费者的使用动机和行为模式更加复杂多样,企业竞争的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变,设计问题的本质也因这些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复合化和系统化了。设计思维是一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系统化创新方法论,用于为寻求未来改进结果的问题或事件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不一定只针对设计或创意本身,相反,它的触角更适合延伸到更大范围的问题模块中。

正如上面所述,设计是由问题模块构成的一项系统化协同创新工程,对于问题的假设和分析必须建立在一个个构成系统的子模块中,看清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未来可能的行为趋势,以更具创造性的设计思维驾驭到系统中,分析解决创新问题。与单纯的线性思考不同,系统设计思维是基于整体的、动态的、连续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重视团队人员的假设性思考、直觉可视化、开放式协作、多角度理解以及突破约束性挑战等综合能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8: 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教学过程模型

在系统化思考过程中,设计只是作为媒介,运用设计思维将不同专业人士、创新实现和商业及社会问题连接起来。在专业教学中改变一种已经习惯的线性视觉思维,首先应从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惯习做起,并将设计目标或预设结果作为系统思维的起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1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品系统设计工作室设计的“智能防霾口罩”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0: 孙磊教授开发的设计思维四象图

6、重视深度美学及IP挖掘,提升内容原创性设计水平。以“高品质生活价值”为根本架构起的美学体系,已经冲破了传统艺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边界,走向运用一切综合创新来创造感觉反应的文化。事实上,通过文化类型、元素重组、IP衍生发生的化学反应,正是今天感觉辨识度、美学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的来源保证。文化不再是艺术创作本身狭隘的专指,而是在美学多元化时代,对生活工作与感官乐趣以及体验意义之间关系的形塑。

毋庸置疑,在产品或服务高度同质化的今天,设计产品或服务的“故事感”、“意义感”和“体验感”对人的吸引性,要远超传统设计造型、功能、美化固化的“老三样”。产品使用价值的下架和文化价值的上位,使得故事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环境的沉浸感、娱乐的创意性、造型图案的象征性、触点与流程的体验性、视听体验的愉悦感、物品与道具的温度感、场景文化的关联性、共情力以及意义感等价值,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的主流方向。

7、关注“场景及关联意义”的设计价值,跳出“为设计而设计”的藩篱。如果单从基础教学、学科建设或研发角度来认识设计,“为设计而设计”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论,但若从生活、市场、产业或消费角度来评价设计的效能,强化了设计的可视化呈现也就意味着减弱了设计作为沟通的价值和意义。设计离开内在意义如同鱼儿离开水一样。

“物品”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语义结构已经扩容,开始与文化相关的因素关联在一起,走向一种具有话语认同的集成式“物化体系”。尤其伴随物联网技术服务智能生活的泛化,智能家居、数字医疗、车联网等多场景叠置的产品推出,设计也已开始在很大程度上从对因果关系的创新追求中解脱出来,将关注点投放到“人-物-场景”关系的发掘和应用上。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特里克拉克提出的“场景理论”,该理论重视文化在城市经济创新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强调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生活文化设施、多元文化精神、多样化人群互动等因素,只有发掘不同事物的行为间存在显著关系或典型意义,就可能通过设计创造巨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8、塑造“产教融创、校企联创、需求共创”的开放设计场域。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得产业、企业、社会对于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设计创新成果服务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尤其是应用型高校逐渐走到了社会的中心,成为区域、国家文化创新的积极参与者,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动机。这类大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丰富的创新研究能力,与传统研究性大学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对接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资源获取的能力、教学与研究更注重面向实际问题和更为有效的知识转移运作机制。它们擅长与政府和产业界建立新型紧密关系,更直接地参与创新成果商业化活动,扮演区域设计创新主体角色,是引领社会经济文化品质发展的不竭动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项目设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2: 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形象设计

多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服务区域、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课题,坚持政府、产业、高校多边合作,已成为地方高校开放设计理念的积极倡导着和践行者。2015年挂牌成立的淄博陶瓷学院、“金种子”孵化器等创业组织,将人才培养任务直接投放到作坊、车间,近距离将设计创新、新产品开发、工艺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售等创业能力的孵化环节放到行业现场,三边联动,多方受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四层级实践教学平台

9、拓宽“艺艺、艺工、艺文、艺管”等学科跨界发展的新视域。单科知识只是对社会某一领域的某一对象,某一对象的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某一过程进行研究,很难做到知识共享和复杂问题解决。尤其是设计学科,专业及方向过密化设置而培养出来的设计师,虽然在业内某个方面、侧面做的非常到位,但却很难达到文创产业全面的、整体的能力要求。因此,除了一些专门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专业外,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单学科、分割式的研究不利于对客观问题综合的、系统的把握,应强化艺艺、艺工、艺文、艺管间专业交叉、渗透和融合,并将之引入“专业与产业”的深度对接融合,鼓励跨界研究和课程改革,倡导推行设计系统思维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具备通过设计解决复杂的用户问题、市场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能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4: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跨专业交叉课程内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5: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分制改革课程群模块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学科专业跨界发展非常重视,在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定位中,确定建设以设计学为主导、美术学为基础、相关学科为支撑,传统工艺美术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在各专业中实施“工艺美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目前,在专业交叉层面,已有18个专业进入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4个专业群建设范畴,有9个专业构成的专业群获“教育服务修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省级立项;在教学管理改革层面,20多个专业实施学分制改革,实现专业课程学分互选;在课程建设层面,上千门课程重新分类定性,压缩优化打包,归纳到8个课程群中集中交叉建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6: 站点式:“导师组(3+n)+知识链+学生”知识建构型

10. 努力形成设计师、艺术家多元成长、多样成才的新氛围。我们认为,未来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更应具备多元化的科学知识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竞争环境的改变必然驱使设计师角色由单一走向多样,设计能力由单一走向综合,设计知识由单一走向跨界,设计行为由个体走向合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8: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学综合改革示意图

一直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坚持“创新与实践教学双轮驱动”和坚守“传统文化研究、传承与转化”的办学特色,积极搭建一个能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多样化成才的知识载体和创新平台,将培养“T”型专业化通才、“I”型专门化专才以及“X”型专业交叉全才,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框架中,与学校艺术设计人才分类培养的总要求对接,结合学生多元化成才的现实需要,培养既体现具有设计学科知识宽度,体现设计专业的知识厚度,又要兼顾不同专业交叉的知识广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2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全日制本科“四梁八柱”式人才培养实施框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提出并推行的“创新与实践教学8+6”培养体系,强调人才培养对社会工作的适应性、实用性和胜任力,强调人才在社会工作中经验、素质、技能、创意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协调统一,课程模式侧重以“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并列建构,更加注重培养具有“一宽(基础理论宽厚)四高(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三强(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发展能力)”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创新与实践教学8+6”培养体系,链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个端口,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适应艺术设计人才多元化培养、多样性成才的发展模式,最终落脚在服务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质量达标,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是学校需要长期探索、完善的人才培养之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图3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创新与实践教学8+6”教学体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本科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爱校如家|文创:为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聚集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