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纪录片火了,虽然还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么火,但也已然在万千少男少女心中刮起了一阵崇拜风。上面几个评论就是网友们对《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评截图。
这部1月7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的纪录片,点击率破百万,豆瓣评分9.4(高于《琅琊榜》9.2,更是甩《太阳的后裔》十条街)。
乍一说纪录片,可能不如美国大片来得刺激、不如韩剧来得清新唯美,那你就真的错了,这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种风格。小编去B站看的,生生是被弹幕彻彻底底地俘虏了,分分钟变王师傅的花痴粉!
不得不说机智如网友啊,哈哈~
“ 那谁是王师傅呢?”
王师傅,本名王津,是故宫博物院钟表组的一名修复师,也是纪录片第一集的主要角色。他手艺高超、性子儒雅、笑容温暖,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双灵巧、修长、白皙的双手!不然怎么能把上千年的文物古董拨弄得重现往日风采呢?
网友“逆袭的狗毛”这样描述自己看片时的不淡定:
“被师傅致命的气质震慑,
比如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随口说出‘我去寿康宫一趟’;
比如坐在甄嬛娘娘的宫里看着现存最大的黄花梨组合衣柜;
比如老师傅面对一个嘚瑟收藏家亮出的嘲讽脸,
真是看了就想给师傅点赞。”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老学究般肃穆的面孔和政治化的叙述口吻,它是年轻化的、生活化的,一如这萌萌哒的片名,让人联想起网络神曲片段“我在东北玩泥巴”。它的镜头所对准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相对于整个庞大故宫而言的小角色。谁都知道,故宫陈设的文物,离不开修复师;但正如这些文物制作和陈设,文物的制作者和维护者虽然不可或缺,但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到他们。
在纪录片中,王师傅的个人魅力慢慢彰显出来了,在平淡而不平凡的修表过程中,在简约而不简单的文物修复中。
在这补个片段细节。
王老师和徒弟去参加展览。台湾收藏家说要是有一两件故宫没有的就知足了~
说实话,收藏家自豪骄傲是应该的,只不过他尤其兴奋地介绍那块金表上刻着伊丽莎白,相比较王老师的淡定(王老师一直很气定神闲老可爱了)这就很有意思了。
那块表之所以让收藏家兴奋,只是因为那个名字(当时对他那种兴奋地向两位介绍这块表,略感无语,满满的嘚瑟)。而在王老师眼里,这种所谓的意义和他手下经历的千秋万代巧夺天工精致到死的各种表相比,不仅没有可比性,而且真真是两个世界。
在修复师王津的眼中,每一个钟表都是有生命的。
再说一个小细节,王师傅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都有点心疼“。因为展示时这些钟表是静止的,而只有看了纪录片才知道,钟表被修好的那一刻时,犹如精灵附体再生,让人悸动。
修复师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于是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跟着师傅慢慢学,还能学不少东西。”
跟了王师傅的近十年的徒弟,80后修表师亓昊楠(是不是略像公子歇?哈哈)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应聘时没有任何钟表修理经验,学了3年多,也可以独立修理钟表。
他利用摄像、摄影、多媒体技术等收集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一套更适用的修复办法。亓昊楠经常通过外出考察、交流,找到一些新的材料、技术,用于修复工作更高效。在清洗零件时,他尝试使用国外进口专业药液,引进专业清洗机,代替传统使用的煤油、手工清洗,效果好,又不伤手。
文物修复,无论是针对青铜器、雕塑、陶瓷、书画,或是玉器、钱币、家具、织物等等杂项,都能归为手工艺这一类,再说俗一点,是一门手艺。一门手艺,可以是早点摊上的一份包子豆浆,也可以是家里漏水了请人来修一下水管,就是靠人手上的技艺来制作或维护某样物品,场面有大有小,工具有繁有简,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工匠的这一双手和这一个人。
不过,文物修复,又非常特殊,它脱胎于某项成熟的技艺,比如书画修复就一定离不开装裱,但是,却不仅仅是这一项技艺于古物上重演。它以一种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手工技艺,去恢复了历史的遗存,再现了艺术的创造。
就像文物,它的珍贵,既是因为物质上的时间久远,更是由于负载的文化之延续和保存。所以,这些修复者们,他们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穿過千年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
物之于人是启发,人之于物是相知。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有兴趣的小伙伴去B站找资源哦】
来源/豆瓣电影 搜狐 新浪新闻 中国网
编辑/网络传媒中心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www.qdc.edu.cn
投稿:qinyuanweixin@163.com
ID: Qindao_College
长按指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