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体育学院
启体育之智,塑明日之星
01
院长寄语
济南大学 体育学院院长 亓圣华
亲爱的同学们:
诚挚欢迎大家来到济南大学体育学院这个大家庭!
步入新的校园,开启新的旅程,我想大家是激动和兴奋的。看到大家充满朝气的面孔,作为老师和院长,我感到一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喜悦。
国家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体育强国梦和民族复兴的梦想是密切相连的。一个民族的国民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是不可能振兴的,所以同学们不要迷茫,更不要等待,要充满专业自信,撸起袖子,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投入到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征程中!
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肩负着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父母嘱托、师长期望,期待着你们能够在自己的梦想跑道上创造奇迹,正如我们院风“崇德、睿智、创新、拼搏”所展示的,要从品行、学识、意志、视野上有所建树,最终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道德、渊博知识、强健体魄和完整人格的体育人才。
02
学院概况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于2000年由济南联合大学体育系、建材学院体育部、山东省民政学校、物资学校体育教研室合并组建。
体育学院下设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大学体育部、运动训练部、实验中心、学科建设办公室、场馆管理办公室、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开设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
03
学科专业优势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一、体育教育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并可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体育专业技能和社会学及组织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宣传报道等能力。毕业生可胜任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竞赛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体育法学、营养学、健身体适能、残疾人体育、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04
师资队伍
体育学院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深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讲师33人,助教4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30人。
国际运动健将1人,国家运动健将2人,武英级运动员1人,国家级裁判6人。获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个人称号2人,获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奖1项,获山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个人称号5人次。
05
教学科研成果
体育学院重视科研工作,教师多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体育学院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项、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和校级课题多项,并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体育教育专业教改实践系列教材15册总主编任务和7册主编、副主编分册任务及大学体育课程自编教材。近五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06
人才培养特点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致力于“高素质、强能力、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重创新”的人才培养。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能胜任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一、高素质、强能力
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等环节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视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二、厚基础、宽口径
根据社会需要,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方向,以优化课程设置的内部结构为基础,确立主干课程和不同方向的相关课程群;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同时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广适应、重创新
加强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以及沟通联系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认知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
07
特色办学项目
一、建有校级科研平台-体医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依托济南大学“体育学“的学科优势,围绕体医融合、运动医疗、运动康复、青少年体质健康预防及体医医疗产业等方向,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体医融合研究领域集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五大功能与目标一身的新型协同创新研究平台。
二、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建运动康复技能方向,培养社会紧缺的运动康复人才,申报运动康复专业;开展体育社会服务,筹建运动康复医院,开创济南大学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品牌,引进运动康复学科带头人袁慎强,形成运动康复社会影响力。
三、共建体适能训练方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身指导、体适能训练、私人教练等技能型人才。
四、共建乒乓球高水平训练方向,培养高水平乒乓球教学及训练人才,开展乒乓球社会体育指导与服务等工作。
五、共建体育舞蹈健美操技能方向,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舞蹈、健美操教学、训练及管理技能型人才。
08
学子风采
长期以来,体育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理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养的学生多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高校继续深造;多人在体育教育、体育领域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朱宁刚,男,1991级本科生,现为济南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曾担任全国田径锦标赛、国际马拉松比赛、北京田径世锦赛裁判。
李浩,男,2001级本科生,现为山东奥斯缇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8年赞助母校《曌·阿胶美白轻肽抗衰面膜》获得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019年赞助母校“十佳歌手大赛”,2020年疫情初期为母校捐赠10万元防疫物资。
王先亮,男,2002级本科生。现为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教授。2009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2014年山东大学博士毕业,2014年至2016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研究生招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致力于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冰雪运动等方向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重要研究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主编教材或专著6部,是体育学领域卓有建树的青年学者。
郎海雨,女,2002级本科生,2006年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2019年在国家队自行车队工作,2020年负责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反兴奋剂工作。
王国亮,男,2004级本科生,现为日照市亦凡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日照市总工会体育指导员、日照市羽毛球协会副秘书长、日照市马拉松协会秘书长、中国移动日照分公司、日照市污水处理厂篮球主教练,海关系统、水务系统、银行系统指定裁判员、日照商汇篮球俱乐部法人代表、日照市关爱母亲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并先后创立日照市马坡岭商贸有限公司、全亮名烟名酒茗茶、马坡岭百货超市,实全饭店等产业。
09
学院特色活动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积极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济南大学体育文化艺术节,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搭建体育文化互动平台,展现和谐健康、团结奋进的校园风貌。
体育文化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的工作理念,按照“以体育人”的活动思路,精心筹划、多维互动、传承创新。活动的开展,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在参与群体上实现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机关与学院、学院与学院的全覆盖。在活动开展上,包含学术文化类,激情无限体育竞技类、炫彩青春大众参与类三大板块、二十余个子活动,在时间上形成了院院有比赛、院院有特色的多组互动,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掌握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省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排版编辑:倪恺希
责任编辑:马翔天
审核:孙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