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为什么宫崎骏的作品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让观众们沉浸在他所创造的时空中,同角色们产生最真实的共情?这篇文章根据宫崎骏的访谈记录和作品本身,从多个角度梳理并揭示了宫崎骏动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原因,这无疑为我们了解宫崎骏和他的作品打开了许多新鲜的视角。
“创作一部动画也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气的、与残忍现实搏斗的灵魂。”
——宫崎骏
宫崎骏是我们熟悉并喜爱的动画大师,如他自己所说,他创造的奇幻世界慰藉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这些作品中有最魔幻的世界架构,也有最亲切真实的人物角色,总是轻易就俘获观众的心,不论成人或儿童,都会从内心深深被打动。
然而,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为什么宫崎骏的作品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让观众们沉浸在他所创造的时空中,同角色们产生最真实的共情?
国外网友Channel Criswell制作了一段关于宫崎骏动画的视频,根据宫崎骏的访谈记录和作品本身,从多个角度梳理并揭示了宫崎骏动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原因,这无疑为我们了解宫崎骏和他的作品打开了许多新鲜的视角。
学术趴将这段视频中的文字翻译并整理如下,希望能给小伙伴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点击观看视频 《宫崎骏 人性的本质》
《宫崎骏 人性的本质》
“我工作中一个不变的主题是欣赏好电影,然后去超越它。”
——宫崎骏在1978年如是说。
从那时开始,宫崎骏创作了一系列的电影作品,均可称得上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大师级著作。
“我们要成立一个三层楼的工作室,它的成功并不是我们的首要目的,重要的是你在做你想做的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出好电影。”
40年来宫崎骏以他动画作品中灵活多变的创造力感染了观众,也让他成为了一代动画工艺大师。只有那些和他一样,在媒体界享有巨大影响力的人,他们的事业才能被给予同等的赞誉。
但宫崎骏到底是如何做到既打动了动画批评界,又深入了观众的心的呢?如今在西方国家,仍有观点认为动画只是给孩子看的,他们制作的动画里经常有意地去避开真人电影中常出现的火烧爆炸等刺激性场景。
但宫崎骏可不是一般的动画人,他常用的手法正是利用对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活动的描绘,来丰满笔下所谓的“卡通人物”。
他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影片去适应儿童,而是让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更好的去了解人类。如《国王与小鸟》和《白蛇传》都是宫崎骏的灵感来源,虽然迪士尼动画在技术层面上的确是无可挑剔的,但人物情感描写未免被简化过度了。在动画制作早期,动画内容浅显一些也无可厚非,但宫崎骏想要改变这个状况。
宫崎骏讨厌别人给他贴上“日本迪士尼”的标签,一个更合适的头衔应该是:日本的“尤里·诺斯坦因”。
他不会一味注重绚丽的外在效果,而是微小的内心变化。
据他所说,早期电影《冰雪女王》在人物心理描写层面上向他展现了无限可能。也正是这些影响造就了他,让他从同代的动画人中脱颖而出,拥有了西方动画人的技术精准度和东方动画人的细腻。
宫崎骏作品的基础是共情与现实共情来自观众在故事人物身上投射的情感,而现实是对我们人生不可预测性的真实描写。如果你想知道宫崎骏电影为什么之所以能成为宫崎骏电影,你需要关注的就是片中的情感元素。
“一位在制作人办公室工作的女士告诉我,‘孩子们需要去接触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然后他们在之后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了解的。’我以前从来没有像这样想过。”
宫崎骏说故事的核心必须要有现实意义,抛开神鬼传说这类魔幻的元素,人性的一面才是应该被时时刻刻放在第一位的。
他的关注点在人的本性上,即使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都能够理解他所表达的东西。
“有血有肉的有具体目标的人物”,构思一个人物的出发点应该是这个。
人物想要的是什么?
千寻:“别担心,我会把你们救出来的!别再吃了!不然你们会变得更肥,然后被他们吃掉的!”
先想清楚你的人物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不然他们将没有困难去克服。
不要想得太复杂了,鲁邦三世想要拯救克拉丽丝小姐,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人物目的,但如果你的角色没有三维化,这一切都白谈了。
宫崎骏从人物运动的纯视觉效果入手,来为片中角色赋予人性。最初作为漫画艺术家的宫崎骏,绘画风格受到“剧画”GEKIGA*的影响。
*GEKIGA日语意为“剧画”,由一些严肃派的日本漫画家创造,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所做的只是漫画而已。
“剧画”风格的作品
这是一种对故事叙述更加严谨且绘画风格更趋于现实的流派,宫崎骏对动画产业有些不满之处,他曾公开表示过对于通过过度表达来吸引观众的这种廉价策略的厌恶。
所以他不会花费太多精力在炫目的运动中,而是将精力用于细节的描绘。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有些我们熟悉亲切的特质。
比如这个小女孩因为不想在地毯上留下脚印于是用膝盖走路;
或者一个小女孩蹬蹬她的鞋子,确认她的鞋子穿好了。
正是这样看似细微的小动作丰富了宫崎骏笔下的人物,这样简单的细枝末节的小动作,强调了这个人物到底是谁。
他笔下的人物有时候表情会极为丰富,当然画面的质量在这方面的表现上是大有帮助的。但随着更多不易察觉的小动作出现,我们能看见角色不用再去想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了。
这样一来我们能看到角色心中本质的第一位到底是什么。花点时间观察角色不经意的小动作,它能告诉我们角色在想什么,他们的处事之道是什么。
他们是小心谨慎的?还是笨拙固执的?
细节到这个份上正是宫崎骏笔下人物栩栩如生的秘诀。因为我们能看到角色表现出的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其他的电影制作者不会去注意的。当角色最清晰可辨时,我们才能在情感上洞悉角色的内心。
但为什么宫崎骏总是能完美地打造出一个人物?
最重要的原因是:
他真正了解人类“她(千寻)有点像小懒虫,但这就是我心目中十岁的小女孩该有的样子。有时候我特别想对她们说:哎呀!你们这些小懒虫!但我也知道她们内心都有像千寻般强大的能量。”
宫崎骏研究人类,他对人类行为的解读通过他笔下角色的行为展现出来。即便是描述一些很基础的动作,比如跑步,他也不会重复使用同一种表达。
他笔下角色的动作有一系列不可数的变量根据角色的不同情感而变化。
角色害怕了?悲伤了?还是开心了?
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只是角色做什么事,而更多的是他们怎么做这件事。
有了这个理念的贯彻,角色就不会失去他们的生命力。宫崎骏的作品需要从我们自己生活的视角去欣赏,因为我们通过片中的角色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
角色的真诚性是这一点能够实现的原因。
梅是头脑简单的;
琪琪有时候会有点凶。
但是人物性格的不完美之处在现实主义动画中是必要的,观众们不会对被塑造成绝对完美的角色产生印象,观众们需要找到那种自身和角色的相似性。
角色们的个人缺点是很必要的元素之一。
“世上无完人。”——宫崎骏在制作动画的时候一定会遵循这条原则。即使他们是故事主角,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完美无瑕的。
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宫崎骏是如何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与角色的相似点的:
谁没有过在紧张的时候想紧紧抱住点什么的感觉?
或者因为一点由嫉妒心引发的口角而内心愤愤不满?
怀旧感充满了宫崎骏的动画。因为角色们经常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被舍弃的某部分出现,那种深切思念的感觉在过去的某个瞬间,我们所有人都体会过。
然而在宫崎骏电影中,我们用替代品填充这份感情,并且畅游在一个奇幻独特的世界里。通过那些在角色身上被放大了的,我们能从自己身上找到的关键点,被现实的手法修饰过之后,这些关键点让宫崎骏动画中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宫崎骏连接观众的纽带“一个邪恶的生物,它的内心必然受过伤或有一片空洞。要创造这样的角色,画起来悲剧感太重,令人抑郁悲伤。所以我不喜欢画这些人物。”
“你看动画师作画,当他们在画一张高兴的脸时,他们自己也是笑着的。可是当他们在画一个反派人物时,他们的表情也变得凶狠残忍起来。”
“比起凶狠脸我更喜欢微笑脸一点。”
宫崎骏的对人类内心细微活动的注重,展现出其作品的复杂性,从一个角色的现状就能看到他的整个世界。
宫崎骏的创作过程之中包含了他从对人性的理解中发掘出的东西。
他的电影主题经常围绕着精神力量和信仰一个经常呈现在动画中的概念,是万物有灵论。
自然界中始贯通有一种精神力量,而宫崎骏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会很好地融入“自然部分”中。
在宫崎骏电影中所有的东西身上都带有人类的痕迹,而与传统魔幻片不同的是,宫崎骏不用二元制来讲述故事寓意,纯粹的善与恶的对决不是他影片中会出现的剧情。
他的影片中所有的东西、所有的需求,展现的都是内心的柔软和凶恶的同存。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非一即二的,人的内心由像光谱一般的复杂情绪糅合在一起。就像艾伯西想要摧毁森林,同时也想给小镇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一样。
宫崎骏创作的故事寓意是很复杂的,它不是为了告诉人们人心阴暗的那一面是什么,因为它无处不在,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残忍与温柔自以一种毫不冲突的方式并存在这个世上,这种现实主义不会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让观众们毫不畏惧地去面对自己的存在。
故事的重点从来都不是主角的胜利,而是主角们如何去适应一个不是为他们的需求所建造的世界。我们要面对残酷的现实,然而也许正是现实告诉我们,更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发生。
有很多的动画的结局都收得非常规整,一切都被一个有特殊能力的人解决了。但这样一来主角并没有什么发展,他们没有克服一个长期的阻碍就轻松地达到了目的。
然而,
宫崎骏的电影总是能给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角色们从头到尾都不是完美的,但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有了自己的视角。阿席达卡的伤疤永远都不会消失,其他人可能永远不会理解或相信千寻所说的。但是他们在那个世界找到的团结精神和那种联系,也是一种意义上的精神自由。这是物质无法比拟的。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就说过的,你一定要知道你笔下人物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宫崎骏电影结尾处把人物想要的,和他真正需要的东西分得很清楚。有时候整部影片的目的是,你想要你的角色在情感的什么程度上结束这个故事。虽然角色需要有他们的自己的目标,但这并不比角色本身更重要。
“你可以看见的是,推动动画创作的是角色的意愿。你不是在描述他们的命运,而是在描述他们的意愿。”
正是这样的特质强调了宫崎骏更注重角色人性的那一面,而不是魔幻的那一面。我觉得这也可以算作是宫崎骏独特的制作电影的手法,因为很多其实也可以归究到电影制作上来。
宫崎骏从来没有学过剧本创作,直到今天他也还是在跟着他的感情和直觉走。这也是制作电影的很有趣的一种方式。在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脚本和分镜同时作用。
这样的方式有什么效果呢?
因为没有人知道故事会怎样结束,所以这也从来不是重点。很多场景都是独立制作出来的,不是根据故事线,而是顺着感情线走。
它的效果是:即使只看一个场景,我们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信息。为了做到这点,宫崎骏不断地创作饱含情感的场景。
他在创作早期从来不会考虑剧情的事,他认为情感才是关键。重要的是在其他任何事之前就把这一点传达给观众。
他的电影氛围之所以如此之好,是因为意象在片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在创作前期过程中不断地被改变,但是又不带着要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的目的。
景观给人产生的印象是来自于角色在面对景观时的心情,在角色的情感角度上建造一面墙,这面墙会反射出人物感情。
他从不创作平淡无奇的景观,他笔下的都是特别的场景,像在山谷里,在海湾,甚至在空中。人的情感敏感度通常与片中的天气相通,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丰富了银幕。
宫崎骏的动画在意义上更宽广,风格上更冷静宫崎骏竭尽全力地去复制出角色在他们的世界中可能有的各种情感。
从宫崎骏电影的节奏停顿中,我们可以捕捉到情绪的敏感,甚至于整部电影的节奏都遵循这种规律,以此来激起观众的反响。他常使用很多激烈的画面镜头,这同时也需要更细腻的手法,让情感更好地渗透进去。
相反,西方的动画电影常常不看重这一点,他们一般不会把节奏放慢,也不会出现一个安静的时刻,就像宫崎骏经常使用的这种表达方式。
但对观众来说,有一个宁静的时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情感的投射。
你要去连通你的观众,去与你的角色共同经历这一瞬间,这样观众就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的情感也能投射到角色身上。宫崎骏会为角色放慢时间的节奏,让观众们与角色建立的联系来定义某个瞬间。
我们可能会在一个公交站等车,可能会有一段寂静的火车之旅。我们与角色的内心紧紧相连。
这无需太多解释,我们明白角色心里在想什么。
宫崎骏电影是一个充满奇怪生物的朦胧世界这之中有些事物确实不好解释,然而我们并不需要弄清楚所有的事情。宫崎骏的电影是从情感出发,而不是逻辑。
这些魔幻的情节被设计出来不是为了让人理解的,因为我们通常会更容易被不能理解的东西吸引住。
宫崎骏创作的生物有时很让人捉摸不透,我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也许那些家伙可以被设计地更人性化一点,以便我们更能容易感同身受一些。但与此同时情节也变得没那么有趣了。
宫崎骏为影片人性的部分保留一份共情,为魔幻的部分保留一丝神秘,有的时候不解释反而更好。因为即使给予它一个原因,也不一定能解释问题的所在。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与宫崎骏的对话如下:
“能谈一谈,为什么(《魔女宅急便》中)琪琪在结尾说不出话来吗?”“有时候我们就是会无言以对。”“她什么也没说。”“她什么也没说,但是她来了,不是吗?”
宫崎骏曾经谈到如果一定要说动画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会说,这就是我毕生想做的事业。”神鬼或许只是影片的表层,核心部分还是关于人的,关于情感是怎样帮助我们成长和改变的。
他影片的氛围在第一眼时可能不太像一个整体,但他对现代元素的广泛应用,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识别得到。同时他对传统日本元素的运用,让他笔下的世界充满着神秘感和一致性,最后落脚点都在共情和现实上。
宫崎骏赋予角色一种自由,内在层面上给予我们的灵魂自由我们看到,宫崎骏动画中的角色们也曾在社会的夹缝中生存,但最终他们会变得更加自立。不是通过有形的物质成就,而是情感上的。
宫崎骏从情感层面上制作电影,比其他的电影制作人优秀太多。也许他的电影里有暧昧不清的东西,也许暂时会让观众怀疑或悬置。
但当你从逻辑和冷静的分析思考抽离出来,电影所有的一切就都变得有意义了。因为再没有任何一个电影制作人比宫崎骏更了解人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