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百”|百部红色电影之《血,总是热的》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六个一百”|百部红色电影之《血,总是热的》

艺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青年观众在重温红色经典电影的同时,了解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学习优秀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幸福而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品格,从而树立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特举办百部红色经典电影推介活动。

本期向大家介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的一部经典影片——《血,总是热的》。

艺考

血,总是热的

艺考

导演:文彦

编剧:宗福先、贺国甫

主演:杨在葆

片长:107分钟

上映时间:1983年

获奖情况: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艺考

剧情简介

1979年春,新任江南市凤凰丝绸印染厂厂长罗心刚在广州交易会上看到本厂的产品无人问津,十分焦虑。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心刚发现市场上畅销的进口手工印花丝巾竟是根据本厂原设计师申华设计的、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批评的花样图案印制的。深受启发的罗厂长决定更新产品,恢复传统工艺,他与远东巨商签订为期三个月手工印花供货合同。罗心刚满怀信心回到厂里,没想到,他的新方案刚实施,各种阻力纷至沓来。青年团员宋巧珍,既积极参加手工印花生产,同时又能照顾长期卧病的母亲,要求调换班次,遭到车间主任的拒绝。她因此陷入苦闷彷徨之中,竟然摘去团徽,挂上十字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离厂的优秀花样设计师申华,应罗心刚邀请,重新回厂工作,但劳动局迟迟不给指标,致使申华上班两个多月,工资还无着落,最后负气离去。技术员李子良和女工方瑛是一对中年夫妇,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工作无法安心。公司因手工印花产值低,又在奖金分配上卡凤凰厂。厂里流言四起,众说不一,连以前曾支持过罗厂长的党委书记,也认为他捅了漏子,搞糟了生产。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罗厂长沉着应对。他设法解决奖金问题,果断地撤去了车间主任的职务,再次请回申华。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罗厂长激动地说:“我们要用鲜血作润滑剂,使锈死的机器转动起来。无论如何,血,总是热的。”

艺考

艺考

影片评价

艺考

该片是一部基本上获得成功的艺术品。编导们坚持从生活出发,坚持了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原则。他们注意到了不但要满足特定时期政治斗争的需要和观众的心理需要,而且要力求满足艺术地反映现实的美学的和历史的需要。在表现冲突矛盾时,该片虽不能说完全避免了“观念化”,但至少注意到了矛盾的复杂性,在提炼矛盾上忠实于生活。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雷达评)

艺考

推介语

与同类题材的其他影片相比,《血,总是热的》有独特的抒写和深刻的开掘。编剧和导演具有革命艺术家的胆略和勇气,没有回避生活中的冲突矛盾,没回避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较量,不为阻碍改革者讳,这就使得影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与历史感。影片没有简单地把人物归结为先进或落后的类型,分成改革与反改革的壁垒,而是如实地描绘改革中矛盾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创作者独特的观察与开掘,使影片的主题达到了新的高度。影片结尾处罗心刚的长篇演讲,不是作者强加给人物的豪言壮语,而是人物处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吐不可的心声,它传达了人民对改革的渴望,喊出了时代强烈的呼声。在这场戏中,杨在葆严格地掌握火候和分寸,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他的语调是平静的,有时是缓慢的,但语调的缓慢使情感变得更加强烈。

艺考

END

图文来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版面设计|李艳莹

责编|赵璇

编审|崔爱民 杨超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专科院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六个一百”|百部红色电影之《血,总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