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粮食行业的转型升级,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全体师生锐意进取,创新变革,薪火相传,孕育满园芬芳,已经成为中国粮油食品行业历史最悠久、教学体系最完善、师资力量最雄厚的知名高职院校。
回顾来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创新办学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多元化发展,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值此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20年度教学工作会议召开之际,回顾与展望学校高职办学走过的历程,直面存在的困境、突破与嬗变,以期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与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的达成。
展望未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借助山东省提质培优计划和建设创新发展高地的契机,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把创新发展推向深入,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奋斗。
从今天起,我们将分六个篇章,分别是思政育人篇、技能大赛篇、教科研用篇、专业创新篇、教学改革篇、教师篇,对教学战线多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学院、科室先进事迹进行联播。望全体商务人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砥砺创新谋发展 特色办学谱华章
2020年度教学工作会议战线联播技能大赛篇
——智能制造学院
一、传承中发展
(一)从0到1的突破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原机电工程系)从2010年开始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水平。我们在摸索中前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从头再来。
2013年,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数控加工赛项获得了机电工程系第一个省赛一等奖,第一次,在机械行业内听到了商务机电的名字。
2014年,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维修赛项获得我院第一块国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师生站在了国赛最高领奖台。多少汗水挥洒、多少备赛中的日日夜夜,在这一刻终得圆满。
完美逆袭的高职生——康传会上了中国教育报,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录用的他实现了技能大赛成就精彩人生之路。
(二)从1到N的裂变
2016年,学校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引领把方向、强化队伍建设管大局,一批师德高尚的工匠之师成长起来。
同年,机电工程研究所成立,建设契合智能制造产业链的设计、控制、制造和升级的四个技术中心,为高技能人才培育提供环境保障。
秉承“四三二一”技能提升模式,在系内营造出“崇尚一技之长”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立志苦练专业技能,在比拼赶超的竞技氛围中,机电工程系技能大赛实现了从1到N的裂变。
2017、2018、2019连续三年夺得国赛三金三银,其中两个全国冠军。
从获得首金的2013到2020,8年间,机电工程系参加了装备制造类6个赛项的比赛,有5个赛项拿了省一,共有24名指导教师贡献了4个国一、三个国二、9个省一、16个省二、7个省三,示范引领、多方合力的整体效应已经形成。
至此,“商务机电”在商科院校里竖起了一面“机电”旗帜。
今天,1到N的裂变作用正在辐射延伸,从技能大赛到横向服务、成果转化、社会培训、文化科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大赛的辐射作用和效果越来越凸显。
工作室锻炼出一支工匠之师。
秉承学校“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人才”理念,倾力为学生打造可持续发展空间,传授学生最新的知识和理念,让学生具备核心竞争力。
大赛指导团队苦练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厚积薄发孕育出丰硕的大赛成绩,共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3项、中国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
团队教师在行业内知名度也逐年提升,培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专家1名、国赛监督仲裁长1名、国赛仲裁、裁判5人次、省赛专家组长、裁判长4人次、省赛裁判30余次。
工作室孵化出一批项目。
基于“自主研制、虚实结合”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校企共建教学资源管理平台1个,立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2部、完成技能大赛资源成果“技术转化”2项,“基于数字孪生的仿真平台建设”项目获山东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遵循工作室“教师领衔、学生参与”总思路,开展技术创新项目开发及成果转化,立项省级以上课题6项,自研大赛设备5台套,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发明专利3项,主持横向课题开发并完成成果转化百余万元。
工作室造就了一众学生。
学生大一通过兴趣协会进入工作室,通过以老带新学习专业知识,大二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不同专业学习方向,组建“教师领衔、学生参与”的技术团队,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分方向的逐级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
构建“以竞赛项目为引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把职业技能竞赛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使只能惠及少数学生的精英式技能训练普及到专业教学中,从而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学生除在技能比武中硕果累累,在创新创业比赛中也收获颇丰,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类赛事获奖73项,其中一等奖28项。
二、守正中创新
智能制造学院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工匠的使命,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聚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标准,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2020-2023为方向引领、以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做方向对照,以各职能部门考核作为常规工作推进保障。
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师生安全稳定的底线思维,传承大赛精神,围绕“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工作基调,重点做好以下六件事。
(一)以党建推思政,讲好智能制造团队的故事回顾系部发展历史,树标兵、立榜样、扬正气,把团队拼搏务实的精神传承下去,让不断加入智能制造团队的年轻人学有方向,干有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孵化教学成果,争创国家级教学成果和国家级传承创新平台,将改革和深耕中形成的工作室育人模式孵化教学成果,争创山东省职业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争创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传承创新平台上国家级平台。
(三)推动专业群顶层设计,做好山东商务“智能制造”的名词解释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国家战略是标准先行,分类施策,当前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尚不健全,应用市场尚在摸索,不具备根据产业链进行专业群组建的条件,根据已颁布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合当前各专业布局和发展基础,根据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数据流来进行专业群顶层设计。
争取校地融合项目等大体量的项目资金,自主研发集成山东商务的智能制造岛,做特色样板工程,主动发挥专业群服务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四)探索专业转型与定位,组织说专业群-说专业系列活动,在智能制造专业群的设计框架下,构建“智能生产”和“智能控制”两大板块,打通专业群大一两大基础平台,明确各专业定位,明晰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信息素养等专业群公共课程,统一专业群内各专业学时学分,为方向2班学生“可进可出”提供条件,专业群内构建纵向技能积累和横向技术协作架构,凸显专业集群优势,以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复合型人才之需。
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过说专业群、说专业系列活动,逐步理清思路,形成各专业协调发展,技术互补的集群优势。
考查地区优势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在有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前景下,探索招生困难专业的方向挖掘及校企合作办学路径,以企业为投入主体,引入技术和设备,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
(五)落实三全育人,实践三教改革,开展课堂教学示范保证专业群和专业定位思路在全体教师内贯通的基础上,遴选在课程改革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融入敬业专注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推动三全育人、三教改革实施落地的典型案例,集资源优势支持教师分步骤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能力比赛及其他教学类赛事,孵化在线开放课程,制定新形态教材参评国家规划教材。
(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成立产业学院,在机电工程研究所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基础上,探索成立产业学院,建立刚性契约,根据校企合作项目构建科学的运营机制,拓展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持续做好为行业区域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基础上,为龙头企业,培养新兴产业工人、提供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为发展中的中型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升级服务;为小微科创企业,开展技术输出、双向兼职的深度合作。
产业学院发挥高校主体优势,探索产业链垂直拉动作用,校企多方在创新机制的引领带动下,多方参与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文化传承、职业培训,助力创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智能制造学院将在传承中发展、守正中创新。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们一如既往的帮助和指导。
/////////推文精选 /////////
教育工作会议战线联播 | 思政育人篇
信息工程学院 | 助你成为下一个IT精英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开展干部廉政谈话暨警示教育
2020年回顾 | 商务官微年度报告,等您查收!
为你们点赞
主编 | 孙芹宝
副主编| 于晓芸 杜林梓 成雪
信息来源| 智能制造学院
封面|刘谊萌
编辑 |冷嘉欣
发布| 刘淑淇
值班审核 |周书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