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上海大学及时掌握权威信息,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从初次接触微米级玻璃丝光纤
再到深耕通信领域
他始终坚信
要想成为人格健全的有用之人
必须经过沉淀、纯化与锻造
一步一脚印地踏实践行
正如二氧化硅材料
必须经超高提纯、沉积
高温煅烧与不断优化
才能变成一根精准感知世界的光纤介质
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
他就是上海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文建湘
文建湘教授担任上海市先进光波导智能制造与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副主任,上海市惯性技术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创新项目与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评审专家,国防XXX工程评审专家。他同时参与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光纤预制捧产业化技术开发”和国家863项目,其产品应用于神舟六号、七号宇宙飞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获得国际光纤激光器领域最佳创新奖“Fiber laser in 2020”,发表研究论文六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十余项,其中TCP专利3项。受邀参与撰写三本英文书籍的多个章节,并担任书籍Bismuth-Fundamentals and Photonic Applications联合主编。
乘风破浪 扬帆起航
“你们可能想象不到,工作9年后再回到学校,坐在教室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文建湘教授这样描述他再次回到校园里的感受。2007年,已在通信行业工作了6年的他,选择再次踏入大学校园,开启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之旅。当时文建湘所在的单位是国内最早涉猎光纤制造行业的公司,而他的工作是负责光纤的制造与研发。工作几年后,公司的光纤拉制技术已经形成生产线,但他的科研想法却无法落地。“当时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有人觉得我要去读书是个很不合时宜的选择。”文建湘笑称,“但为了坚持初心,我还是选择回到校园继续攻读博士。”
6年的工作经历为文建湘的博士课题研究打牢了前期的基础,他带着明确的目标重新踏入大学校园,并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博士课题研究内容。随后,文建湘前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开始了一年多的公派留学之旅。正是在那里,他开始探索一个全新的领域——掺铋石英光纤。而后,他又相继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重点项目与上海市科委项目多项,以及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研究团队的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文建湘从2011年博士毕业后,便成为了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从2011年到2021年,从讲师到教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成为了文建湘十年光阴的最好见证。在谈及为何选择留校时,文建湘教授认为“自由”“有价值”以及“好的研究团队”是他作出这一选择的关键词。
“在学校里,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 可以马上和学生交流讨论,也有项目的资助可以让我们马上执行,这是非常棒的事”,文建湘教授说道。同时他还谈到,“我们现在做的事情,都是经过自己的充分调研。如果做得好的话,可能对整个行业都会起到影响。”
踌躇满志 醉心科研
一棵嫩芽生长成参天大树,需要辛勤的劳作与呵护。在文建湘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着学院学科研究发展,让承载着光纤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在2015年到2019年期间,他负责主办了四届中国—澳大利亚特种光纤国际研讨会。这一国际盛会由最初的20来人发展到了160多人。会议围绕特种光纤的掺杂材料特性、光纤制备、新颖光学特性等科技前沿领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与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引起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这不仅为中国—澳大利亚两国间共同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研发平台创造条件,也推动了学院申请建立教育部“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科技部“先进光子技术及智慧网络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
文建湘教授还积极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2019年,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巴斯大学常务副校长Jonathan Knight教授受邀来到上海大学,为上大师生作“学术大师报告”,这也为实验室获得“深空光纤陀螺用耐辐照、低损耗空芯光子带隙保偏光纤及器件研究”国家重点自然基金项目支持提供了契机。
“过去国内的条件不如国外,有些研究有想法但执行不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由于当时实验室的条件有限,为了进行实验,他经常全国跑,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市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许多研究所等都留下过他的身影。文建湘教授说:“我对学生是这样讲的,你不要局限于我们这个实验室条件来做研究,而是要拓展到全国甚至其他的国家来做实验。因此,我们学生的实验样品也经常送到澳大利亚、罗马尼亚、马来西亚,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与华威大学等。如果学生的研究需要其他老师帮助,我也会经常组织相关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谈及到这十年来学科研究的变化时,文建湘教授强调,目前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实验级的研究转变为了产品级的研究。2019年,华为与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成立了“先进光纤技术创新实验室”,进一步推进了科研与产业化的深度合作。“原来实验室里做的东西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成果是以发文章或者申请基础研究项目为主。现在我们已经与企业直接对接,正在逐步做出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前沿光纤产品。”正是此前在企业的工作经历成为了其学术研究转变的支撑点,文建湘教授将公司里产业化的体系流程应用到高校实验室,从而实现了科研成果由实验级升级到产品级的蜕变。
传道授业 桃李天下
在上大任职的10年间,文建湘教授连续担任班导师工作,并于2015年获得通信学院“优秀班导师”称号,他还兼任来华留学生的“知华友华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已毕业的学生在网易、百度、国家电网、锐科光电等多家行业领头企业中任职。作为博士生导师,文建湘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于2020年获得了国际先进光纤激光研讨会(AFL2020 )最佳口头报告奖。
文建湘教授认为,能随时和学生交流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学生想法很多,我们做实验时遇到问题是不能放到最后的,一定要在实验过程随时交流,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他也分享了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小故事:“我刚做班导师时,遇到一位要延期毕业的学生。每次遇到那名学生,他总是低着头。那名学生原本都准备要放弃学业了,我告诉他,你既然要延毕两年,那就应该利用好这两年的时间,像当初参加高考一样,重新站起来。”经过多次谈心和帮助,这位同学也逐渐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业问题,决定参加考研,凭借努力最终考取了本校研究生。“我后来再遇见他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我都差点没有认出来。”
文建湘教授告诉我们,学生从教室进入实验室,再从本科生转入研究生,都是一种思维的转变过程,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其实我这一路走来,发现有些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最怕的就是遇到困难没跨过去,那就形成了永远的障碍。”
除了和在校的学生交流学业和生活上的问题外,文建湘教授也经常会和已经毕业的学生聚会聊天,给初入社会的学生解惑。“我基本上每年都会与已经毕业的学生一起聚聚,也会组织他们与在校学生聚会,毕业学生的工作经验会直接反馈给正在读书的学生。”
在谈到给青年大学生的建议时,文建湘教授强调,“毕业文凭的含金量高不高主要取决于同学们自己学到的东西多不多。虽然都是大学毕业,但是不同的人走上社会的心态和对社会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从校园走上社会的跨度,这个跨度必须要在大学里获得充分的锻炼。除了满足基本的考试外,还要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在于大学期间对各种知识的获取与思考,因此一定要多读书,且不应局限于专业书籍。”
人生由许多点组成
最后都会汇成为五彩斑斓的线与面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精彩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采写:张影、张愈
编辑: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