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华政相伴近70年!

华东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他与华政相伴近70年!

华东政法大学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将65年岁月献给党,将毕生光阴献给华政。作为一位老党员,他见证了党发展壮大的宏伟历史,践行着一名党员敢于奉献、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作为华政第一批任教老师,他见证我校的“两落三起”,与华政同呼吸、共命运。

在建党百年之际,谭永介荣获了学校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回忆起近70年与华政相伴的日子,这位九旬老人岁月留痕的眼中浮现出对美好往昔的眷恋与怀念。

一心向学,烙下时代印记

谭永介出生于1929年,在战争、压迫和苦难中长大,那个年代,百姓的生存甚至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求生存是那代青年人的时代印记。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和意义,深受时代影响的他选择攻读具有生活保障的法学。

当时,谭永介被知名的东吴大学所深深吸引。他介绍道,东吴大学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法学院坐落于上海昆山路,曾设有法律系、会计系、法学研究所。学校确定国文为学生必修课程,注重理科实验,并重视英文教学。

华东政法大学

谭永介在我校“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谭永介也翻开了人生的崭新篇章。他在父兄的鼎力支持下得以付清学费,进入东吴大学求学,从此与“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那,他收获了深厚的学识和开阔的眼界。那时的他刻苦用功,每天坐电车穿梭于学校与家之间,后来为节省时间,才住在校园内。学业和功课是这位老人如今对大学生活的唯一记忆:“与今天不同,我们那时的大学生活是没有娱乐的,一心都扑在学业上。”

“我能进入大学学习,主要得益于父亲和大哥的支持,没有他们,一切都不可能。我只有好好念书,才对得起他们。”

曲折坎坷,见证“两落三起”

1952年,意气风发的谭永介从东吴大学法律系毕业。当年,华东政法学院成立,11月,首届开学典礼举行。谭永介作为首批任教老师,走进了这所新中国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不知不觉,已近70个年头。

昔日勤奋刻苦的习惯被他一同带入华政园。初入华政,他被分配到哲学系任教。面对与专业所学不同的学科,他“只能一边学一边教”。就这样,谭永介把家安在了教学楼,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学生:白天上课,晚上答疑、备课、查阅资料。他的刻苦,换来了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学生之间也养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谭永介荣获的荣誉

在谭永介的记忆里,彼时老师与领导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当时的领导将解放区的教学模式带到了华政。”解放区的教育以群众教育为主要标识,对于广大教师和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的政策。受这种模式及解放区办学经验的影响,领导与教师打成了一片,共同生活和工作,团结和谐地建设华政,培养了健康亲密的同事关系。

当时,学生主要是工农出生,文化程度较低,急需补充文化知识,老师们对学生都十分投入,“抢时间去学习,比谁下班晚、比谁备课内容多,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和教学氛围”。

华东政法大学

校领导为老党员颁发奖章(左三为谭永介)

1956年8月,司法部指派华政支援建设山东法律专科学校,谭永介便是其中一员。他与王群、宗丹楠等人共同支援创建山东济南法律学校,该校被撤销后,进入山东省政法干校、山东政法学院和山东公安学校担任助教、教员。背井离乡,语言不通,本是困难重重,谭永介却十分乐观。“我这个人比较有特点,经历得多也调动得多,调动多意味着处理困难的经验更加丰富。”他笑着说。

地理距离切不断谭永介对上海和华政的热爱与挂念,他早已与华政的命运紧紧拴在了一起。1958年,华东政法学院撤销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此时,谭永介远在山东。“学校一撤销,我仿佛也被‘撤销’了。”他如是感慨到。1963年,华政第一次复校后,他毅然决定回到上海,于1965年回到华政任哲学教师。

1972年,华政二度被撤销。“我被调入复旦大学工作,在那里,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开阔了眼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先后在数学系、哲学系、党委组织部等单位工作。1979年再次回到华政,历任哲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参加合作编写了《法律专业普通逻辑》等教材。

从1952年至今,走过近70年漫长岁月,谭永介是华政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这位92岁老者深邃的眼中,注满了华政的往昔岁月。

华东政法大学

谭永介的一些党员相关材料

九旬年纪,不忘建言献策

退休多年,谭永介一直心系华政、心系华政学子。他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言,并将一腔热血倾注在华政历史文集的编纂中。2002年,建校50周年之际,童西荣、谭永介主编的《岁月留痕:华东政法学院校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成为华政人沉淀似水年华的重要载体。

华东政法大学

作为华政“两落三起”的见证者,他这样评价华政的发展:“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与国外交流活动的加强,这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法系发展。同时,学科体系愈发完善,学校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密切,学生就业有了更好的保障。”他也指出,日后学校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还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他特别强调,华政作为政法院校,应当为国家政法部门、基层部门培养和输送人才。“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知识,还得在政治上有一定素养,所以,应当把学生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

作为一名党龄65年的老党员,他也深情寄语青年党员:“我们做任何事或许不会很顺利,或许会有一些挫折、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我们要时刻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困难多了,经历也就丰富了,经验也就一次次地积累起来。”

源 | 离退休工作处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采写 | 刘琴 李恒清

审稿 | 金原原

编辑 |胡烨方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68:87岁!功勋教授徐建这样讲述!

华东政法大学

请为华政投票!

华东政法大学

喜报!全国双料冠军!

华东政法大学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心系华政!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华东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政法大学-他与华政相伴近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