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上戏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学工部组织学生,在今年暑假期间分别赴位于祖国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创力、思维力、行动力。
西藏篇
今年夏天,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副院长杨扬等赴拉萨,代表上戏同西藏签署了中长期战略合作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协议。
根据协议精神,校研究生部组织各院系研究生在西藏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采风等形式让上戏研究生们在雪域高原度过了一段别样的时光。
在西藏期间,上戏暑期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了西藏自治区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
● 西藏大学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布的《西藏历史研究》
●国家一级编剧、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创研室主任尼玛顿珠的《西藏文艺创作现状》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索朗扎西的《格萨尔史诗研究》
●西藏自治区艺研所博士桑吉东智的《藏戏艺术》
●国家一级演员、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的《藏戏表演艺术》
丰富的授课内容,使同学们了解了西藏的历史以及文艺创作和表演艺术现状,也感悟到了格萨尔史诗和藏戏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及深厚的学术价值。
上戏西藏暑期实践团还在日喀则,与当地民间艺术团开展了艺术交流活动,对日喀则等地的舞蹈、话剧、藏戏等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随后,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日喀则石刻艺术博物馆、唐卡画院等,并在农户家庭采风,与上海在日喀则的援藏干部进行交流,既深度体验了当地的人文风貌,也领略了上海在援藏工作中写就的壮美诗篇。
通过此次学习实践,上戏师生亲身感受到西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巨变,以及自治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它所带来的收获和感动,必将转化为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的动力源泉。
重庆篇
在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赴渝社会实践培训班开班典礼上,副院长刘庆强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作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同学们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有重要的意义。“行千里,致广大”是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千里为“重”,广大为“庆”,这与“重庆”二字的意义不谋而合。此次社会实践,将有助于提升大家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使之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开班典礼
上海戏剧学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签署了共建学生实践基地协议,上戏研究生部主任、教务处处长沈亮代表学校向重庆市文化旅游培训中心授牌。
在渝期间,社会实践团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谭小兵讲授《重庆非物质文化和人文精神》,介绍了重庆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美术、曲艺、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概况。
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音乐舞蹈部主任李卫东通过《民歌收集与再创造》课程,介绍了重庆的民歌艺术,以及民歌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并分享了民歌采集的方法和自己的创作经验。
在重庆川剧院,三度荣获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为上戏学子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中国川剧传承与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演绎,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沈铁梅女士对剧院守正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执着追求,更令人为之敬佩。
在渝期间,师生们还前往抗建堂剧场观摩驻演剧目《雾重庆》,参观重庆抗战戏剧历史陈列馆,追寻“用戏剧传唱春秋的城市”中的那段“中国话剧发展的黄金岁月”。
上戏社会实践团的采风项目也十分丰富多彩。前往三峡博物馆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在重庆美术馆开展现场教学;在磁器口开展古镇文化研究;调研重庆夜经济发展;观摩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的传统戏剧“梁山灯戏”等活动,都有相当的含金量。
师生们还来到歌乐山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魂广场了解红岩先烈的英雄事迹。表演系学生侯睿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沉浸式即兴快闪的方式,用快板讲述江姐的红色故事。在人民防空洞前,来自舞蹈学院的韩赛茜、戏曲学院的王如妍采取竹笛伴舞的形式表演了《黄河》《我和我的祖国》,沉浸式的即兴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一起参与其中。
END
扫码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丨 刘佳奇
文字/图片丨研究生部
排版丨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