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上过这样的劳动实践课
用七个多月种植葡萄、蔬果
最终收获满满丰收的喜悦
你又能想象出实验室里
酿造葡萄酒,腌制传统泡菜
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吗?
上海交通大学构建
新农科全链条劳动教育课程
开展农民丰收节活动
体验自种蔬果深加工
舌尖甜,心更甜!
9月22日,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农业与生物学院开展劳动教育丰收节活动,引领全校师生共同庆丰收。来自全校的一百余位同学前往实验室,对前期自己栽种的劳动成果进行最后的深加工,体验了完整的葡萄酒酿造和蔬果腌制发酵流程。从春分播种到秋后收获,再到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葡萄酒与泡菜,这场特别的劳动实践“思政课”持续了七个月有余,交大学子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不易,更加坚定了强农兴农的决心。
酿造葡萄酒
Wine Making
体验酿造葡萄酒的同学们首先聆听了葡萄酒文化与酿造流程、食品发酵工艺两场精彩的导论课。“观色、闻香、尝味”,交大“葡萄与葡萄酒文化”社团指导老师宋士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葡萄酒的历史到酿造工序,压榨、发酵、装瓶,系统性地带领同学们进入葡萄酒的世界。
在操作间中,刚刚从一旁的交大葡萄园采摘来的葡萄经过挑拣、洗净、破碎之后装入罐中,再倒入配比好的辅料混合,用保鲜膜封口,等待发酵。“等葡萄酒酿好,大家自己贴标、灌瓶,寒假带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会是最好的新春礼物。”
腌制传统泡菜
Pickled Kimchi
另一组同学则体验腌制传统泡菜。交大“食品工艺学”任课老师吴艳揭秘了其背后的发酵原理及制作关键,向同学们介绍学习食品发酵工艺的理论知识以及泡菜的制作流程。
在操作间中,学生们用自己种的蔬果亲手做了一坛泡菜,洗菜、切菜、配煮调料、配置盐水、称重、入坛、封坛。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亲手制作,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从旁提醒他们:“削皮的时候别削得太厚,不要浪费食材。”
“发酵初期会产生有害菌,会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但是这个过程也会产生有益菌——随着乳酸菌的繁殖生长,令亚硝酸盐的含量降低。所以,泡菜在食用前,还要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以保证食品安全。”吴艳带着学生们在实验室实施“精准下厨”。
种植-收获-加工,打造全链条劳动体验
本次新农科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于春分,并于秋分日开展丰收节主题活动。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认领责任田,组成生产大队,在老师和专业工人的指导下,分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加工展出三个阶段完成生产劳作。
三月开始,同学们以最饱满的热情,先后进行了清理石块、搬运肥料、施肥、除草等任务。五一劳动节时,番茄、西瓜下苗,刨坑、种苗、浇水、日常养护。夏天大棚里温度极高,同学们不顾滑落的汗水,展现出积极勤劳的姿态。收获季节,农业与生物学院组织了三次采摘活动,邀请全校师生共享劳动果实。
今天,在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把自己种植、采摘的果蔬加工成带有特殊纪念标识的葡萄酒、泡菜等作为本次劳动实践课程的成果。未来农业与生物学院还将举办成果展,寒假中学生还可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回家赠与亲友品尝,从中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
发挥学科特色构建“1+3”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学科特色,试点打造了一种“1+3”的劳动育人模式,即以一门精品劳动教育思政课为核心,以实践劳动、专业劳动、科研劳动三种劳动教育形式为载体,将劳动教育纳入课时,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学校致力于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围绕“动动脑”“迈迈腿”“出出汗”三项育人要点,力图构建多个模块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第一课堂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覆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公益、生活技能等多个模块,让劳动教育贯穿到各个方面。
从3月份春分刚过开始,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到番茄、葡萄的种植和产品加工技术知识,并以班级为单位承包了“责任田”,之后的几个月里,大家挖沟起垄、悉心耕种,并在秋天收获了西瓜和番茄。在这一学期的劳动教育中,我切实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农业与生物学院
2020级本科生孙梦鸽
春天播种,夏天收获,秋天酿造
汗水换来果实,双手创造美味
通过实践获得劳动技能和体验
在劳动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
理想中的劳动实践课,莫过于此!
来源:交大新闻中心 农业与生物学院
新民晚报 文汇报 等
通讯员:吕俊瑶江倩倩
编辑:王鑫伟
责任编辑:金雪
推荐阅读
1、祝贺!2021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交大这位教授上榜!
2、人月团圆 | 中秋在交大,送你亿点点浪漫~
3、他又来了!这位意大利小伙再次来到交大,追逐心中的金融梦
4、一图看懂 | 交大2021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来啦!
5、欢迎报考上海交大研究生!
舌尖甜,心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