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老生代表讲话】
老生代表| 尤心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相聚上外,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是英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尤心哲,今天很荣幸能作为老生代表和大家分享我与上外这6年的故事。
五年前,大二的我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担任一名外籍艺术家的翻译。主要负责将她在手绘喷印画册中所记录的在中国生活的点滴趣闻翻译给现场的游客。在工作中,我了解到最初这位艺术家是通过在中国的挚友走近中国,随着“旗袍”、“上海的木头凳子”“东北大米”成为她创作的对象,她也爱上了这里的文化和历史。那时的我就在想,那些并未走出国门,只是通过国外的新闻媒体认识中国的人呢?他们真的能够了解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吗?
四年前,大三的我在英国莱斯特大学交流学习时发现,虽然外媒对中国的关注愈来愈多,但偏见和误解却依然存在,而且这种认知的局限性不是带外国友人去一次上海中心俯瞰中国高度,搭乘一班高铁感受中国速度就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需要我们有“向外”的能力素养,更需要有“向上”的情怀理想。
向外走,是砥砺外语学习初心,助力中华文化的发扬传承。两年前我曾听到过一段难忘的声音,那是我校已故的杨小石教授在耄耋之年铿锵有力地朗诵儿时熟记的英语短诗。先生自小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一生留下众多翻译作品,英译《舞台姐妹》《哪吒闹海》《小花》《闪闪的红星》等国产影片,还参与配音工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先生晚年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广泛阅读是必须的,(除了本学科),天文,地利,心理学,甚至简单的医学……不做功课的翻译会吓坏人”。他留给我们的,远不止英语教材与翻译资料,更是一种外语学者的气韵与视野,倾尽毕生心力,只为同一件事:“把我们自己好的东西介绍出去。”
向上走,是厚植家国情怀,助力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觉醒年代》,那位在刑场上面对刽子手“跪下”的喝令,高声回应“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的年轻共产党员陈延年,他的墓碑如今就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当知道学校和龙华烈士陵园开展共建活动后,我和45名本研同学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用双语讲述英烈故事,并运用互联网资源,推广文化译介理念。一次在龙华烈士陵园录制视频时,遇到一位满身军功章的老人在一旁驻足许久观看。结束时他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说:“孩子们,把故事讲下去,要记得如今的晴空万里,是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是的,正因为有这一代代先辈披荆斩棘的“建党精神”,才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就了盛世繁华,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正是秉持着“向外”的视野和“向上”的精神,我的充盈在一段段专业学习里;从“挑战杯”、“知行杯”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到团委、学生会、理论宣讲团、“上海蓝厅”松江主题文化推介等学生工作,我的成长在一次次志服实践中。
亲爱的2021级同学们,大学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虽然疫情和台风使你们的第一步并不平坦,但却让这个秋天显得格外珍贵,因为我们得以克服困难相聚在上外,相聚在这个梦想启航的地方。上外六载给了我面对挑战乘风破浪的信念和面对生活积极无畏的从容,最重要的是给予我一颗感恩的心,感念为我们创造盛世繁华的革命先辈,感恩永远对我们不离不弃、为我们担心衣食冷暖的父母家人,感谢真诚指引、陪伴我们的老师同学。让我们怀揣“梦想、信念与爱”,从上外启航,向外走,向上走,赓续文脉,传承历史,点亮中国,点亮世界!
谢谢大家!
编辑|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