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校长讲话】
校长|李岩松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天朗气清,秋高正好。在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3000多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70多年来,上外始终扎根祖国大地,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学校首届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姜椿芳就指出:“学校是一所革命的学校,是为人民的生活幸福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学校”,鲜明地道出了学校的宗旨,为学校奠定了生长发展的土壤。随后,一代代上外人用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传承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诠释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担当。他们有的志愿参加抗美援朝语文工作队,在前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和平、卫祖国”;有的投身中央编译局,从事艰苦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为党的理论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有的一生坚守于三尺讲台,执教治学,坚守初心,成为一代名师大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当代上外学子有的成为维和女警、战地记者,为维护世界和平绽放青春之花;有的走进大山,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有的走向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你们的学长学姐和老师们一起,共有1300多人自愿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守护国门安全,推动智力抗“疫”,他们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70多年来,上外始终向上蓬勃生长,努力回应每一个时代之问。学校创办之初作为一所俄文学校,在建国初期培养了大量国家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随后,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学校实现了从单一语种专科学校到教授多个语种专业的转变。80年代,面对“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历史转折,我们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提出并试点建设了国际新闻等复合型专业,实现了从培养单纯外语类人才向培养外语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的转型。近年来,学校又从外语及语言学科发展的未来出发,推进“新文科”建设,在语言类学科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交叉融合方面做了有益尝试,探索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技术科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转变。由此可见,上外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在变化的时代中敢于担当作为,不断以自身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助力。当前,学校共有授课语种49种,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 A+。学校这颗大树已经枝繁叶茂,其主干“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优势不断加强、愈发壮大。
近年来,上外还不断向外拓展,滋养孕育着新的学科力量。如今,学校这棵大树从形态上看更像一棵榕树。正如巴金在散文《鸟的天堂》中描述的那样,榕树“枝干的数目是不可计数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上外对于学科发展的探索就仿佛榕树生枝、落地、再生根的过程。学校设立的各类复合型专业,如同从外语学科中萌发出的枝桠,在外语底色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并各自落地生根,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这颗榕树已经独木成林,充分形成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同时,各个学科虽然各自扎根,却仍然与主干紧紧相连,和外语学科共生共享共荣,互相汲取着营养,生生不息,并在它们之上不断交叉产生着新的学科。就在上个月,学校自主设置的语言数据科学与运用、国别与区域研究两个交叉学科进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交叉学科名单,这既是对学校办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弘扬和发展。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在这里度过大学时光,你们将成为学校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你们将探索知识的奥秘,感悟人生的真谛,开启未来无限的可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老师们的心中,你们也正如一棵棵树苗,正在茁壮成长。如何更好地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在上外这片土壤上生根发芽,我想对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是要扎稳理想信念之根。今年我们共同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青年寄予了深厚期许和深情嘱托,他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各位同学必将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大有可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代代上外人的优良传统,树立远大的理想,将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
二是要筑牢安身立命之本。“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是上外的校训,这要求大家在树立高尚品格、远大志向的同时,也要做到扎实学习、锤炼本领。希望同学们制定好学习计划,在你的专业领域深耕厚植,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筑牢坚实的语言功底,为将来服务国家发展打好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同时,同学们也要认识到,在专业领域的深度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答案,而是学会提问,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享受独立思考的快乐。因为将来你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都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你们随时需要运用在专业学习中收获的经历和学习方法,去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专业知识可能会过时,但你们感悟到的思维方式、社会责任和探求精神,会使你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受益终身。
三是要拓展思想心灵之界。学好自己的专业,并不代表要把思想局限在自己的学科背景里。学科只是人类对知识体系的人为划分,如果仅从单一的学科角度出发去认识世界,难免有失准确。今年国家正式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它和文、理、工、农、医等学科并列,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这给了我们一个信号,交叉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不能再将自己局限于一方小天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保持心灵的开放态度,在立足自身专业的同时,广泛涉猎,将探索的枝桠伸向未知,拓展边界,自在生长。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与机遇,近年来,学校把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作为我们的办学愿景,着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多语种”是上外的本色和特色,“+”就是强调贯通和融合,打破学科、专业、语种壁垒,以扎实的语言能力、学科能力支撑全球话语能力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子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提供中国方案,“诠释世界,成就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四是要砥砺青春绽放之魂。一棵小树要想生长成为参天大树,必定要经历风霜雨雪,一个青年若要成长成才同样也需要经历坎坷考验。同学们在上外的学习和科研之路,乃至以后的人生之路并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困难、困惑、矛盾、纠结难免伴随其中。你们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去抵挡生活的风雨。大学要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同学们在大学的成长不仅仅是修炼德行、增长见识,还需要培养健壮的体魄、健全的智识、健康的心灵。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运动锻造坚毅品格;希望你们在外在之美之外,更加关注思想之美、人格之美和心灵之美的和谐统一,涵养丰盈的内心和有趣的灵魂,在顽强生长的同时,能够拥抱身边的清风、头顶的阳光;希望你们尊重劳动,努力培养劳动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中磨练品质,砥砺意志。希望同学们通过在上外的学习生活,生命更加厚重,内心更加坚定,青春绽放的光彩更加绚丽。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真正成为一名“上外人”。校徽戴于胸前,使命担在肩上。希望你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扎根中国、胸怀天下。衷心祝愿各位新同学在上外度过愉快充实的大学时光,在这里找到心之所向,留下一生中最为深刻的年轮,早日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才。
谢谢大家!
编辑|徐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