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美归国!他创下我国多个“第一”“唯一”,临终时将工资全部捐出!

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弃美归国!他创下我国多个“第一”“唯一”,临终时将工资全部捐出!

艺考

“我是一定要回来的,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

1947年5月,在海外漂泊了整整十年后,一位青年学者终于如愿抵达了这片自己日思夜想的故土。他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工作条件,举家回国,全身心投入到我国当时几乎一片空白的化纤领域。他将满腔热血倾注到了我国的纺织教育事业中,埋首耕耘40载,哺育了无数英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东华大学,向这段故事的主人公、书写者——方柏容教授,献上最诚挚的缅怀。

艺考

★方柏容(1911—1995),江苏溧阳人,纺织教育家、化学纤维和环境治理专家。1941年获意大利皇家工程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同年留学美国,任新泽西贝尔研究所化学研究员。1947年回国后,历任南通纺织学院教授,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授、纺化系主任,中国纺织大学教授,上海环境科学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等职务。他是我国化纤专业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纺织系统环保专业的奠基人。

不求享乐,但求报国,游子漂泊十载终圆梦

1911年7月24日,方柏容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今溧阳市)的一个店员家庭。6岁那年,他进入私塾读书,并在之后相继读了小学、初中。13岁时,他经人介绍,进入吴兴东吴中学读高中。那时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为了继续学业,方柏容白天读书,夜间、星期天到大丰织造厂做工,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他虽然求学上进,一心想进大学继续深造,但受生计所迫,无奈之下只得在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一间丝织厂当技工。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与“丝”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6年,心念已久的求学机会终于来到方柏容身边,求知若渴的他立即打点好行囊,只身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米兰工程大学的留学之路。但满心雀跃的他那时并没有料到,这一去竟会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故,在国外飘零了十年之久。

艺考

方柏容(前排左三)回国前和同事们的合影(1947)

二战结束后,海外通往中国的交通逐步得到恢复。长期积聚的思乡之情,和拳拳在念的爱国之心,霎时间都有了宣泄的口子,推动着这个离家已久的海外游子踏上归途。当身边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得知他决心回国的消息后,纷纷劝他放弃念头。在美国,他有着固定的职业、较高的收入、安定的生活,而彼时的国内,却是一片饱经蹂躏、百废待兴的萧条局面。面对这些劝阻,方柏容的内心毫无动摇,他说:“我回国并不是希望过享乐生活,而只希望与国人同甘苦,以补偿我未能直接参加抗战、和祖国同胞共患难的内疚。”听闻此言,亲友们无不为他那份爱国热情所折服。

终于,在1947年5月,方柏容毅然放弃在美国新泽西贝尔研究所任化学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举家回到上海,投入了日思夜想的祖国怀抱。

勇立潮头,桃李天下,耕耘四十年无怨无悔

回国之后,方柏容随即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而新中国的成立,更激发了他极大的工作热情。1952年,因院系调整,方柏容调任华东纺织工学院(东华大学前身)教授。1954年,长期研究人造纤维的他与华东纺织工学院老院长钱宝钧教授联名上书纺织工业部,建议在学校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化纤专业,这也是新中国解决“棉粮争田”矛盾的最优解之一。这份建议当年获批,并于秋季招收培养了第一批54名化纤本科生,极大缓解了我国化纤人才短缺问题,为1970年代以后我国大力发展化纤工业播下了“火种”。

艺考

方柏容教授指导青年教师上课

此后的几十年中,在方柏容和专业同仁的推动下,东华大学化纤专业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化纤专业是国内首批获批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也是最早获批设立博士点的专业。1986年,该专业又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重点专业,并建立了纺织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据显示,化纤专业是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前身)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和省市以上科研成果获奖最多的专业,从这一专业走出的毕业生纷纷成长为化纤行业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的骨干。

早在国内化纤还是一片空白的30年代,方柏容就出国攻读人造纤维博土学位,这份强烈的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也被他投入到了之后的工作中。在上世纪70年代,环保尚未引起人们充分认识和重视的时候,他便已着手环境治理专业创建的准备工作。1975年,他正式提出了组建环保专业的建议,得到纺织工业部和教育部的批准,创办了全国纺织系统最早的环保专业,东华大学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环境类专业的高校之一。

艺考

方柏容手稿《对有机物命名原则的修正建议》(1954年)

在开拓专业的同时,方柏容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卓著斐然的成绩。他先后编著了《环境治理工程》《大气污染及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概论》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教材;由他创办的《上海环境科学》杂志是国内最早的环境科学期刊之一。他深耕环保领域,取得了“高浓度含PVA废水的有效处理”“羊毛污水处理”等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不仅帮助工厂解决了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也因此获得了上海市科技成果奖等奖励。

艺考

中国纺织大学时期的学校校门

从1947年留学归来到1987年退休,方柏容在大学任教整整40年。四十载光阴荏苒,他对学校和纺织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却一直没变。1991年学校40周年校庆之际,已届80高龄的他不辞辛劳,从大洋彼岸回到学校,向在校教师同仁介绍他在美国收集到的教育、科研信息;在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作学术报告,介绍国际化纤科技最新动态。为支持学校进入“211工程”行列,他在1994年写信并汇款支持学校建设。1995年去世后,家属们遵其遗愿,用他留下的退休工资,并在一众同事和学生们的支持下,在校设立方柏容奖学金,用于支持环境保护教育事业至今。可以说,他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纺织教育事业。

艺考

★在方柏容教授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志远维艰的勇气和坚守,亦能看到他对祖国、对人民最真挚的热爱。通过对大师的追忆与缅怀,全体东华师生必将坚定信念,朝着先辈树立的崇高的精神坐标继续奋进!

关注"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华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办融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东华大学官微、中国溧阳

排版:唐艾伦

审核:雷沉羽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zsxc@dhu.edu.cn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东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华大学本科生招生-弃美归国!他创下我国多个“第一”“唯一”,临终时将工资全部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