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正式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国科发基〔2021〕295号)》,我校“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列其中,这是我校获批的第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我校环境与地理学科建设的里程碑。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宣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苏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地区成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生态环境变化和综合治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面向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布局于我国具有重要和关键意义的自然地理区域,综合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材料科学等交叉领域,开展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及其研究工作,为国家提供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基础支撑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建设发展,优化完善国家野外站系统布局,根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8〕71号)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国科办基〔2019〕55号),科技部决定批准“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等69个野外站为国家野外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明确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进行布局建设。
我校师生在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程国栋院士的指导下,扎根青浦区金泽镇,开展城市湿地生态长期观测和研究,组成了遥感与大气、生态与环境、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等三个研究团队,由60余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经过三年的奋战,初步建成由野外站工作基地、金泽遥感数字试验场、青西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大莲湖碳通量观测塔、南月圩碳通量观测塔、大莲湖水质监测浮标站、长三角生态大数据实验室、长三角城市生态与环境过程实验室,以及大莲湖、南月圩、练塘和张马村城市森林生态固定大样地等组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
2021年5月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我校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程国栋院士担任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任副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等11名我国知名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担任学术委员。
遥感与大气研究室
生态与环境研究室
大数据与可持续评估研究室
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得到了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上海分院、青浦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基础司、社会发展司、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和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监测站、青浦区绿容局、青浦区生态环境局、青浦区林业站、青浦区环境监测站,以及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等单位也对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
根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要求,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将立足于国内外生态环境研究前沿,充分发挥上海师范大学地学、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综合优势,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展以城市湿地生态为核心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的长期观测研究,进一步完善科研观测和工作条件,吸引和聚集高层次野外科技人才,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数据集成中心、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环境生态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国家野外站的观测试验、科学研究和示范服务水平,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科技处、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校对:邢莉莉
编辑: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上海师大这一成果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
●祝我爱的上海师大,67岁生日快乐!
●共襄盛会 庆祝上海师范大学建校67周年
●老建筑的青春印记 67载弦歌不辍的上海师大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师大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