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聚焦华东师大!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报》聚焦华东师大!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专版形式聚焦华东师大以“三大体系”建设牵引文科科研高质量发展,展现华东师大扎根中国大地,赓续先贤文脉,再谱时代华章,以崭新姿态投身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事业。

艺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12日 第2263期

赓续先贤文脉再谱时代华章——以“三大体系”建设牵引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科研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将迎来70周年校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牢记使命担当,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沿着几代学术大师传承发展的师大文脉,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学:从扎根到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孟宪承、刘佛年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上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贡献。两位老一辈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激励着后辈们继往开来。

艺考

▲“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开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立足中国教育实践,注重教育改革发展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的研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对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不可替代”的多维标准,持续加强传统优势研究领域,积极拓展研究新领域,主动服务新时代教育发展战略需求,主动担负起引领学术前沿责任,持续提升研究质量、影响力和贡献,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2015年以来,教育学科聚焦国家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叶澜教授及其团队扎根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形成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袁振国教授提出了“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进行高度提炼,成为全国唯一入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教育学论文。

艺考

▲ 叶澜教授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英文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坚持以专业服务国家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编制与修订、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工作。坚持依托高水平学科建设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依托学科建设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服务国家、区域教育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扎根中国教育的基础上,近年来注重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平台建设,在国际教育界发出中国声音。2018年4月,创办教育学英文版国际学术期刊ECNU Review of Education,对于提高学科和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展示了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决心。

中国语言文学:从继承到传承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声誉离不开一大批著名前辈学者的开拓之功。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等知名学者均曾执教于此,一时云蒸霞蔚。新中国成立后,钱谷融先生关于“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曾引发全国大讨论;徐中玉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为该学科的现代拓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元化先生的一系列学术思想著作更是开一代风气,影响深远,海内同钦。

艺考

▲ 徐中玉先生、钱谷融先生、王元化先生合影

在先生们精神遗产的指引下,华东师范大学几代学人各领风骚,以敏锐、稳健、扎实的参与姿态和实绩,始终走在中文学科前沿。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推出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界赢得了巨大声誉。

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二级学科汇聚了一大批青年领军学者,在中外文艺理论与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支持下,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哥廷根大学全球人文研究中心,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在西方文学和美学研究等前沿阵地推进中国文论“走出去”、在世界文学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作出积极贡献。

艺考

▲《子藏》成果发布

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中文学科在小说、戏曲、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诸子、词学等研究领域,汇聚了一批学术大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重大学术文化工程项目《子藏》,搜集影印自先秦至民国末年所有存世的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总册数约为1000册、10亿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重要古文献的大规模整理工程。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积极推动“智能+”引领语言文字数字化,已成功开发“商周金文智能镜”,极大促进商周金文这种宝贵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各专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历史学:从踵事到增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是1951年建校时首批设置的学科之一。创建初期,该学科就汇聚了吕思勉、吴泽、李平心、戴家祥、林举岱、陈旭麓、王养冲、郭圣铭、夏东元等一批史学名家。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历史学科形成了中外融合、古今贯通、既发扬传统优势又具有当代意识和前瞻性的学科布局与研究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重镇。近年来,该学科大规模整理、出版马克思主义史学文献,出版成果百万余字;不断探索前沿议题,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发表众多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成果。2019年起,该学科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四史”研究与宣传任务,参与组建国内高校首个跨学科高端“四史”研究机构——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主动发力“四史”的文献搜集、综合研究和全方位宣传,打造学科“四史”高地。

艺考

▲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成立

世界史学科以周边国家研究院为平台,针对周边外交和大国关系等重大课题开展对策研究,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咨政作出杰出贡献。此外,在中学历史教育与公共历史教育、海外学术交流模式新探索等多个层次上,世界史学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

中国史学科、世界史学科在长期发展中,涌现了一批杰出学者,产出了大量重磅成果。王养冲、王家范两位资深教授先后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戴家祥教授的《金文大字典》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集几代学者之力而完成的《王国维全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哲学:从一脉相承到根深叶茂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的学术奠基人冯契先生创造性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与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建构了体现时代精神、融会马中西的“智慧说”哲学体系,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史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成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自觉弘扬前辈学者的学术精神,坚持开放包容的视野与清新质朴的学风,追求高远的学术理想。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已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学术传统,注重理论创新、史思结合、马中西融通的研究风格为学界所瞩目。

艺考

▲冯契先生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在继承弘扬冯契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不断吸收不同的研究传统,注重打破二级学科壁垒,注重跨一级学科合作,在“中国哲学的当代构建”“经典诠释与理论创新”“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与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研究”“技术时代的知行哲学”“新科技新人文背景下伦理学的当代中国重建”“当代政治哲学”等研究方向上不断推进。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学科以回答时代问题为导向,以融合马中西思想资源为基础,以哲学创作为旨归。近年来,在“具体形上学”开放体系基础上,哲学学科提出了“以事观之”学说;运用西方诠释学理论研究中国思想,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行诠释学”基本架构;探索中国思想的方法论特色,建构较为完整的“味觉思想”。在“厚实的认识论”“文明论视域下的中国思想重构”“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等方面多有创获,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哲学学科以学术卓越促进国际化,积极介入世界性的百家争鸣,推动中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的一部分。2018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开放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并入选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人文地理学:从祖国大地到星辰大海

1952年,浙江大学地理系整建制调整至华东师范大学,时任系主任的李春芬先生延聘严重敏、胡焕庸、程潞等知名教授,创建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历经近70年,该学科大师云集、人才济济,成长为华东师范大学的明珠学科。

艺考

胡焕庸先生

胡焕庸先生创办新中国首个人口研究机构——人口地理研究室,建成全国人口地理研究重镇。在他的带领下,几代人前赴后继献身人口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综合研究,接力助推中国人口学科体系的复兴和发展。李春芬先生开拓世界区域地理研究,创立了西欧与北美地理研究所,创办了《世界地理研究》学术杂志,构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区域地理理论。钱今昔教授开创了能源地缘政治与能源地理的新领域。几代地理学人接力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大辞海》和《辞海》等国家大型工具书,推动了我国世界地理学科的复兴。严重敏先生率先呼吁开展城市地理学研究,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宁越敏教授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城市地理学专著《城市地理概论》,奠定了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理论。程潞先生领衔开展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研究,为“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打下坚实基础。杨万钟教授带领团队为上海市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布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刘君德教授率先发现了“行政区经济”现象,奠定了中国特色的政区地理和社区地理理论。

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人文地理学科已经形成由10家省部级研究基地为支撑的学术平台体系,综合研究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学科始终恪守“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家国情怀,服务社会”的初心,为国家发展、为人类福祉,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砥砺前行。

守正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三五”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坚持“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科科研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迈出坚定步伐。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华东师范大学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阐释重大重点专项为依托,持续组织专家学者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开展理论研究和阐释;组建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打造高端平台和智库,服务“四史”教育;布局“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三大系列研究项目,从多学科角度对“中国奇迹”背后的成就和经验进行道路、学理和哲理总结与分析,12本成果入选“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40年研究丛书”,《科技探索发展之魂》《革命精神世界》《教育强国之路》等入选“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

艺考

▲华东师大成立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及国际学术前沿重要问题,提出高质量的“师大方案”“师大见解”,着力提升人文社科的原创能力。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设立“幸福之花”先导基金,围绕“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领域推动学科交叉研究,成立跨学科校管科研平台,重点关注智能教育、数字人文、社会计算、健康管理、大数据治理等领域,凝练了音乐画、量子思维、智能教育等一批新的研究方向,资助立项一大批以文科为主要依托学科的重大跨学科研究项目,组建起多个跨学科研究团队,产出了一批具有原创价值的标志性成果。重大跨学科研究专项“历史跨度全球视野中的老子学说:老子思想的源头、内涵、未来和域外影响的考证与解析”系统考察老子思想的当代与未来意义,为中国传统智慧的域外传播提供学理支持。重大跨学科战略项目“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多源数据+智能算法+领域专家”的“数智人”方法体系,尝试创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下的国际化研究评价品牌。

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构建起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基地平台和智库体系。学校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工作室、上海高校智库、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等,加快布局、提升能力。“十三五”期间,共有15家智库入选CTTI智库索引,5家智库入选中国高校智库百强,10项成果入选CTTI优秀案例和精品成果,2家教育部基地入选高校高端智库联盟。冯绍雷教授获颁“瓦尔代贡献奖”;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入选上海市重点智库;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篆刻”传承基地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成立江南文化研究院,服务“上海文化”品牌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成立中国智慧研究院,着力把中国传统智慧的历史形态转化为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重要基础,激励专家学者聚焦重大战略和民生问题,服务中心工作,贡献师大智慧。

积极推动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走出去”,探究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构建,着力以重大项目研究、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基地为载体,持续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诠释学辞典编纂与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和“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两项研究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已经设立的16项有关话语体系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东师范大学获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和“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2018年,成立国内**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在2020年上海市首批设立的15家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中,华东师范大学占得5家。2019年,获批上海市“文化建设与话语体系”劳模工作室。叶澜教授的专著《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英文版正式出版发行。

Curriculum Reform and School Innovation in China大型英文书系、Handbook of Education Policy Study 、Philosophical Horizons: Metaphysical Investigat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英文著作先后出版。冯契“智慧说”理论的第三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教育现代化的中国之路》《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等一批优秀著作,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英译本分别由Indiana University Press、Brill出版。

面向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中国大地,赓续先贤文脉,再谱时代华章,持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育才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产出高质量原创成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崭新姿态投身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事业。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通联|戴琪

编辑|吴潇岚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报》聚焦华东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