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赋能纤维!走近东华大学“硬核”科研团队

东华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让科技赋能纤维!走近东华大学“硬核”科研团队

东华大学

让国人“穿得暖”“穿得美”“穿得健康舒适”,七十年来,东华人一直为之孜孜奋斗。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团队“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科技在功能纤维领域再度赋能,让我们离“穿得健康”更近了一步。

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

今天,跟着小编一起走近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科研团队!

东华大学

总把难题当课题

“‘要到企业中去发现问题,调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再加以实施、总结’,这是朱老师经常和大家说的话。”团队成员材料学院博士后周家良说。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70%,其中超过八成是量大面广的聚酯和聚酰胺纤维,且同质同构现象较为严重。高感性多功能的高品质纤维供给不足,功能化产品比例偏低。因此,兼具抗菌、阻燃等健康防护和舒适亲肤等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研发,成为国家行业急需和国际竞争的焦点。

所谓“高感性”是指吸湿导汗、超细柔软等人体舒适感。但在相关材料的研发过程中,它与功能性又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体。如何实现二者统一,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在高感性多功能纤维产业化过程中,有三大关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功能组分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量多、分散性差;功能材料在高温熔融纺丝加工中不稳定、功效不耐久;功能纤维连续化加工难、制成率低等。在朱美芳看来,科研就是每天在挫折中前进,做科研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十余年来,她带领团队在杂化材料设计制备及其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开发领域不断从实际需求中寻找问题,破解难题。

东华大学

朱美芳(中)在生产一线指导交流制备抗菌功能母粒

为此,项目组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地方和企业任务,提出并发展了国际前沿的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基于功能导向与构效协同,将有机组分的可设计性和无机组分的功能性,通过两相界面调控完美结合,率先提出了聚酯、聚酰胺纤维全流程功能化杂化技术开发思路,并建立了多功能、高感性聚酯和聚酰胺纤维全链条技术开发体系,创立了三大技术发明点,形成了六大发明技术。

东华大学

低添加实现高效能

说到纳米材料,人们恐怕都不陌生。但如何把纳米材料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并充分发挥其功能,这道加法题让不少研究者犯了难。周家良说,我们研究的是抗菌聚酯加工理论和方法,加上纳米粒子,是多项高分子材料功能杂化的项目,其目的是实现材料功能的协同叠加,不让“打群架”。添加量是其中的关键要素,量高,材料间的相互影响随之增大;量低,对纤维成型影响小。如何做到添加量小,但功能性保持和感性增强是关键。

针对金属系功能组分在聚酯高温聚合中极易自团聚,而失稳失效的难题,团队发明了溶胶原位聚合和原位氧化还原两项技术,实现了抗菌功能聚酯的一步原位杂化、金属系功能单元的设计构筑及其在高温高粘度复杂流体中的均匀稳定分散,制备了“低含量、高分散、高效能”的抗菌功能聚酯。

此外,团队还发明了抗菌阻燃功能杂化材料一体化制备技术。针对复杂加工条件下,功能材料不稳定、不持久、不协效等难题,研发了高热稳定抗菌阻燃杂化磷酸锆制备和高含量多功能杂化协效母粒制备技术。一体化制备了形貌可控、高温熔融加工不变色、持久高效抗菌阻燃杂化功能材料,应用于多功能聚酯、再生聚酯和聚酰胺纤维,还拓展用于功能薄膜、工程塑料等领域。

东华大学

朱美芳与团队成员讨论功能纤维生产情况

项目建立了多功能、高感性聚酯和聚酰胺纤维全链条技术开发体系。同时,针对功能聚酯、聚酰胺可纺性下降,功能性和舒适性难统一的瓶颈,发明了多功能高感性杂化纤维纺丝技术,构建了杂化功能聚合物熔融两相纺丝动力学模型。团队在杂化功能聚合物的剪切、拉伸流变行为研究基础上,专门设计开发了十余种杂化纤维专用高异形度异形喷丝板,产品色泽柔和,赋予人体舒适感。在万吨级短纤、长丝生产线上,实现多功能原生(再生)聚酯长丝、短丝及聚酰胺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制成率从90%提高到97%,成本直降三成。

据了解,该项目整体技术在恒逸、德福伦、恒申、美达、龙福等国内化纤龙头企业全面应用和产业化,开发了5大系列30多类功能产品,被广泛用于服饰家纺、交通运输、安全防护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系列成果引领纤维多功能化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示范效应显著。

作为团队中的校企合作骨干,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忠时刻关注着项目研究进展,深入生产一线推动成果落地应用。“只要团队在小试线上做成的事情,我就能把它应用到德福伦产品中去!”杨卫忠经常这样自信地跟团队交流。凭借对化纤功能新产品开发的执著,技术团队带领企业应用项目成果技术开发了系列抗菌、阻燃等差别化纤维产品,使德福伦走上了“专、精、特、新”的差别化发展之路,打造了“不可或缺、不可超越、不可模仿”的德福伦纤维品牌,成为国内涤纶短纤维新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东华大学

朱美芳与团队合作成员杨卫忠讨论杂化功能纤维生产情况

“我们做的东西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这是朱美芳常说的一句话。要把知识和难题扣接在一起,给它“用武之地”。做项目研发,就要真真切切把成果转化成产品,在一个点上做到足够好。不仅有创新,更要考虑全流程生产链问题,拿出“全流程解决方案”,这些都是相恒学等青年教师在课题组摸爬滚打多年后的共同体会。

东华大学

“1+1>2”最科技的青春告白

用“团结就是力量”来形容这支团队恐怕再贴切不过,既有60、70、80后梯队排布均衡之阵,又有80后戮力协作之势,团队和个人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英雄不问出处,更不能人云亦云、简单照搬。科研人才只有经过长期培养和积淀才能拥有揭榜挂帅的底气和能力。做研究要静下心来,坚持基础研究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问题想得多一点,困难想得大一点。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3日中午,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现场的朱美芳院士激动地说。

东华大学

2020年,课题组研发产品送至抗疫一线后,朱美芳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孙宾、周哲是在团队工作时间最长、企业工作经历较丰富的骨干。自打进了东华,他们便开始跟着朱美芳教授去企业调研交流,后来自己带学生下车间。从被动跟着学,到主动思考做,大家积极挖潜参与校企联合项目研究的经验,角色变了、任务重了、能力也强了。师生配合、校企联合、团队协同,理论“路障”打通了,技术工艺可重复性也实现了。从“科班”到“青椒”的相恒学从博士阶段起就跟随朱美芳教授做科研。他风趣地说,“自己的角色类似课题组的项目小组长”,需求、谈判、方案、结果……在他心里都有本“明白账”。为跟进实验过程,简易版铺盖卷成了办公室的“流行装备”。有时候,一个月在企业最多要待上差不多20天。说起这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往事,七尺男儿们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

自本科算起,“80后”团队成员成艳华进组已有十多年。从当年朱老师手把手地教,到如今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单兵作战”, 年初刚当上“新妈”的成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骨子里的拼劲儿满溢于言表。她说,很幸运在这个有高度、速度和温度的团队中打拼着。深入工厂、查阅文献原版书籍、讨论到深夜甚至凌晨……每个人都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一个人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朱老师喜欢把团队成员们叫拢来,每个人对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过程其实更是相互学习的良机,学如何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学如何在和团队中建立有效合作,学如何保持良好竞争等。

后疫情时代,在健康话题被大众频频提及的当下,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仅是这支团队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坚定奔跑的方向,也是他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无上光荣的使命。科学技术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他们,国家人民的需求始终鼓舞着他们,也更加激扬起他们创新不息的智慧力量和奋斗超越的无限豪情!

东华大学

来源:宣传部 科研院 材料学院

撰稿:孙庆华

责编:吴娅琳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东华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东华大学-让科技赋能纤维!走近东华大学“硬核”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