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放中国?两位华东师大人深谈入世20年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什么是开放中国?两位华东师大人深谈入世20年

入世20年,是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20年。中国全面融入世界,在开放中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也联通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市场,构建了更加完整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11月5日,《新民晚报》推出“中国入世20年20人”特别报道,全国著名劳模、华东师大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包起帆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创始校长、华东师大原校长俞立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和体会。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新民晚报》11月5日T15 版

包起帆:在世界航运领域抢得话语权

首席记者 王蔚

华东师范大学

包起帆,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就是为航运事业而生的,他的人生注定要一次次起帆远航。这位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全国著名劳模,从2011年起受聘为华东师大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

他说:“那年正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中国航运物流突飞猛进的十年。我和团队成员们就是从突破集装箱全球应用关键技术及标准化开始扬帆的。”

世界要有中国智慧

“我国是2001年入世的。200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不到5000万个国际标准箱,2010年达到了15000万个标准箱。但是,我们在国际航运物流界没有话语权。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长期存在货物被盗、调包、走私、偷渡等问题,而智能集装箱技术和国际标准又长期被发达国家掌控着。”包起帆说,入世让中国人打开了眼界,必须把忧心变为创新,特别是在集装箱国际标准的制定上,一定要有中国人的智慧和技术。

由包起帆领衔研发的智能集装箱关键技术及监控终端产品问世了。这项技术融合移动互联网、电子标签、低功耗蓝牙等信息技术,只需在货物上安装一台书本大小的监控终端,再通过智能手机下载APP软件,就能实时跟踪与监控货物。他的团队还创新了基于北斗和低轨卫星的空天地一体化集装箱运输无盲区自适应实时传输技术,就是没有网络也能监控到某个集装箱正在哪里。

展现中国创新能力

“我们率先构建了智能集装箱运输技术标准体系,主导制修订5项国际标准和38项国家标准,通过标准化在国际上呈现了智能集装箱的中国方案。我们率先将拥有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成果融入中国领衔制定的ISO 18186:2011,实现了我国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中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该标准已被英、法等7国采纳为国家标准,在美、德、日、俄等国得到应用,并且将北斗相关技术纳入ISO/TS 18625:2017,打破了国际标准中卫星定位即为GPS的惯例……”包起帆说,没有中国入世这个大背景,要取得这些成绩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即便入世了,在与外国同行的竞争和较量时,仍然必须展现出中国人的执著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

▲ 2009年在上海召开的ISO/TC104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上,包起帆与各国专家讨论ISO 18186草案

2009年,包起帆团队研制的集装箱标准提交到相关国际组织,遭到西方国家投票否决。他说:“当时我就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也必须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上去讲我们的创新,讲中国标准的先进性。经过与外国同行的‘一对一’介绍和沟通,我们在第二次提交中国标准时,终于获得西方国家的投票认可。历时两年半研制和五年精心维护拓展,经过釜山、汉堡、巴黎、上海、华盛顿、圣地亚哥等13次国际会议交锋和交融、7轮投票,2011年,ISO 18186终于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五年后又通过了复审投票,实现了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中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

赶超世界永无止境

以后,包起帆又将目光投向了上海一片神奇的处女地——“新横沙”。他说,那里是长江的“龙舌”,经过全国规模最大的生态成陆工程,横沙东滩七期、八期工程,五年里为上海新增生态陆域56平方公里,相当于黄浦和静安两个区的面积总和。

华东师范大学▲包起帆展望新横沙

“我做了一辈子航运。我的体会是赶超世界永无止境,否则就会被世界拉开差距。30年后,480平方公里的新横沙将成为上海的新浦东,可以成为上海的超深新港、现代临港工业区、生态农业区、海洋新城区……”包起帆又开始了新的扬帆,“就在今年6月9日,ISO中央秘书处传来消息,由我代表中国提出的《ISO/NP TS 7352 集装箱NFC/二维码封条》国际标准新提案获得通过,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丹麦等国都投了赞成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中国的创新成果再次打动世界,让中国拿到了领衔制定国际标准的入场券。”

俞立中:上纽大建校“艰难而愉快”

记者 郜阳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新校区地上砌筑结构已竣工,室内装修和幕墙安装正在进行,预计项目将于2022年春季完工。这意味着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纽约大学将迁入新校区。”俞立中的手机上跳出了一条弹窗,这令他高兴了好久。

上海纽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中美合作创办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俞立中是创始校长。“追求一流的教育,一定要站在国际教育的大平台上审视和谋划自己,相互学习和借鉴。”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上海纽约大学也刚刚度过9岁生日,俞立中向记者回忆起创办学校时的故事,并展望未来的国际教育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相遇

2006年,纽约大学代表团到上海来寻找合作伙伴,先后派了几批人实地考察,了解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最终确定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海外学习中心。“那会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已为世人瞩目。而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更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是为纽约大学所认可的。”

也是在那年,时任华东师大校长的俞立中第一次到访美国纽约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该校时任校长约翰·塞克斯通的一番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他很动情地说,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不应建立在单一文化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学会从不同文化视角去看同一个问题,了解不同的观点,完整地理解这个世界。”到了梧桐金黄的时节,俞立中在校园迎来了首批18位纽约大学学生。

两年后,每学期就有数百名纽大学生申请来上海学习。两所高校开始磋商进一步合作,筹建一所中美合办大学。

探索

俞立中将上海纽约大学的建校历程概括为“艰难而愉快的合作”。2011年1月,教育部在专家组考察和评审后下达了批准筹建上海纽约大学的公函;与此同时,上海市也把上海纽约大学建设作为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当时有很多人在为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出谋划策、四处奔波。不过大家有一点共识:上纽大不仅仅是在办一所大学,因为上海并不缺高质量大学;更重要的是探索在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政治制度下能否合作办起一所高质量的国际化大学,不仅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探路,也能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案例。”俞立中说。

实际上,在与纽约大学的谈判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一开始美方以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按照纽约大学的制度规范来做就可以了。但筹建小组把关于学生、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制度细细研究后,对于不符合中国法律、不符合教育部对本科生要求的地方,说服美方做修改调整。这些过程,“吵架”在所难免,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最终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充分沟通、相互理解。“我们都非常清楚,大家坐在一起不是来争论双方的差别,而是讨论在不牺牲教育理念基础上的解决办法。”

“上纽大能够顺利创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俞立中表示,“教育部在积极推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是为‘天时’;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需要引进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地利’;华东师大和纽约大学经过多年的深度合作,相互了解,有共同的办学理念,可谓是‘人和’。所以,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非常特别也十分幸运的高校。”

成长

建校初期,上海纽约大学没有宏伟的校园,更没有辉煌的历史,如何吸引优秀且适合的学生来报考?这是学校面临的一大挑战。俞立中知道,他要找的是那些不畏走出舒适区、志存高远的学生。不少学生都记得俞校长在校园活动日上的提问:“你们是否愿意选择一条充满挑战但有很多意外惊喜的人生道路?”

华东师范大学

在他担任校长的8年时光里,这些勇敢接受“邀约”的学生一直是俞立中心中最大的骄傲。“上纽大的学生秉持着一种特质,”他说,“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尝试新鲜事物,乐于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沟通交流,勇于为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大胆创新。我认为我们学生的素质不逊于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年5月,东方明珠为祝福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亮灯

上海纽约大学2018届学生诺法尔来自以色列,毕业后入选了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之后被以色列创新署聘请为中以(上海)创新园的以方联系人。因为对中国的了解,诺法尔上任后,各项工作的推进顺利了不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是俞立中所乐于见到的。

“教育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不同教育体制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发现和认识人类的共同之处,而且对青年学子而言,教育国际合作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亲身体验、亲眼看见、深度感受不同文化的机会,从而更理性地、更完整地认识这个多元文化构成的世界。“俞立中认为。

来源|新民晚报11月5日 15版

编辑|吴潇岚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师范大学-什么是开放中国?两位华东师大人深谈入世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