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园“斜杠青椒”让你爱上课!

华东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华政园“斜杠青椒”让你爱上课!

华东政法大学

带队远赴重洋参加OM比赛(后排左一为王晓华)

华政有这样一位“宝藏青椒”,他集才华、风趣于一身,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刑诉之光”“B站主播”“华政陈建斌”……

种种赞美之词背后,是他对法律的热爱、对课堂的坚守,他把在线教学玩出了“新花样”、教出了高水平。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他化身“主播”让你爱上“证据法学”。

他是刑事法学院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王晓华,一位80后“斜杠青椒”。今年,他获得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组及以下组优秀奖。荣誉背后,他有一套教学“独门秘籍”!

主播课堂出其不意

点击~进入直播间,伴随《名侦探柯南》的经典背景音乐,配合精良制作的课件,头戴耳麦的王晓华“主播”准时与同学见面,备好满满干货,为大家打开《证据法》的大门。

华东政法大学

王晓华B站主页

直播间轻松的氛围驱散了学生以往被在线点名、签到支配的恐惧,弹幕顿时飘满整个屏幕,直播间瞬间变身“大型粉丝见面现场”。

透过弹幕,你可以看到:直播间里有知识爆炸的学霸为其他同学大篇幅科普知识;有适度的气氛组让课堂变得活跃;有手握大量学习资料不吝与同学分享的学科大牛……

华东政法大学

左:王晓华在证据法群里发布上课通知

右:王晓华的直播间页面

各路大神齐上阵,线上教学显神通,同学们享受着上课过程,和老师共同经营着这间“证据法小课堂”。这是疫情期间,王晓华在B站开设的《证据法》课堂。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学生制作的王晓华表情包

上过王晓华课的学生都会对他的课堂PPT印象深刻。“一开始我几乎不做PPT,大多用板书,学生跟着板书由浅到深的基本逻辑和主线,能较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后来,在同事的建议下,他开始尝试制作。“我想做的事一定会用心去做。”就这样,他花了两年时间完成刑诉教案、三年完成证据法教案。

“我的PPT不会有文字的堆砌,我想要的是活起来的PPT。”寓教于乐,由学生主导节奏的课程设计着实让王晓华的课堂充满魅力。

华东政法大学

王晓华课堂中对于电影《罗生门》的证据法解读

此外,王晓华布置作业也“出其不意”,常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发他们对证据法的思考。

例如,某次他留的证据法作业是让学生看指定的一期《奔跑吧兄弟》并讨论其中蕴含的证据法原理。“平时大家看综艺看过就算了,当我如此出题之后,大家平时看综艺都能从中找出相关的法律问题和答案。”正是在这种“随时随地学习”思路的引导下,他给学生开出的推荐书单也格外不同:“其实大部分推荐书目和法律没有关系,而是社科类入门,这些书有利于同学们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后续学习。”

好像就应该走这条路

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王晓华其人:不想当法学老师的足球迷不是一个好的程序猿。因为对计算机的一腔热爱,因为常怀一颗年轻的心,王晓华对传统课堂进行大刀阔斧改造。循着他来时的路,我们能够找到这位“青椒”的成长印记及其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

华东政法大学

与学生在操场看球

王晓华的学生时代是在华政度过的。说起牵手法学,他称之为“一种机缘巧合”,他自认本科阶段对于法学学科并没有太过强烈的感情,但承认自己遇到了良师益友,完成了“师傅领进门”的过程。

大一大二时对民法很感兴趣的他之所以最终选择攻读刑诉专业,是因为两个人:有一位好老师、一位好学长把他带上了这条路。

“我当时选了时任教务处处长的叶青教授开设的《证据法》课,他的课堂很风趣。经过学习,我发觉自己对证据法有着浓厚兴趣,就萌生了跟着叶老师去学习的想法。况且,我前一学期的刑诉成绩还不错,更鼓励了我自己。”他笑道,“而在担任《青年法学》刊物本科理事兼编辑时,时任会长是一位刑诉专业研究生,我俩关系很好,走上学习刑诉的道路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证据与证明概述”结构图

2012年,王晓华回到华政,开启了“修行靠个人”的道路。留校任教是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华政的法学科研实力很强,回到华政就像是一种传承。”

他在华政做师资博士后期间尝试给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学生开设两门课程,2014年起正式开始给本科生授课。“我第一次上课是研三时帮邓晓霞老师代课,完成一个考核项目。”回忆起踏上讲台的“第一次”,王晓华笑言自己仿佛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会儿一点紧张的情绪都没有,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自己就应该走这条路。”

华东政法大学

他把课堂定义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始终以一个学长的身份授课;追求“对话式”教学,坚信教学就是思想上的互动,渴望通过有效的对话让学生自愿接收他所传达的知识信息。“填鸭式教学的效果并不好。我把我知道的说出来后,如果学生愿意接受,甚至课后也会主动去回味、反思,这才是有效的教学。”

没有标准答案,是王晓华所追求的教学效果。“我想听到你们自己的观点!”他十分期待学生能与他探讨问题,对他说:“老师,你上节课说的,我觉得不对。”

而在此基础上,他希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有了批判思维,一个人才能主动学习。”他说,质疑现有经验,经过自己严格的批判研究后得出结论,才能成为自己学到的东西。

创新是课堂的灵魂

勇摘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组及以下组优秀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晓华设计课件、创新报告,一步步稳扎稳打。学校还请专家对报告和课件提出宝贵意见,这给了他莫大帮助,也让他能够从容面对,抱着学习心态参与到比赛当中。

华东政法大学

对于比赛,王晓华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坚信“创新”是课堂的灵魂。何为创新?他总结为这样三点: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材料创新。

在王晓华看来,思想创新表现在科研观念推动着法学前进,这种思想的进步在本科教育中尤为突出。“在我的第一堂证据课上,学生会听到许多不同观点。”“反主流”是王晓华对创新的理解,他会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探讨这些想法——它们不一定都正确,但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思考。

方法创新则针对法律基础薄弱的本科生而言。王晓华常想,怎样才能把知识点变得更容易接受?在不断摸索后,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通过影视资料,例如动画片《黑猫警长》片段,从中挖掘刑诉知识,辅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加深学生记忆。

而材料创新即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法律的前沿信息。“先进的经验仍然是我们所需要的。”接触最前沿的咨询和案例并运用到教学,是王晓华一直在做的工作。“总不能一个教案用二十年,一成不变吧!”他感慨道。

华东政法大学

得知获奖后,王晓华如释重负,“担子终于放了下来”。他表示,此次获奖并非一个人的功劳,他真诚感谢王月明处长等教务处工作人员,以鲁慧老师为代表的负责团队,也感谢所有提出宝贵批评和建议的师长前辈、友人。

“我始终认为,教学和学术研究缺一不可。”他说作为“青椒”,要坐得起“冷板凳”,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上,利用课堂教学夯实学术基本功,从而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功效。

华东政法大学

王晓华参加讲座

不到最后一刻无胜负

在王晓华身上,你也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热爱法律、热爱追剧、热爱生活……对于学生,他并不只关注绩点,而是希望看到他们眼中对学习知识的渴望。

华东政法大学

学生赠予球服

生活中的王晓华,是在上海海港队主场为主队疯狂欢呼的球迷会骨干,是法律学院辩论队在唇枪舌剑辩论场上的技术指导,是带队远赴重洋拿下世界冠军的华政OM(头脑奥林匹克)社团领队……诸多教学外的兴趣,让他养成了不一样的价值观念。

“法学生与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人的最大区别,是要在知识层面认同法治理念。”王晓华说,现今中国处于高度发展阶段,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配套以相应的法治体系,“因此,社会对法学生是有要求和期待的。”

他希望华政学子能够有较高的道德底线,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比如做一名律师,就是要尽到辩护人应尽的职责,把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对职业负责几方面统一起来,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服务社会利益。”

华东政法大学

出访塞尔维亚

踏上社会前,大学生应探索自身兴趣所在,从而做出较好的职业选择。“还要广交朋友,利用好青春时光,通过看书、旅游等方式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足球比赛若不到最后一刻便没有胜负,人生亦如此。”遵从内心、保持善良,趁青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王晓华作为老师、也作为学长,对华政学子的殷殷期待。

采写 | 钟怡晖 蒋冰逸 黄娜

审稿 | 金原原

编辑 |胡烨方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上海最受关注TOP20!万航渡路1575号历史建筑群!

华东政法大学

华政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签约!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

华东政法大学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立德树人!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华东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政法大学-华政园“斜杠青椒”让你爱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