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SUSers:
屹立于黄浦江畔
心中万番感慨
那份持之以恒的协心戮力
那份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
在我眼前
不断浮现、重演
像是在不断地提醒着我
风雨兼程、永志不忘
今天,我69岁了
和我一起出发
让我们一起踏入绿瓦往事
顺着那片墨绿琉璃
勾勒出独属于我们的上体回忆
SUSER
驻足绿瓦回望校史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
1952年
我赤着双脚
深感旅途中顽石棱角的坚硬
▼ 俯瞰校园
东亚病夫之名
如同一块巨石
压得炎黄子孙们喘不过气
毛泽东同志挥毫泼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描绘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从此
我的成长大门徐徐打开
▼录取通知书
以体育人
肇创绿瓦风华
我是应运而生的时代风向标
是新中国体育事业额前的探照灯
1952年11月
我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以及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
体育系科合并而成
▼ 校门合影
华东体育学院
这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体育学府
也是我的曾用名
稚嫩的我
被一双宽厚的大手接过
那是首任院长
著名体育教育家
吴蕴瑞先生
▼吴蕴瑞院长
他潜心耕耘学术
奉体育为完整教育
秉承“身心一统、德技相长
文理兼修、服务社会”之思想
坚持“严谨笃实、悉心治教
为人师表、教学相长”之教风
他以独到前卫的目光
承前拓新,招揽师资
哺育我于襁褓之中
▼上体校徽、学报
我在栉风沐雨中努力前行
1956年2月
我正式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
同年迁址清源环路650号
屹立着的绿瓦大楼
逐渐成为上体人的精神图腾
▼校门
代代接力,薪火相传
我在大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中安顿下来
凝神定气,笃学不倦
▼ 校图书馆
六十九载风雨兼程
彰“身心一统,兼蓄竞攀”之精神
怀“兴体报国,以体育人”之理想
开拓者们汇聚绿瓦,筚路蓝缕
蓄未来之势,踵事增华
▼瓦沿龙首
2021年
我69岁
再有一年便迈入从心之年
如今的我
剥脱陈旧的砖瓦
穿上莹亮细腻的绿衣
修补褪色的彩绘
用希望与磅礴描绘新色彩
▼绿瓦大楼师生合影
学子们
请用心倾听
埋藏在我怀中的铃铛脆响
你们也许会无措彷徨
但要时刻记住
人生的希冀
正是有了对未来的向往
我们才拥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SUSER
绿瓦师生 共创佳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1952年到2021年
在服务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征程中
上体人不懈探索、成绩斐然
我为你们骄傲
我们的学校
2017年学校入选
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序列
“体育学”
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
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A+”
我们的学子
在涵盖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体系中
人才辈出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实现了体育院校“金奖”零的突破
在东京奥运会、第十四届全运会上
披荆斩棘、屡创佳绩
我们的老师
力量雄厚
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有教育部“长江学者”
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省部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首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
等优秀团队
我们的科研
学术产出能力稳居体育类院校榜首
荣获国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在全国体育界实现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立项零的突破
《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
迈入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行列
我们的社会服务
扎根在教育评价综合改革
运动促进健康
奥运科研攻关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线
我们的校园文化
连续十届荣获
上海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称号
建成中国乒乓球博物馆
中国武术博物馆、体育教育博物馆
绿瓦体育书店等“三馆一店”
上海城市体育文化地标群
和以体育人共享基地
我们的对外交流
已与全球70多所高校和机构
建立了合作关系
培养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1000余名留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中国乒乓球学院
巴布亚新几内亚培训中心并作出重要指示
还复信我校巴新学员
给予亲切关怀和热情鼓励
一枚枚成长脚印
像是团团锦簇的鲜花
静待着培育结果
SUSER
乘风破浪 风雨兼程
学子们
不要因为没有萌芽
而走不进春日
不要因为无人同行
而停滞不前
不要因为没有喝彩
而丢失前行的方向
人生的每一条路都少不了坎坷与选择
我们要做的
便是风雨兼程、大步向前
世间万物
离不开勤勉与竞攀
从吱吱呀呀的木质桌椅
到崭新的多媒体讲台
从昏暗的烛光
到明亮的白炽灯
学子们永远在拼搏进取
学子们
我希望你们奋勇前行
又希望你们常常回头
征程的路上不仅要埋头苦干
也要学会停下脚步坚定方向
每一段征程我们都将
砥砺蹒跚、比肩同行!
今天
我69岁了
祝我生日快乐
也祝上体学子
兼蓄竞攀,再创辉煌!
文案:王诗睿、李书仪、宋怡辰、孔维健
图片来源:李业、孔维健、党委宣传部
海报设计:周彦宏、豆加仪
尾图设计:谢谢
排版:李书仪、孔维健
责任编辑:刘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