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的波浪——
哈萨克族民间大师音乐会明晚上演
“有一天在海边看着海浪起起伏伏,
他感到心态变得非常平静,
自己的一生如这海浪一般起起伏伏,
有高潮有低谷。”
——哈沙依拉西在谈及原创冬不拉曲目
《白色的波浪》的动机时表示
田野笔记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张珊
【2017年2月10日】
新疆阿勒泰青河县
2017年,我在新疆做本科毕业论文和塔石音乐档案《波浪:斯布孜额历史录音》项目的田野考察工作。2月10日,我第一次到达阿勒泰地区最东边的青河县。这是一个紧邻蒙古国的边陲小镇,涌现出过许多优秀的哈萨克音乐家,而我此行的目的正是采访冬不拉、库布孜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沙依拉西·加尔木哈买提。
那年正月的平均温度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多地爆发雪灾,部分路段的积雪齐腰深,我和哈萨克翻译卡哈尔几乎是一点点“游”到沙依拉西的乐器店。听到有人来,沙依拉西从后厅的工作间出来,拍拍手,满身木屑地介绍着前厅陈列的冬不拉:“这些冬不拉音色好得很!”我们表明来意后,沙依拉西尽他所能向我们一首一首讲述着曲目的故事,访谈的细节现在已经朦胧不清,但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我拼尽设备最后的电量录制了两首冬不拉曲。当时我并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其中一首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每天都单曲循环着这首曲子,在冬不拉上一点点摸索。也正是这一年中,我完成了冬不拉的入门,艰难啃下了这首曲子。后来我了解到,原来新疆很多哈萨克乐师小时候都是通过聆听广播录音的方式学习冬不拉,其中对声音的感知和基于身体惯习的摸索是极为重要的。我误打误撞以一种传统的方式进入到哈萨克的音乐世界之中,虽然起步的阶段甚是艰难,但对我后面的学习和研究裨益颇深。
沙依拉西在我的冬不拉上签名
2019年,听到摩登天空给沙依拉西出版的冬不拉专辑之后,我才终于知道这首曲子叫《白色的波浪》,是沙依拉西的成名曲,而另一首曲子叫《额尔齐斯河的波浪》。在哈萨克音乐的曲目中,有很多这样以波浪为题的作品。沙依拉西在谈及自己原创冬不拉曲目《白色的波浪》的动机时表示,有一天在海边看着海浪起起伏伏,他感到心态变得非常平静,自己的一生如这海浪一般起起伏伏,有高潮有低谷,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这起起伏伏之中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
我认为这种平静淡然豁达的生活哲学和处事态度正是哈萨克精神的体现,这也是本次音乐会主题设置的初衷。两首曲目均在本次音乐会的节目当中,我和沙依拉西也将首次呈现全新的双冬不拉版《白色的波浪》。
2020年我和拜力汗、沙依拉西
一起在北京非遗高峰论坛演出
【2019年8月1日】
新疆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县灯草沟村六队
再次踏上新疆的土地,距离我第一次田野考察已经过去两年有余。一周前我来到乌市之时先联系了米兰别克。在他的家中,我不仅继续学习了冬不拉和口弦的演奏,还迎来第一个历史性时刻:米兰别克用PVC管为我制作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支斯布孜额。
在制作的过程中,米兰别克不慎用小刀划伤了手,血流如注,染满了那支斯布孜额。如果说古代铸剑师在宝剑即将铸成之时,会将自己的鲜血加入淬炼,以此赋予宝剑以灵魂,那米兰别克为我制作的这只斯布孜额也融入他对我最深的期许。想到这,在感动之余我更感到了一丝神圣。
上完最后一节冬不拉课程后,米兰别克准备的结课惊喜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我和拜力汗老师联系好了,明天你就可以去和他学习了。因为我是他最喜欢的学生,所以一般我给他打电话介绍徒弟他会给我面子。”
“那我怎么过去?”“来,”米兰别克把我拽到他家朝南的客厅大窗户前,指着远处地平线上的一个凸起对我说,“看到那座山了吗?翻过那座山,就是拜力汗老师家了。”
自诩为“老田野”的我,张大的嘴巴再也合不上了。这种和拜力汗老师隔空对望的方式还真是别致!不过当我随拜力汗进入到他南山牧场的山中,我完全明白了这种描述方式的合理性。
“哪里有信号?”“翻过那两个山头就有了。”在游牧民族的心中,方位就是以山来确定的,看见山的地方就不会迷路,这就是他们的世界观。在一系列模糊信息的筛选与甄别中,经过多个交通工具的轮转,我终于在日暮时分抵达乌鲁木齐市西南灯草沟村六队的拜力汗家中。
拜力汗在灯草沟村六队的家
晚上近12点,拜力汗和他妻子、儿子、孙子一起回到家中。一番寒暄过后,拜力汗了解了我学哈萨克音乐的过程和进展。直到我展示了所学的冬不拉曲,并演唱了哈萨克语歌曲《燕子》,拜力汗才逐渐相信我来学习的决心和诚意,田野开始慢慢打开。他拿起身后的皮质圆筒包,从里面抽出一支斯布孜额,悠悠地吹起了《额尔齐斯河的波浪》。在录音中听了无数次之后,如今我终于能身临其境聆听,我和拜力汗的师徒缘分由此开始。
2019年我和拜力汗、米兰别克学习演奏斯布孜额
想学会斯布孜额并不容易,虽然已经听很多人说过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吹响,但真正听拜力汗说道“有的人半年才能吹响,如果想吹完整的曲子差不多要一年”时,还是让我大为震惊。但是在老师的认真教学下,两周的苦练后我就可以完整演奏两首曲子,拜力汗对我的进步也非常满意:“你和这件乐器还是有缘分的。”而这段学艺经历不仅为我提供了研究上的突破,更成为日后我在民间学习的又一把金钥匙,成为了我打开田野局面的利器。
2020年和拜力汗在上海天地世界音乐节演出
【2021年3月22日】
新疆阿勒泰富蕴县恰库尔图镇
自2021年3月起,我开始常住在恰库尔图民间艺人热哈提·赛提汗师父的家里。学习哈萨克民歌和铁尔麦的同时,以长时间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研究音乐如何紧密结合在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中。
热哈提的妻子卡孜曼曾经是一位阿肯,也在地区各项比赛中获得过很多荣誉。热哈提和妻子刚刚结婚的时候,一直到处租房子住。后来有两个县分别对他们发出邀请,让他们代表县里参加铁尔麦和阿肯的比赛,如果得到好名次就可以有上万块的奖金或是一块可以建房的地。
热哈提选择了要地,比赛过后,一家人就在恰库尔图安置了下来。热哈提的大女儿热依扎学习了很多父亲的民歌,并每天运营着宣传家庭音乐活动和其他音乐内容的公众号。两个儿子也经常参与到家庭音乐会之中,其乐融融。
师父热哈提一家
我和热哈提一起演唱民歌
热哈提重要的谋生方式就是给别人写歌赚钱。很多当地的哈萨克人在人生的重要节点都喜欢用一首歌来记录,有人会纪念搬迁新家,有人会纪念过世的朋友,有人会歌颂自己的故乡。很多人写不出优美押韵的歌词并谱曲演唱,他们便委托热哈提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歌并录制。这些饱含着个人情感和体悟的歌曲后来就在微信群及公众号广泛传播。
哈萨克民歌通常是一条旋律对应很多段歌词,呈现出分节歌的形态,词在民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哈萨克人有强烈的版权意识,严格来说演唱一首民歌前,要首先对民歌的词作者、曲作者和首唱者进行介绍。如果有人想对民歌加以改编或重新填词,一定要征得原作者的同意。
热哈提在创作民歌
在新疆做哈萨克音乐田野工作的几年间,我发现哈萨克人大多数都能拿起冬不拉弹两下,几乎人人都能唱两句,尽管演唱技巧可能不如民间公认的歌手优秀,但我从没见过有人唱歌跑调。这着实让我非常吃惊,音乐在哈萨克人的生命中竟能占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导师萧梅教授曾经说过:“看一种非遗在民间的保存状态,不仅要关注到传承人,更要看这种非遗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存活状态,这才是更为重要的。”的确,我们现在见到的哈萨克音乐,依然是一种在民间有着勃勃生机的传统。这也是本次音乐会在曲目选取上的原则,我们听到的都是哈萨克民间最喜爱的作品。从自然、情感、人生三个主题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哈萨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够看到他们如何看待爱情、故乡,以及如何将自身放置在历史进程的思考。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音乐中体会到哈萨克人看待生命的态度,体悟由一首首民歌彰显的个人史串联而成的族群历史,这或许是哈萨克音乐能够带给我们当代社会的启示。
“看一种非遗在民间的保存状态,
不仅要关注到传承人,
更要看这种非遗在民间的
普及程度、存活状态,
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上音萧梅教授曾经这样说
额尔齐斯河的波浪
哈萨克族民间大师音乐会
11月5日19:45
一同聆听在民间仍有着
勃勃生机的哈萨克音乐
额尔齐斯河发源之处,也是哈萨克民族音乐响起的地方。来自新疆阿勒泰的六位哈萨克音乐大师携手上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弹拨乐团,带领观众探索哈萨克草原民间音乐传统,领略蕴藏在冬不拉、库布孜、斯布斯额、口弦等乐器中的游牧文化。
音乐会以哈萨克族传统曲目为主,由自然、情感、历史、人生多个主题构成,诉说着哈萨克人世世代代与自然相处之道、充满哲理的生活智慧、深沉厚重的民族历史以及亘古不变的审美与情感。
【艺术家简介】
沙依拉西·加尔木哈买提
65岁,来自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曾长期担任青河艺术团的乐手,沙依拉西兼擅冬不拉和库布孜,库布孜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沙依拉西也是一位哈萨克传统乐器的制作大师。沙依拉西的冬不拉演奏融汇各派所长,技艺高超却并不流于炫技,而精于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风格干净清澈。曾在“摩登天空Modernsky Worldmusic”厂牌出版冬不拉专辑《白色的波浪》,并与徒弟加那尔别克一起出版了库布孜专辑《我的爱人》。
拜力汗·哈力阿克拜尔
生于1952年,长居乌鲁木齐南山,部落家族中“斯布孜额”第七代传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斯布孜额演奏大师之一。8岁起接触斯布孜额,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过多首“斯布孜额”乐曲。不仅如此,拜力汗还曾在哈萨克斯坦出版的《传统音乐宝典》中,以“斯布孜额”代言人的身份被提及并收录其中。他自己的演奏技艺也是在不断坚持中逐渐完善发展,并创作出数十首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在“斯布孜额”成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拜力汗作为传承人享受政府津贴。曾出版斯布孜额专辑《空中漫步》(摩登天空)。
加那尔别克.阿黑哈提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人,2016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石人乐队的乐手,新一代哈萨克民族乐器演奏家,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孜额,口弦等多种乐器的能手。2016年作为石人乐队乐手参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举办的中亚音乐节,2018年跟随中央民族乐团赴英国伦敦参加“玄奘西行”音乐舞台剧;同年加入哈萨克自由音乐人穆热阿勒组建的“NAVAT”乐队,担任哈萨克民族乐器乐手。2021年出版与沙依拉西共同录制库布孜专辑《我的爱人》(“摩登天空”)。
热哈提·赛提汗
新疆富蕴县民间歌手、铁尔麦师。12岁开始从事冬不拉弹唱,1994年起参加过富蕴县、阿勒泰、伊犁州、新疆自治区举行的民间歌手和铁尔麦大赛,多次获得一等奖。自己也创作铁尔麦,特别是在作曲方面成就突出,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口碑很好。他创作的歌曲有40多首,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并灌制录音带,成为新疆录音带销量最好的歌手之一。妻子卡孜曼是阿肯,一家五口人都是民间音乐的爱好者和传承者。
卡孜曼·借特甫斯
新疆富蕴县民间歌手、阿肯。从小学开始写诗,唱民歌、铁尔麦。小学毕业后,1996年开始参加阿肯阿依特斯(阿肯弹唱)比赛。1996年参加了县级阿肯弹唱会荣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阿勒泰地区阿肯弹唱会 荣获优秀奖;1999年参加县级阿肯弹唱会荣获一等奖。
加孜拉·沙河提别克
新疆阿勒泰民间歌手、铁尔麦师,曾在富蕴县艺术团工作。在中国新疆以及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地多次参加比赛,取得了很多重要成绩:2013年在新疆阿勒泰铁尔麦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十八届铁尔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7年新疆电视台“伊木然杯”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丝路金曲》“优秀唱作人奖”等。
上海音乐学院弹拨乐团
“金豆豆组合”成立于2021年6月,是基于上海音乐学院吴强教授指导的“金豈民族室内乐团”的形式上衍生而来,包括具有中国本源意义的民族弹拨乐器柳琴、中阮、大阮,并加入打击乐和笙。乐队成员由上海音乐学院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曾获第六届文华奖展演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组合类银奖等。乐团演奏音色音响丰满、声部线条均匀、音乐风格多样、表现丰富多彩,着意为广大观众和乐迷奉献上现代民族室内乐的新风采,展现出中国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
曲目介绍
(顺序以实际演奏为准)
一、自然
1.额尔齐斯河的波浪
拜力汗(斯布孜额)+沙依拉西(冬不拉)
志里合什·阿赫丹是19世纪著名的斯布孜额师,后来的演奏家把他称为斯布孜额之神。相传他为阿勒泰地区的十二条河流创作了十二首曲子,传下来的只有三首这是其中一首,是斯布孜额家喻户晓的代表性曲目之一。拜力汗和沙依拉西将分别演奏斯布孜额和冬不拉两个版本。
2.白色的波浪
沙依拉西(冬不拉)+张珊(冬不拉)
2013年,沙依拉西去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的乌伦古尔湖,坐船环湖时创作。据沙依拉西讲,看着波浪起起伏伏,他感到心态变得非常平静。自己的一生如这波浪一般起起伏伏,有高潮有低谷,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这起起伏伏之中保持安静平和的心态。《白色的波浪》是沙依拉西冬不拉专辑中的主打曲。
3.黑耳马
拜力汗(斯布孜额)
阿勒泰地区一位“毕”(官职相当于长老,向首领纳谏的人)名为喀拉沃斯潘,邀请斯布孜额大师谢特克拜根据他的坐骑黑耳马走路的姿态创作的一首曲子。
4.白天鹅
沙依拉西(冬不拉)+加那尔别克(库布孜)
哈萨克音乐中关于天鹅的曲子很多,这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天鹅是哈萨克族的圣鸟,它们是一夫一妻制,如果一只天鹅发生意外,另一只也会随之殉情。一只白天鹅在湖边筑巢,另一只就不会过来打扰。某次猎人出去打猎,把其中一只天鹅打死了,另一只天鹅就飞走了。第二年,天鹅又飞回来,发现自己巢已经没了,只好哀鸣着飞走。天鹅的哀鸣年复一年,猎人因为受不了天鹅的哀鸣而发狂。沙依拉西和徒弟加那尔别克将分别演奏该曲冬不拉和库布孜两个版本。
5.狼
加那尔别克(库布孜)
狼是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之一,并常常以“草原上的狼群”作为典故来教育孩童。狼在哈萨克族的叙事长诗中,也经常作为神物出现,赐予主人公力量并保佑其平安,如哈萨克历史上的著名英雄加尼别克汗的力量便是在年轻时由两头苍狼赐予的。这是加那尔别克创作的一首表现戈壁滩上群狼的作品,库布孜将狼的嚎叫模仿的惟妙惟肖。
二、情感
6.夏牧场
热哈提+卡孜曼(民歌)
蒙古国哈萨克人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故乡阿沙勒赛的思念。阿沙勒赛是一个周围都是树木,中间有河的美丽的夏牧场。那里的阳光很好,山峰闪耀着银子一样的光泽。有许多种动物。河水像温泉一样甘甜,河里的石头都是宝石,一个比一个好看。人、牛羊和其他动物都在这里和谐地生活着,是一个特别神圣的地方。
7.阿勒泰
加孜拉(民歌)
这是一首哈萨克族的经典民歌,大概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表达了因战火而背井离乡的哈萨克人对故乡的怀念。
8.金色的麦田
热哈提+卡孜曼+张珊(民歌)
萨德霍扎给他心上人写的歌曲,创作于20世纪初。歌曲里蕴含着萨德霍扎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我如果早点出来的话,能不能快点到你家。如果你能让我亲一下,我肯定在家附近多逗留一下。我从特别远的地方过来看你,希望你能出来和我见面。”
三、人生
9.纳尔泰
热哈提(铁尔麦)
这是一首创作于约19世纪的铁尔麦作品,作者是纳尔泰。他在老年时创作了这首作品,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将自己做的好事情记载下来,供后人学习,是一首自我赞颂式的作品,传唱度很广。铁尔麦是一种具有训诫性质的歌唱形式,后人在聆听铁尔麦的同时,也学习了哈萨克的道德规范。
10.妈妈
拜力汗(斯布孜额)
拜力汗在母亲去世后不久创作,以缅怀先人。
11.生命的回忆
沙依拉西(冬不拉)
卡肖·卡则孜创作,他是沙依拉西的好友,为人豪爽,骑马摔跤出类拔萃。有一次病重,他自觉不久于人世,遂创作此曲并弹给沙依拉西听,说:“你弹得好,希望你能录下来,这样我死后,人们听到这个曲子也就会想起我。”沙依拉西改编演奏了这个曲子,用录音机录到磁带里,卡肖经常听这个带子,又活了整整15年,在2005 年左右去世。他一辈子只创作了这一首曲子。
四、改编与合奏
12.都达尔和玛丽亚+玛依拉+燕子
热哈提、卡孜曼、加孜拉等+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乐团
经过王洛宾的改编,三首耳熟能详的哈萨克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了大众对哈萨克音乐的认知。它们将以联奏的形式在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乐团和哈萨克民间艺术家的对话中得以重新呈现。
13.黑走马
加那尔别克、热哈提、沙依拉西等+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弹拨乐团
哈萨克族传统舞蹈。表演者模仿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刚健苍劲,张弛有度。该舞蹈常在婚礼及大型集会等场合表演。
供稿:上音贺绿汀高研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设计:Flora_n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