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疾病体系中,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现代医学中,不仅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病症,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等其他疾病也常见咳嗽、咳痰等表现。更要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慢性咳嗽经久反复,最终发展为咳喘,引起生理上与心理上不适甚至是痛苦,严重影响人们的体育劳动与生活工作。
咳嗽有几种类型?
咳嗽按病因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具体如下。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大多由起居不慎、气候失常、冷暖失宜引起,这也是季节变化咳嗽好发的原因。若过度疲劳、正气不足、抵御邪气的能力下降,则会更易于感冒咳嗽。
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较短,主要病邪有风寒、风热与风燥,且都有恶寒发热的表现。风寒咳嗽可见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鼻流清涕,舌苔薄白;风热咳嗽可见气粗、咳声嘶哑、咽喉疼痛、痰黏稠或色黄、鼻流黄涕,舌苔薄黄;风燥伤肺咳嗽可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至带有血丝,咽痛、口鼻干燥,舌苔干燥。
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主要由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肺部基础疾病反复迁延不愈等原因引起。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咳嗽,可以根据起病时间、咳嗽咳痰表现以及其他体征进行鉴别,并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内伤咳嗽多病程长,伴有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主要有痰湿、痰热、肝火等实证,也有肺阴、肾阴不足等虚证。痰湿咳嗽痰多色白,常于清晨或饭后咳痰增多,伴有胸闷乏力、胃口不佳、大便稀溏等症状;痰热咳嗽类似于风热咳嗽,但程度更重且不恶寒,伴有胸胁胀闷、身热面赤、口干欲饮等症状;肝火咳嗽见咳嗽阵发,面红目赤,胸胁牵引痛,咽干口苦,咳嗽发作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虚证咳嗽可见咳而无力,声音嘶哑,患者自觉潮热盗汗、腰酸膝软等表现。
如何防治咳嗽?
明代医家张介宾指出:“咳症虽多,无非肺病。”不论邪从外而入还是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嗽。因此,对于咳嗽的防治,肺是最为关键的着力点,并兼顾他脏。咳嗽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注意四时调摄,不仅要注意季节变换,也要关注季节变换之际晨昏的气温变化,做到寒温适宜、防寒保暖;
◆鼓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卫外功能,从而增强皮毛腠理御邪抗病能力;
◆平素痰多或易咽痛者饮食不宜肥甘厚味或辛辣过咸,应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季节变化寒热不均,平素有肺部疾病的人要注意饮食清淡,尽量少吃寒性食物,即使是体质强壮的人,也要避免贪凉饮冷,以防伤害肺胃而生咳嗽。
咳嗽痰多者应尽量鼓励其将痰排出。咳而无力者,可翻身拍背以助痰排出,尤其是长时间卧床者。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应当注意起居有度,合理饮食,可根据病情适当食疗调护,坚持缓则治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肺阴亏虚者选用雪梨、山药、百合、蜂蜜等药食,肾阴亏虚者选用枸杞子、女贞子、黄精、阿胶等。平素肝火亢盛者注意调畅情志,避免忧思恼怒,还可服用针对性的药物平肝清火,对于一般患者而言也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志剧烈变化诱使咳喘发生。
咳嗽并非小病,需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早做防治措施。
本文选自《上海中医药报》
2021年10月29日第003版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姚唐杰、薛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