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关入世二十载,追忆大师汪尧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复关入世二十载,追忆大师汪尧田

2021年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以我校汪尧田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为中国“复关”“入世”取得成功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所展现的爱国情怀和学者风范是永远值得上经贸大人铭记和传承的。

11月11日晚,大师剧《汪尧田》在我校松江校区图文信息大楼507报告厅倾情首演。20年前的这一天,正是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的日子。大师剧《汪尧田》以倒叙手法,回望汪尧田教授从响应号召毅然回国,到为中国“复关”“入世”奔走呼号的艰难历程,展现汪尧田教授坚定、睿智、执着、敦厚、温润的人格魅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汪先生是我心目中的一位伟大学者,淡泊人生,执着坚定,对事尽心,对人谦和。……今天以这样艺术的方式来重现汪先生,虽然仅仅表现了汪先生生活片段的万分之一,但我相信这足以让我们看到他的思想光芒,他的坚定行为以及他为国奋斗的情怀。”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学校杰出校友周汉民在观看完大师剧《汪尧田》首演后这样说到。

初创

从无到有,将“中国复关入世第一学人”搬上话剧舞台

如果将时针拨回2020年学校的上一部大师剧《裘劭恒》首演现场,在庆祝演出成功的同时,周汉民教授提出建议要将我校另一位大师汪尧田教授也搬上大师剧的舞台。

汪尧田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所长,我国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研究咨询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复关入世第一学人”。得益于大师剧《裘劭恒》的成功创演,学校决定乘此东风,继续创作排演大师剧《汪尧田》。

大师剧《汪尧田》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出品,主要演员均由学校学生担任。“正是受到去年大师剧《裘劭恒》的感召,我在看到演员招募通知后,第一时间提交了个人简历。”老年汪尧田饰演者余静诚说到。和余静诚一样,很多演职人员都受大师剧《裘劭恒》的影响而来。2021年6月2日,大师剧《汪尧田》演员招募通知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后,收到55份学生报名简历,最终有16名学生演员成功入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怎样诞生的?想要将“中国复关入世第一学人”的故事搬上话剧舞台,其实并不简单。

尽管演员的基本招募在暑假前已完成,但剧组的真正建立是在8月27日。由于今年夏天疫情反复的情况,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与学生演员集训的紧迫性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为确保学生演员能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安全返校,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也有个别剧组演员因为应征入伍等原因要调整,9月初剧组又进行了演员扩招,最终将参演的16人确定下来。

此外,大师剧《汪尧田》的剧本创作也经过了多轮的修改。剧本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李世涛副教授根据汪尧田教授的生平事迹及各类图文参考资料进行创作。周汉民教授、汪老的家属和老同事等对剧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学校与编剧、导演多次开会、沟通,剧本经过了8次大的修改调整最终才得以被搬上舞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我眼中的汪尧田,他是一名‘战士’、一位‘谋士’、一个‘卓越领导者’。”在大师剧《汪尧田》的建组仪式上,周汉民教授曾给全体与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思政课。他强调大师剧应该彰显的汪尧田教授的这3个特质,同时他帮助编导和演员们对中国“复关”“入世”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这对于演职人员进一步研读史料文献、参悟角色、把握汪老的精神特质,并从演好大师剧中汲取精神动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冲刺

精雕细琢,青年学子与大师汪尧田“隔空对话”

时间紧,任务重,学生演员的压力不小。尽管选角时,老师们已经尽可能挑选有舞台经验的学生参演,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正式的话剧表演经历,因此开学前一周的集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情景交融”环节的集训,教会了同学们如何迅速地进入对应的表演情景中,为舞台上每一幕的情绪切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年汪尧田饰演者余静诚、青年汪尧田饰演者潘成杰和青年费伟倩饰演者程先珏均来自学校语艺团,虽然他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台词功底,但表演经历的匮乏还是令他们犯了难。仅有的图文资料的参考是平面的,对于话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有限。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经过多方走访和搜集,终于找到了2001年《东方之子》节目对汪尧田教授的专题报道——约10分钟完整视频,既为演员们理解和还原角色提供可靠参考,也弥补了学校校史馆这一方面影像资料的空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东方之子》影像资料

本剧用了很多家庭戏和与学生相处的场景去还原真实生活中的汪尧田教授,拉近观众与大师的距离。其中,“把月饼留给学生”这一细节就是取自真实故事。剧本最开始的设定中,费伟倩女士是会做饭的,但是剧本呈现给家人后,汪老的两个女儿笑着说:“我妈妈是从来不做饭的,她被我爸爸宠了一辈子。”《东方之子》访谈中,汪尧田教授也曾说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有两件:一个是有时间潜心研究关贸总协定和WTO问题长达53年,另一个是娶到了一位贤惠善良的妻子。这些真实的细节,首先感动的是演员本身。

再如,周汉民教授曾提及“从未见过汪尧田教授喝酒”,青年汪尧田的饰演者潘成杰便将这话记在了心里,提出将原剧本中碰杯饮酒的剧情删除,改成“以茶代酒”,这样更能还原真实的汪老。

相比其他演员,余静诚遇到的困难最多。作为一位大二学生,却需要扮演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这样的年龄差距对于没有表演经验的余静诚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一开始由于他的表演常常得到“用力过度”的评价,于是余静诚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汪尧田教授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肢体语言很丰富的人,因此我也在想怎么将台词与肢体语言更好地结合,既保证仪态举止又符合人物形象。”通过反复练习,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便是那个“老夫聊发少年狂”、充满力量的、神态和肢体动作都特别丰富的汪老的形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的旋转小舞台也是本次大师剧的独特设计之一。“在一个半小时里讲述一个人一辈子的故事不容易,如何在舞台上体现时间的流逝,将这些故事流畅地表述出来,于是一个旋转的舞台就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 导演赵以介绍道:“时间流逝就顺时针转动,时间倒流就逆时针旋转,在演员们的一次次推动下,它既可以是归国的航船,是汪尧田教授的居所,也可以是研究所和会议室,甚至可以作为区分于实景的空间,在汪尧田教授讲述自己的‘八大战役’时,呈现相应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冲突具象化的重要呈现道具。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国内对“是否入世”有所动摇,站在舞台左右两边的人所持观点针锋相对,转台也被红蓝灯光映照下的两派力量不断拉扯、摆动着,当时汪尧田教授所面临的两难局势就以这样具象化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除此以外,本剧在服化道方面下足了功夫,演员的发型和衣着都参考了汪尧田教授生前的图片资料。正式演出前不久,余静诚更是剃了一个光头。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排练中,学生演员们不断完善每个动作、每句台词,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同时,在排演过程中,学生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汪尧田教授的人格魅力,并把传承弘扬好大师精神的决心切实转化为演好大师剧的强大动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时空穿越,我仿佛被带回了那个年代,被汪老的精神久久感染着!”

剧终谢幕,台下掌声雷动。观看完大师剧《汪尧田》首演后,学校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精彩的演员表现、精心的剧本打磨、精妙的舞台设计,都使台下的观众们身临其境,不禁为之热泪盈眶。前来观剧的汪尧田教授的女儿激动地说道:“我恍惚感觉我爸爸好像就在眼前,他生前就最爱穿那样的浅灰色毛衣!”

传承

影响深远,大师思想光芒洞穿历史长河

在扮演老年汪尧田时,余静诚也慢慢增进了对人物的理解:“我觉得汪老身上有很深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烙印,和鲁迅、老舍等作家和学人一样,他们身上既有旧时代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态度。”

对于演员们来说,参演这样一部戏剧作品,也同样是经历了那个激荡的年代,体验了大师及其家人和学者们的一生。“我觉得,想要演好戏剧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演’,而是要在台上成为那个角色。”主演余静诚体会颇为深刻。“出戏”之后,汪尧田教授这个角色的特质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痕迹。在同伴们眼里,进组之前的他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大二学生,现在再看到他,却多了几分成熟和沉稳,确有几分汪老的影子。

11月10日录演、11月11日首演、11月12日加演。三场连演,加上最后一星期的20余次排练,让余静诚嗓子都哑了。“最后一场,那声音特别像个真正的老人。”导演赵以看着眼前的这群孩子也不禁感慨:“很不容易。在全过程中,他们所饰演的人物确实已经走到他们的内心里去了。就像所有为了‘复关’‘入世’努力的学人们一样,他们永不服输、不怕牺牲,努力奉献的是一种巨大而浓烈的情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贯穿全剧的“汪徐友情线”看哭了不少观众。但其实,“徐春茂”这个人物是虚构的,这既是剧本创作的需要,也是还原历史和再现历史的必需。“在中国‘复关’‘入世’的道路上,我们既不能遗忘汪尧田教授的功绩,也不能忽略像徐春茂这样的学者的付出。如果说这些学者是一个雁群,汪老毫无疑问是领航之雁,徐春茂他们在雁队之中跟随,他们时而呈‘一字型’,时而呈‘人字型’,不论哪种队形,都是‘入世’学人最优雅、最振奋人心的姿态。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等到了‘入世’成功的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这份光荣离不开他们的付出。”编剧李世涛分享到,在他看来,徐春茂这一角色同汪尧田教授一样,代表了那个时代致力于研究关贸总协定、为中国打开大门做出学术研究贡献的学者们,代表了那一代学人在困难和环境压力下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坚定不移的宝贵精神。

潘成杰坦言自己本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原本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实习,却出于对本剧的热爱而改变了计划:“虽然冲动,但并不后悔。我不想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遗憾,这大概也会成为我大学生涯最‘高光’的时刻,成为最宝贵的回忆。”大师剧《汪尧田》圆满谢幕,也证实了“选择了就要负责到底”的初心。“真的,我们的收获远比失去多。”潘成杰说出了全体演职人员的心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正如周汉民教授所言:“我以为在大师剧《裘劭恒》之后,再有大师剧《汪尧田》,这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我们图书馆门口的两尊塑像熠熠生辉。学校虽小,历史不长,但是这两位大师他们的思想光芒洞穿历史长河,影响未来的人生。”大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通过舞台的呈现,走进了更多上经贸大人的心里。这也必将激励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努力为中国对外经贸事业添砖加瓦,做出更多的贡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剧组学生演职人员合影

推荐阅读

周培卓:在西藏服役两年,我明白了……

定格浪漫 | 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

上经贸大圆满完成松江区、长宁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采访 |

摄影 |

排版 |

审校 |

责编 |

凌睿 宋铭涛 林佳莹 滕美名

全能小海鸥

林佳莹

施晖

张莉莉

策划 | 新闻中心 SUIBE海鸥通讯社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复关入世二十载,追忆大师汪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