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76周年校庆即将到来
校庆之夜
上戏实验剧院将上演一台精彩的经典折子戏专场
“守正创新薪火传承——庆祝上海戏剧学院建院七十六周年暨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成果汇报”,将于11月30日和12月1日同观众见面。
此次演出,既是上戏戏曲学院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协同创新中心”)的项目成果。
近日,协同创新中心同上戏艺术创作中心联合举行戏曲新剧目创作研讨与推进会。
本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是听取专家对协同创新中心戏曲新剧目以及校重大创作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创作项目京剧《穆桂英挂帅》的意见和建议。
上戏戏曲学院院长、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佩红,上戏戏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亓季松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上戏艺术创作中心主任魏东晓,介绍了校重点创作项目——京剧《穆桂英挂帅》的立项情况。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强调,协同创新中心是上戏研究型重点实验室之一,通过这个市级戏曲文化平台,将进一步提升戏曲学院创新能力,不断推新戏、出新人。
上戏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表示,京剧《穆桂英挂帅》应探索在舞台创新中融入电影手法,并进行戏曲电影的创新,建议从文本、样式、电影处理等方面入手。
著名剧作家罗怀臻认为,“穆桂英”题材在当下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抓住时机,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回归”戏曲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指出,对于《穆桂英挂帅》的再创作,要做到三点:体现新意,吸引年轻观众;面向未来,创新戏曲融入电影手法的方式方法,破圈创新;思想先导,让年轻人对历史能够“再认识”和“再参与”。
著名作曲家杨乃林认为,《穆桂英挂帅》的题材是经典,其主题是永恒的,但在表现方式上应该创新。可以从京剧表演艺术的角度,也可以从电影的表现角度进行创新。《穆桂英挂帅》从最初的豫剧,到梅派京剧,再到程派京剧,戏曲种类的跨界,艺术流派的传承,本身就是一部艺术电影。
《戏剧艺术》副主编李伟以新编粤剧《白蛇传·情》为例,介绍了传统创新发展的路径,对《穆桂英挂帅》是有益的借鉴。
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已正式起步
校庆日期待充满中华文化底蕴的戏曲之夜
END
扫码关注 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 / 刘佳奇
文字、图片 /王琢珏
排版 / 司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