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临港五校新时代课程思政示范展示”中
我校电气学院王丛佼老师荣获展示活动特等奖
材料学院苗青老师和文理学院武文佳老师
荣获一等奖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了解她们的“授课秘籍”
由左到右:王丛佼老师,武文佳老师,苗青老师
王丛佼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教师
参赛课程:《电力系统基础》
您是以什么形式将思政元素和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的呢?
课程融合 “专题嵌入”“元素化合”“隐性渗透”“自我获得”等协同手段,以讲好电力故事为途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构建对分课堂,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活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专业技能和思政育人的双目标。
具体体现在:立足电网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整个教学环节中布局育人功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句号到问号”“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坚持课程教学和实践探索协同推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感想与收获
非常荣幸代表学校参加了临港五校课程思政教学展示评比,经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到参加此次比赛,获奖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备赛和参赛过程,无疑是一次自我磨砺、寻求突破的有益经历,也是与不同校不同行的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的有利契机。通过“以赛促教”,从课程思政案例选取到显隐结合的教学设计,到对PPT、讲稿的反复打磨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入,整个过程使自身对《电力系统基础》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了更多思考和有效积累,进一步明确了以展现大国工程、讲好电力故事为途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构建对分课堂,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活化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同时,作为上海电机学院新工科课程思政研究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级课程思政团队的成员,感谢来自所有团队的帮助与支持。未来,将继续探索研究“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致力培养“传承工匠之魂、筑梦大国电网”的新时代电力人才,愿立足当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武文佳
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教师
参赛课程:《高等数学》
您如何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时,根据具体章节知识点的内容,介绍数学发展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讲解微积分中蕴含经典的数学思想和哲学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入数学美育教育,增强对数学之美的认识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不断探索、不怕困难、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精神。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主要围绕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这两个目标进行。在教学中注重课程引领作用,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重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怎么学,怎么去应用”。教学设计注重科学性、整体性、渐进性、相融性、情感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等,使显性的数学知识与隐性的思政教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功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感想与收获
作为一名数学基础课教师,有幸能够参加临港五校新时代课程思政示范展示,和众多优秀的老师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受益良多,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高等数学作为学生大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有着知识基石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在此次备赛过程中,我充分挖掘了高等数学课程各个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反复打磨每个课件和教案,梳理思路,组织语言,在课程教学中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用心用爱教学,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思维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有用之才。
苗青
上海电机学院材料学院教师
参赛课程:《模具制造工艺》
您觉得工科专业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
本课程主要介绍模具选材、制造及装配的工艺方法,从关乎“国计民生”重要装备的“核心零件”出发,引出相应的“模具制造”;融“工程案例”“专题讨论”“项目探究”等教学举措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具体体现在:“面向大局”,致力于“大国重器”等高端装备的难加工零件制造,立意高远。“学思融通”,前沿性工程实例浸润性融入思政元素,浑然一体。“目标清晰”,“爱国、立志、敬业、创新”四阶层目标接续式立德树人。
感想与收获
本次参赛是对我校材料学院专业课《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思政的教学展示,是对“临港五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高阶学习。比赛观摩到多门课程的优秀思政案例,获益良多:工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要基于专业背景和课程内容明确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目标”;深挖课程内容,构建“有根基、有生命力”的思政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能力提升,形成课内“快显”、课后“长远”的全局式“立德树人”,开创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崭新局面。
编辑:沙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