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他们是上海师大“超级博士后”!

上海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来了,他们是上海师大“超级博士后”!

近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

2021年度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资助人员名单中

我校6位博士后获资助

立项率高达85.7%

创我校历史新高

2021年度上海市

“超级博士后”资助名单

上海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胡秋妍

上海师范大学

1989年生,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曾赴香港中文大学交流访学。现为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唐宋音乐文献、唐宋词学研究。

中国史

姚汉昌

上海师范大学

1990年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史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哲学

彭毛才旦

上海师范大学

1991年生,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院印度哲学与佛教学博士,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研究员。现为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印度佛教中观思想发展史,藏传佛教萨迦派与格鲁派中观思想比较研究,藏传佛教中观文献等。

教育学

林 琳

上海师范大学

1991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交流。现为教育学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学习技术(CTCL)、设计思维等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

尚童鑫

上海师范大学

1990年生,天津大学工学博士。现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碳载金属催化剂的硫转化活性及催化作用机理。

数学

王弘耿

上海师范大学

1990年生,同济大学理学博士。现为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极端相对论光强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太赫兹波的产生及调控等。

“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

“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是上海市为保障和提高优秀博士后人员待遇水平,激发青年科研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而设立的一项博士后的激励计划。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规定,经评审入选“超级博士后”计划的博士后人员,由上海市促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设站单位对获得此项资助的博士后人员,应给予不低于1:1的配套经费。“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自2018年设立以来,实行限额申报,但对于当年度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博士后人员,则不占相关单位的申报名额。

上海师范大学

立项率创历史新高

综观我校今年的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资助情况,有不少可喜之处,具体表现为:

第一,立项率创历史新高。由于“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实行限额申报,本年度申报指标较去年有所减少,但学校高度重视申报质量,立项率仍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为60%,2019年为71.4%,2020年为81.8%,2021年为85.7%。

第二,立项排名处于前列。本年度共有65家单位获得资助,我校在所有获资助单位中排名第14位,在全市高校中排名第8位,市属高校排名第2位。

第三,我校数学流动站博士后王弘耿因荣获上海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直接入选“超博”资助计划,并成功晋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第四,流动站分布情况较好。本年度共有6个流动站的博士后获得资助,也是近几年来较多的一次。

截止到目前为止,本年度我校获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0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站中)1项和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站前)1项。除此之外,博士后群体在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的青年项目立项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获批国家社科和国家自科青年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3项,上海哲社青年项目3项以及上海市博士后日常资助1项。

上海师范大学

加大对博士后队伍建设投入力度

优化博士后培养政策

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平台

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在学校师资队伍

建设中“蓄水池”作用

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人事处

校对:陈怡

编辑: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考期临近,请收好这份防疫提示

●上海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1年上海师大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出炉

●致全体师生校园文明出行倡议书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师大一起加油!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师范大学-来了,他们是上海师大“超级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