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整个课程链是一把大伞,它就是伞把。”
“这门课所提供的是一个大背景,
如同一个坐标系。”
“它们是有顺承性的,而我们是与时俱进的。”
“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作为一个起点。”
●●●●●
从书本理论到课外实践,从材料挖掘到实战辩论,由浅入深,纵横兼济,与时俱进,上外一批优秀教师正以一种全新的课程链教学模式描绘着未来旨在培养外语专业高端人才的研究型教学的轮廓。
英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的阶梯型思政教育探索”团队便是其中的先行者。该课程链由英语学院院长王欣老师指导,副院长陈琦老师领衔,唐珂、杨维嘉、孙麟、林玲、李尚宏、李梅等优秀教师参与。团队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
起点
三“文”架构,循循善诱
所谓“课程链”,是以某一项目、主题或核心能力为主,具有逻辑相关序列的有层次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课程的链式组合。英语学院该课程链一大创新体现于“文学-文化-文明”的三“文”架构体系,覆盖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课程体系展现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运用,从学习到领会、从领会到实践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阶梯式进步,将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与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
三“文”架构的第一步起于英国文学评论家萨缪尔˙约翰逊眼中的a kind of intellectual light——文学。对已基本具备语言功底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在上外的本科学习是借助语言的翅膀翱翔天际、深入探索的人文之旅。落实到本课程链中便是面向大一、大二学子的两门基础课程——王欣老师的《英语文学导论》与唐珂老师的《比较文学》。
借助这两门课程,学生从进入英语专业开始就对文学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且初步具备从较高的人文性与文学兼性角度思考与探索的能力。课程链由此引领学生从文学学习进一步拓展至文化研究,开设了三门研究型导向性的相关精品课程,选取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英国与美国进行深入的讲解与探究。在大二系统性学习了必修课程《英美概况》之后,大三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规划在《美国社会与文化》和《英国社会与文化》中选修课程,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相关领域知识。
“如果整个课程链是一把大伞,《英美概况》就是伞把,对整个课程链起支撑性作用。”孙麟老师带着笑意形容道,“它可以为本课程链之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本课程链文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背景知识。”
课程链文学-文化-文明的三“文”架构
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为学生开拓探索文明的疆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了使学生能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审视世界,课程链相继再推出《西方文明史》与《社会文化专题研究与讨论》两门课程,让“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思政链形成完整闭环。
正如名字一般,《西方文明史》是一门“打通中西”的课程。这门课始于2007年,是上外较早开设的课程之一。课程主讲人李尚宏老师认为,在三‘文’架构的课程链中,这门课所提供的是一个大背景,如同一个坐标系,任何知识都可以在这个课程里面找到一个专属坐标。“就如同我们把学生引领到一个知识的宝库里面。宝库有许多小门,我们把这个门向学生敞开并邀请他们预览,看看这里面有什么宝贝。但我们会由他们自己选择进入,因为进去以后就是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了。”
理论的学习之后,李梅老师的《社会文化专题研究与讨论》为学生们敞开了实践的大门。陈琦老师介绍道:“我们利用分析方法、问题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教会学生如何把思想理论用科学的、规范性的语言表述出来,是一种进阶至学术范围的训练。”通过以上课程,“区域国别研究”课程链建立了由浅入深的三“文”架构课程体系,一方面在横向的知识层面扎实全面高质量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在纵向的思想维度中构建逐步开阔的中国特色全球性视野,结合课程思政将专业教育全方面升华,除开知识的灌输与研究方法的训练以外,同时培养并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境界,体现出上外英语专业强烈的人文关怀。
“不论是区域国别研究,抑或是课程思政教育都不是英语专业额外多出来的内容。”负责人陈琦老师解释道,“它们有其学科内在的、自身的动力在里头,是学科发展或者说育人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是有顺承性的,而我们是与时俱进的。”
重点
国际视野,中国视角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这一课程链以“跨文化、通中西、构筑命运共同体”为重点,总体呈现阶梯性的递进关系,培养学生宏观国际视野,引导学生站在中国视角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
“跨文化”研究是外国语院校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之一,陈琦老师认为,“在英语文学领域我们有一个优势是英语国家无法比拟的,我们的文学必然是站在跨文化的立场,站在一个世界文学的高度、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审视相应的文学现象,以文化对话或者文明对话的角度去分析现象、欣赏作品。”作为中华民族的新时代青年,“我们中国学者的视角往往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在本课程链的两门基础课程——《英语文学导论》与《比较文学》中追求的是与之呼应的“文学共同体”。在陈琦老师看来,“我们之所以能在其他语言文化作品中体味到真诚与感动,是因为‘文学间性’的存在,它体现出了人类生活状态的共通性以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因此,课程链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导入其中,关注“文学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结合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找到能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方法。
在唐珂老师的《比较文学》课堂中,她会在多样的话题探讨中广泛引入跨文化的视角和方法,帮助学生以比较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高度进行文学对话与文化对话,为学生提供更大范围内的全球视野。同时唐珂老师强调:“在英语专业学好英语,又通本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的知己也知彼,才能够真正和其他国家有效地深入交流,避免误解。”
唐珂老师正为大家授课
在“跨文化”的基础上,“通中西”则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文明领域,将其学习、研究的内容具体化、理论化、专业化。李尚宏老师提到“其实我们,尤其是学文科的,强调一个通,就是打通中西,打通古今,还有打通不同语言。”
“《西方文明史》就为同学们提供了最大程度上对‘西’的探索。而我们教学的开展是必定需要以中国视角向外拓展。”李尚宏老师将重点放在了呈现历史背后的某种必然性规律上,“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背后的逻辑、来龙去脉给它理清楚。另外,我们必然还要将其和中国的历史,尤其思想史联系起来。如同照镜子一般,进行一个文明互鉴。”这一课程的原身是美国具有超一百年历史的大学课程,具备成熟的课程体系。此课程链将其借鉴引入,逐步改造它原有的以美国、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消除其偏见、局限,从而以中国视角再出发进行探索与思考。
亮点
问题导向,自主探索
这一课程链的一大亮点在于——以问题导向性设计专题,采取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林玲老师《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课堂,除了以讲座的形式,全面系统地梳理美国的地域风情、人文地理、政体制度等知识点外,针对美国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全英文学生辩论也成为了授课的一大特色。
“我们采用的是美式公共论坛辩论(American public forum debate),一种风靡美国大中小校园里面的辩论形式。我们有5个议题,比如说控枪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平权法案等等。”林玲老师详细讲解道,“我们把学生分成了10个组,每个议题都有正反两方。”根据论坛辩论的形式,学生在课堂中会通过扔硬币的方式临时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对正反双方的辩论论据都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种挑战将大大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研究能力。
林玲老师正在进行讲解
在长达30多分钟的辩论后,听众将有10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或者评论,而后再由林玲老师本人做总结性的评论。最后所有听众还将进行投票,投出自己认为更有说服力的一方。“我们的重点是社会和文化这个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的博弈力量。我想通过这个让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型教学的学习探究的共同体。”林玲老师补充道。这样的教学形式也充分体现了课程链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自主学习的理念。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陈琦老师在他的《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中不断冲刺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坊,分成不同的阅读小组,具体剖析一篇论文。”这是陈琦老师的特色教学方式之一,“这个论文一般都是选自国外最优秀的核心期刊最新的一些研究热点的论文。比如说媒体报道和民众对某一个政党人物或者政党的支持率之间有没有关系?我们要努力去思考这个研究者是怎么组织他这个研究的,他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是定性的研究还是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的研究里面,使用了哪些相应的公式、设计了哪些参数,参数的设计是否合理?”在这样的小组工作坊中,学生被引导去努力发现这些研究尚存的不足之处。
陈琦老师课后与同学沟通交流
终点
教学相长,孜孜以求
作为一次新的尝试,英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的阶梯型思政教育探索”课程链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这无疑是一份对既有成果的褒奖,而在受访的几位老师看来,这更是一份对未来尝试的鼓励。
“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作为一个起点,去进一步深入开拓教学改革,进一步去思考课程链的意义。”陈琦老师冷静地谈道,“进一步去思考在整个教学改革、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结合三全育人这样一个思想,如何去结合‘三进’这样的时代要求,结合课程思政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实现自我的提升”。
从文学到文化再到文明,这些优秀的课程在课程链中融为一体,为学子们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精彩纷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不再枯燥,不仅更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鼓励大家学以致用,学会多角度、有深度地看待问题。
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课
来自2020级的严瑞希同学在修读了课程链中文学、文化部分的课程后感悟颇深。“将英美文化与我国的思想文化进行理性对比,这帮助我以更宽广的视野认识和理解当今世界中西的碰撞。”同样来自大二的韦雪纯则觉得,在几门课程的学习后“我们能够从跨文化的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个历史问题”。在学生们看来,这样的课程链颇具时代意义与人文关怀。
“我对西方历史的发展框架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打破了之前对西方文明的固有印象,不再是从现代的角度作辉格史观式的理解,而是更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历史”。2018级的付博锐同学这样形容《西方文明史》带给他的收获。
教学团队中的老师们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用心讲好每一节课,传道解惑,展现出学者之风,同学们在课程中给出积极反馈,化作未来老师们继续探索的一大动力。
教学团队中的几位受访老师
也对上外学子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
不要去根据老师的打分去选课,而是要根据自我发展的整体设计去选择具体课程。要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你选的各种课程之间应当是互相关联的,最终你学完了一系列课程,也就形成了你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学术面貌。——陈琦
学习更多的快乐和兴趣是源于交流过程当中的。大家把每一堂课上好,在自身积累的过程之外,把握好课上课下的每一个互动交流的机会。——林玲
多阅读中西文化、文学和历史经典文献,勤思考社会问题和国际时事。——孙麟
策划|西索通讯社SISU融媒体中心
采写|庄雯怡 李盈绮 贺婷洁 牟家慧 刘春民
视频|钟琳 席宇恒 陈嘉晰 杨一灿
配音|李涵萌
编辑|牟家慧
责编|庄雯怡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号:SISUers/ 订阅号:sisu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