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开讲以来,汪品先院士已经为同学们上了三堂精彩纷呈的公共选修课,他从现代科学的起源说起,通过不同的主题以引发同学们对于“科学与文化”二者关系的再认识,启迪、激励年轻人共同深耕校园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第四讲又将在下周开始,小伙伴们抓紧时间一探究竟吧~
《科学、文化与海洋》第四讲在即
第四讲 科学与视野
--- 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视觉与视角
视觉是动物认知环境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同生物的视觉不同;采取不同的视角,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人类视野的空间拓展
借助于技术的发展,人类极大地拓宽了视野,但是缺乏穿透力。当前人类最大的弱点,是对于深部过程缺乏了解
人类认知的时间尺度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时间现象在空间的投影。地球环境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循环过程,叠加、组合形成的复杂系统。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寿命限制,我们已经演变成了地球的“啃老族”
“人类中心观”
“人类中心观”是认识世界的大敌。一部科学史,就是人类不断拓宽视野、逐步克服人类中心论的过程
参考文献:
汪品先, 2012.大科学要有大视野.解放日报,2012.09.29.; 中国青年,2012年21期转载
第三讲课程
学子上课心得摘选
工科试验班(电气信息类)专业卢世浩:"今天是汪院士的第三次讲座,在上一次讲座中,汪院士提到了东西方文明与海洋的关系,或多或少的提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又留下了一些悬念,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听汪院士认真谈东西方文化差异。
这场讲座信息量很大,汪院士以他丰富的人生经验,渊博的知识以及一针见血的洞见力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东西方文化差异”。首先,汪院士结合自身经历将几十年来外国对于中国的印象以及中国对于外国的印象娓娓道来。正如我们所知,西方主流媒体至今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局限在两种看法:一种是以付满洲为代表的狡诈残忍的中国人形象,另一种则是充满歧视意味的 “黄祸论”;而中国对外国的印象也要么是从前的“外国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要么是盲目崇拜。令人十分诧异和叹息,且不论东西方文化是否真有如此大差异,这种刻板主观的印象就是完全错误的,更不利于消除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正视并研究东西方文化存在的真实差异以及原因。汪院士列举了大量例子,从生活,宗教,科学,文化等方面逐一进行了东西方的对比,其中对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的论述令我陷入深思:中国人不是没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曾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然而这些要么是浅尝辄止,要么是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究其原因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作祟,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求实用,讲求内心修养,根本不重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哪怕是最接近科学的格物致知论,最终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汉阴抱瓮就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鲜活例子。试问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之下,中国的自然科学如何能得到发展?李约瑟之问不仅令西方学者疑惑,更拷问着中国人的内心。接着,汪院士为我们总结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同时又抛出了一个新观点:华夏文明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原来,无论是从宗教、文学还是服装、习惯,我们所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中早已深深地烙印上了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影子。每一次接触,外国文明的优秀因子都会融入进华夏文明中。然而,直至现在,许多中国人仍然片面地强调中华民族的单一性,忽略少数民族的贡献,更夸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固然有部分是因为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但也反映出华夏文化中盲目固执的一面。然后,汪院士又提到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过程: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在这过程中日本格外值得我们注意,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而百日维新失败了?汪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封闭自大的一面,断绝了西方先进文化生长的土壤,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及彻底改变的决心,什么样的改革都注定会失败。最后,汪院士又提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反复,这些反复不仅推迟了中国的发展,更让人们的思想反复摇摆,无法树立正确的观念。这种种中华民族的劣根性,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省。
于是我发现,汪院士给我们讲东西方文化差异过程,实际上更多的是让我们消除盲目、偏见、混淆,逐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的过程。并且正是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更加深入彻底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我们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实所谓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不可调和,实际上东西方文化在久远的过去早已有了深入的交流,现在所谓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恐怕更多的是因为近代的固步自封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所造成的,正如汪院士所说的那样:不是中国人来了,而是中国人回来了!我们只有这样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准确的把握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才能在正确地走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
软件工程专业张文喆:"这一次的讲座,汪院士将视角集中在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上,分析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这些不同的根源,然后着重讨论了近代史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我们探讨了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沉浮,最后对我国近代以来在思想上的反复提出了批评。在我看来,这次的讲座满满的全是“干货”。
站在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来看,中国人对自身的感受应当是“我们祖上是阔过的”,但是在近代的一百多年里“遭了灾”,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走在复兴之路上”。但是,中国的经济虽然发展了,文化却没有发展起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文化影响力是极弱的,而且大多还是集中在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上。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比比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古代乐器的美丽,着实秀了一把传统文化;但是看看日本申请2020年奥运会的宣传片,里面除了展现日本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大一部分展现的是日本的当代文化:马里奥、机器猫等等。这几个动漫和游戏的形象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新象征,都具有全球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我们非但继承不足,创新更是大大不如。
日本的这几个文化新符号都是伴随着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诞生的,如果按照这个发展经验,那么在2017年,中国也应该诞生了这样的文化符号——但是却没有。这背后的原因我一直想不通,直到周三的讲座,为我揭开了答案的一角:中国对于自身文化的破坏和漠视、对于思想意识的反复、对于文化创新的保守和拘束,都应该为这种糟糕的现状负责。我们应该承认国家和政府在文化的传播和创新上,很多时候不是提供帮助,而是拖了后腿。当下大力推广的所谓“主流文化”,到底影响力几何,大家心里自然明白。这样的“中国文化”,连国人尚且不能信服,又何谈走出国门呢?文化创作需要自由的土壤和空气,而不是集体农庄般的发展模式。既然要讲求实事求是的行事作风,那么看看欧美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蓬勃发展,对比下中国文化的裹足不前,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做的不对。
要改善中国人的形象,就必须通过展示中国强有力的特色文化来改变。中国在非洲援建铁路等基础设施,但是中国人的形象在非洲人民心中却越来越坏;欧美媒体不断诋毁中国的做法是“新殖民主义”,而这种思想已经在非洲的年轻人心中扎下了根。中国花掉上亿美元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为何美国人动动嘴和笔就达成目的了?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当经济上的好处无能为力时,文化却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应该立刻调动自己的大脑,找出针对当下文化困境的破局之法!"
关于本讲内容若有想和汪老师交流的问题,可以邮件形式提问,截止到讲课结束前的提问,都有机会得到汪老师在讲座现场的回应。邮箱地址:scoclc@163.com
时间:4月18日18:30 - 20:10(周二)
地点:逸夫楼一楼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