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找不出两座一样的城市。个性、气质、精神……这些“城市的DNA”信息有相当一部分都储存在城市的建筑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只是也许有人会问,建筑该如何被阅读?
“首先应该让建筑‘有故事’可读。除了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她们的故事,我们还需要一批会‘写故事’的人。”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过去八年来一直默默地在学院里开讲一门课程——《城市阅读》。
最早倡议开设这门课时,学院里也有不同声音:“学工科的学生,上专业课、画图纸都来不及,还要上这样一门文绉绉的课程?”伍江的回答是:这是一批未来有机会介入城市发展的年轻
人。换言之,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为城市的建筑续写故事。在城市规划入门的时候,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呵护城市文脉的种子尤为重要。
阅读建筑,读的不是“说明文”,而是“好故事”
在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城市阅读》是一门人气很高的课。很多时候,城市阅读,就从阅读城市里的各种建筑开始。
都说建筑是城市的骨架,但为什么有时候部分骨架会因意外伤害而“受损”呢?最近一次给学生们上课,围绕历史建筑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伍江直抒胸臆:有的保护建筑没有受到较好的保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她的“故事”还不够了解。
“打个比方,历史保护建筑就像文物一样,价值是公认的。试想,有哪个人会蠢到去毁坏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呢?毁坏的唯一动机就是,他压根不知道这是宝贝。”由此,伍江话锋一转,谈到了建筑阅读的重要性。
“我们真正要阅读的,不是一篇干巴巴的、关于某栋建筑的说明文,而是隐藏在建筑里的故事——这是一个文化解码的过程。”伍江说,正如一本好的小说可以震撼读者心灵,给人以希望和勇气,阅读建筑也可以让更多人领会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只不过,要达成这一点,人们需要更多“好故事”。
先摸清“家底”,“好故事”要能保则保
“对于好故事,我们要能保则保,至少先把这些故事保留下来。”在建筑保护专家们看来,摸清“家底”,收集“故事”,是让更多建筑可以被阅读的前提。
从1979年开始,上海启动历史建筑与区域的保护规划工作。
经过多年持续开展的保护工作,目前全市划定了44个历史风貌保护区,总面积41平方公里,确定了5批共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今年初,上海还开展了中心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的全面普查。普查发现,上海外环内现存50年以上历史建筑约31520栋,建筑面积约2559万平方米。
为了提高公众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认识,形成更多共识,不少建筑学界人士开始向公众推介一个全新的概念:建成遗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院长李振宇介绍,“建成遗产”是国际文化遗产界惯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泛指以建造方式形成的文化遗产,除了建筑遗产,还包括城市遗产和景观遗产。不难发现,比起建筑遗产,“建成遗产”在空间范围上更广,指的是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城乡建成区及其景观要素,除了建筑,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乡村中的传统聚落都被包括在内。
在“续写故事”的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的教授们时常感慨:如果完全按照城市规划的一整套教材和原理去教学生,时间长了,学生们可能会觉得,对任何一个城市进行方案规划设计,“手势”大概是差不多的。
其实不然。每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精神气质,这一点理应在做城市规划设计时被更多关注。这就是伍江在八年前主张为本科生开设《城市阅读》课程的原因:他们很有可能是未来为城市建筑“续写故事”的人,要预先在这些年轻人心中埋下一颗“承前启后、与古为新”的种子。
伍江认为,应让学生在接触城市规划专业之初就意识到,每个城市如同不一样的人,拥有自己的生命、个性和灵魂,城市的更新发展与历史文脉、文化记忆的传承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样重要。“今后的人们如何读城市里的建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我们的传承和创造。”
来源:文汇
作者: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