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人物|文学院曾军老师:做有意义的事,做有趣的事,做感兴趣的事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上大人物|文学院曾军老师:做有意义的事,做有趣的事,做感兴趣的事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导师简介

曾军,1972年生于湖北沙市。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处处长;首届长江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曾军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文化理论与批评,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其著作或论文分别获得2006、2008、2010、2012、2014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专著《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观看的文化分析》《城视时代》,主编《文化批评教程》《新世纪文艺心理学》等多部作品。

治学:知行合一

曾老师上课时间到

曾老师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谈到治学方法时,他提到了两点。

首先是读书,与书本交流。广博的阅读对于相关知识领域整体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学问的基础。就研究领域而言,充分阅读专业书籍,是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前提。第二点,做学问时要懂得与人交流。曾老师引用了已故学人钱谷融先生的观点,文学就是人学。既然是人学,交流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人文社科领域。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曾老师回忆起自己早年在湖北读研究生的经历,他与师门的几个同学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对当时最活跃的一批湖北作家进行访谈,并通过积极联系,在当时湖北最好的刊物《长江文艺》开设了为期一年半的专栏。受限于当年的客观条件,他们拎着录音机与作家逐个交流,请评论家对作家们的作品进行评论,并通过专栏进一步跟进。从现在来看,这都是一件极少有人敢尝试的事情,然而几个年轻学子却以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架势完成了。究其原因,除了青年人做学问的炽热之心,也与他们勇于实践的品质有关,感想敢做,有的是自信,不惧挫折。总之,“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行知合一”,这与曾老师将书本交流和与学者交流并重的治学方法是一致的。教育:做有意义的事曾老师除了是出色的学者、博导,在学校行政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业已二十年。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当笔者谈到时下热议的“发际线”问题及硕士研究生关心的读博与否的选择问题时,曾老师会心一笑,说他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对此,他如是说:

我们一直有个观念,就是做学问一定是要带有崇高的、神圣的目的,一定是要焚香沐浴,要头悬梁锥刺股,这种刻苦才能成就为学者。如果说做学问都这么艰苦,我个人觉得那也太没意思了。我特别喜欢的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趣的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from 曾军

他最喜欢的一个团体是激进阵线联萌,那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吴冠军、南京大学姜宇辉、清华大学夏莹等学者组织的团体。他强调这些人以学术为乐,以读书为乐,以汲取知识和传播知识为乐。读书做学问就是生活本身,做学问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而且玩得很嗨。反观时下,研究生讨论“发际线”问题,无疑是反映了对读书做学问的一种焦虑的心态,且通过网络扩散开来。他还指出,老一代学者更强调对学问的敬畏,新一代学者则更强调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爱知识、爱真理的追求。因此,读博与否显然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决定。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曾老师谈到自己读研究生时一件受挫的事。1999年读博时,他精心准备的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被导师否定了。“当时我很伤心,为什么导师不理解我?”曾老师表示,当时设计的选题是谈印刷术与文学,想讨论印刷术与文学的关系,但立即被导师否定了,理由是这个问题现在才刚刚兴起,还未成定论。导师不是认为选题没价值,而是先让他做基础性的研究,把这个选题暂时放一放。于是他转向了做巴赫金研究。但是印刷术与文学的关系,媒介与文学、艺术的关系这些问题,他一直没放弃过。博士毕业后,2003年他去做博士后时,这个念头又死灰复燃,便转向去做视觉文化。到现在,视觉文化、媒介已成为他学术版图的重要部分。时隔近三十年,曾老师谈到这些时记忆犹新。他说:“这些挫折让我非常清晰地明白了学问是什么?热闹的议题是什么?怎样把自己致力做的学术研究和追风逐热的问题区分开。”

谈到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时,曾老师直言:“我自己的感受是,行政管理工作是为社会,或具体来说是为师生群体服务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总要有人来做,且在做的过程中,这项工作本身有自己的成就感。比如说,你通过自己的设想,完成了某项教育教学的改革,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当被问到这些工作是否影响个人学术研究时,曾老师坦陈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即通过“换频道”的方式协调好日常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

曾老师作为教育者又是教学机构的管理者,对即将毕业的学子们指出,学习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要不断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甚至是引领社会的能力。

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谈到工作教学之余的爱好时,曾老师笑到:“爱好就是看碟子喽!”闲暇之余,曾老师比较喜欢观看科幻片、反特片及比较奇观化、刺激性的片子,但不看恐怖片。他认为,业余爱好是对紧张工作后的调剂放松。工作之余他也会刷微信,翻阅微信里关注的自己研究领域的公众号,追踪最新的学术动态。曾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郝靚说,曾老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微信几乎都是秒回的,效率超高。她还提到,曾老师带她们绘制学术地图,“逼”她们参加学术会议,用英文与外国学者交流,给她们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围绕着做学术研究、给学生授课及做学校行政管理,曾老师扎扎实实在不断切换“频道”。

对于自己当选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曾老师说道:“我个人觉得是对于我作为一个老师最高的肯定。我拿过各种各样的奖项,有教学的、有科研的,我觉得分量最足的还是这个奖项,因为这来自于学生们的肯定。”

为优秀的曾军老师鼓掌~~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图片来源 |上海大学校报、百度图片

文字来源 | 上海大学校报 常海山

图文编辑 | 包苡宁

审核| 戴佳立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上大人物|文学院曾军老师:做有意义的事,做有趣的事,做感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