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戏剧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

开题论证会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9月15日下午,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该项目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伟担任首席专家,研究团队由来自上海、河南、广西三地的专家学者组成。参与此次开题论证会的有: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上海市文广局文艺处副处长沈捷、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支运波等领导,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议专家——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刘彦君研究员、厦门大学郑尚宪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孙书磊教授、上海艺术研究所李晓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朱恒夫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苏忱秘书长,5位子课题负责人——河南大学张大新教授、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姚金成研究员、广西艺术研究院韦玺副研究员、上海戏剧学院卢昂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伊天夫教授等,以及4位特邀嘉宾——文化部《中国文化报》采访中心刘修兵副主任、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陆军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黄暾炜副院长。此外,近30位研究生及社会相关人士列席旁听。

上海戏剧学院

沈捷副处长致辞

沈捷副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戏曲现代戏是一个有意义的论题,现在全国各文艺院团对现代戏创作、现实题材创作已经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同时,这也是近年来,中宣部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对于艺术创作主推的一个方向。因而,这一课题将对我们今后戏曲现实题材的创作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总结,也必将会为我们以后的创作奠定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

上海戏剧学院

黄昌勇院长致辞

黄昌勇院长在会议上致辞,对从全国各地而来的评议专家以及课题组专家表示欢迎,也对各兄弟院校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十九大以来,在新时代我们国家对传统戏曲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这个课题代表了一种文化的选择与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课题组肩负的任务和使命也是重大的。戏曲现代戏创作是一个学术以及创作实践中的重大难点。戏曲现代戏有很多较好的实践,但对其艺术创作上理论层面的研究总结仍是欠缺的,因而这个问题既是一个历史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在李伟教授的项目标书中能看见一些新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理论框架,但如何较好地完成这个课题还有一段艰难的道路需要走。

李伟教授概要介绍了项目的主要内容。

上海戏剧学院

李伟教授发言

李伟教授提到,该课题将以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历史、现状、各环节的得失及有代表性的剧目、艺术家、理论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对百年来的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实践,特别是1949年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得失进行研究,研究其在戏剧观念、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表导演创作、舞台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对当下创作有所裨益。根据这个设想,该课题设五个子课题——“民族性、现代性与人民性: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性之思与戏曲文体之新变:戏曲现代戏剧本创作研究”“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戏曲现代戏音乐创作研究”“写意之美与生活之真:戏曲现代戏表导演创作研究”“写意精神与现代生活表现:戏曲现代戏舞台设计研究”。以子课题一作为总论,总结戏曲现代戏的历史经验,探讨当前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与追求的目标,其他四个并列的子课题,在内容上相互呼应,共同回答、实现子课题一所提出的问题、所要达成的目标。

李伟教授还提到,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关注的重心应该是“创作问题”,戏曲的创作是由编剧、作曲、表演、导演、舞美设计等部门和环节分工合作完成的,因此应该包括这些具体部门和环节的创作研究。创作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都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因此应该对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都有研究。为了真正达到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共赢,该课题邀请了一批既有丰富创作实践经验又有高超的学术理论水平的学者型艺术家和艺术家学者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他们既深谙戏曲创作的理论,又熟悉戏曲创作的细节,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

总之,该课题希望从学术上对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现象与本质,分阶段、分环节进行总结与阐释,作为当下创作之镜鉴,以期对中华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子课题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做了阐述。

上海戏剧学院

张大新教授发言

张大新教授提出对于戏曲现代戏的现代性探讨,要集中在几点上:

一、现代题材的戏剧不一定具有现代意识。有些在三十年代创作的剧本,很多方面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意识。但目前很多现代戏,以及建国以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的戏曲创作,看似是关注现实的,但其意识却可能是落后的,观念是倒退的。二、当下大量的戏剧探讨与戏剧现实脱节,或者说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是丰硕繁多的,但戏曲理论的引导作用是滞后的。对于当下舞台演出发出评论的文章,是敷衍的溢美之词,没有批评,这样不利于戏曲现代戏创作走向正轨。而我们课题里所谈的,民族性、人民性跟现代性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基于创作的现实和理论评论引导作用的协调。三、现代戏题材和现代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地方戏的表演方式,包括写实性的话剧手法,甚至是电影手段,在戏曲现代戏的演出中的运用等问题,都可能成为我们探讨现代戏中是否具有真正的现代意识的切入点。四、现在戏曲现代戏出现较多的大制作,一部戏只能在省城人民大会堂演出,而在市以下的城市无法演出,这样的大制作是否就是戏曲现代戏创作的一个方向?怎样调节这种关系?值得思考。

上海戏剧学院

姚金成研究员发言

姚金成研究员从剧作家的身份出发,提出如何认识戏曲现代戏剧本创作中的问题。他说,在十年前我们总结戏曲现代戏,认为它尽管在用戏曲的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还有一些问题,但它已然成熟。就河南看到的现象而言,已具备一批观众、一批创作队伍、一批优秀剧目这些都是其成熟的标准。在河南而言戏剧观众最多,票房最高的就是现代戏。

在创作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创作者如何处理好现代戏与政治的关系。如何站在艺术的高度,对生活对人性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发现,而在艺术创作中又能把这一点与政治诉求作出很好的结合。如果结合得好,戏曲现代戏的优势就将突显出来,否则将陷入“现代戏陷阱”。面对这样的现实创作问题,编剧则要进行深入思考,但现实难题在于,我们的编剧队伍在理论准备上以及艺术准备上不足,急功近利,使得戏曲现代戏创作大量投入却无精品。同时戏曲现代戏剧本创作中,在题材选择问题也需要深入探讨,在题材选择上要大胆拓宽眼界,更多关注“主旋律戏剧”“定向戏剧”之外的故事与人物。因而本课题既有历史意义又具备现实意义,可以推动对现实问题的逐步解决。

上海戏剧学院

韦玺副研究员发言

韦玺副研究员则从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和音韵的交叉研究出发,提出其对现代戏音乐创作情况的几点认识。

她说,虽然近年戏曲现代戏收获颇丰,但很多现代戏戏成功了,音乐却没有成功。像《朝阳沟》这类优秀的戏曲现代戏,戏曲音乐能够进行传唱的极少。这是什么问题呢?就戏曲现代戏而言,音乐创作是作为戏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而存在,它的实验性和创新性其实是戏曲音乐创作在现代戏上最本质的特征和最重要的价值。戏曲现代戏音乐的创作,打破了我们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是以主题音乐为主要创作模式的一种新的创作形式,现在戏曲音乐的创作基本上是一戏一曲,其实这对戏曲音乐的传播是不利的。

在戏曲音乐创作中,对“民族性、现代性、人民性”应该有不同的理解。一、我们怎么样使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成果能够被老百姓所接受所传唱,这就是人民性,我们如何重新契合这样的“人民性”?二、我们怎样总结和反思现代性?由于西方音乐创作思维的深入,音乐织体的铺排越来越厚,导致演员演唱时越来越难以拖动音乐。这对于演员以及音乐创作,是很新的需要反思的现象。三、我们怎么样去开掘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性,如京剧现代戏解放以来,其在使用语音方面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抛弃湖广音改用普通话。而这一个尝试正在从戏曲现代戏延伸到新编历史剧,这种实验性和创新性值得探讨。

怎样评价样板戏音乐?虽然大家对样板戏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学界对样板戏音乐的创作成就的认可较为统一。样板戏音乐范式,对于我们当下的戏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也需反思 。

上海戏剧学院

卢昂教授发言

卢昂教授从表导演创作上提出戏曲现代戏创作实践中的三点问题:一、戏曲现代戏不现代,可能受制于其演出方式以及编剧规律传统,大量的作品是新题材老舞台。从作品的思想和舞台呈现来看都是陈旧的,很少有现代性的开掘。开掘现代性,无论是从作品的思想深度还是舞台传达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二、戏曲现代戏不是完全的戏曲,现代戏比较贴近生活,但在舞台体现上看则戏曲的特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因而,戏曲现代戏如何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的特长和优势?如何既真实地再现当代生活,又能艺术化地加以美的表现?如何将现代艺术语汇与传统戏曲手段有机融合?如何使当代审美情趣与古典戏曲的美学精神相映成辉?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三、戏曲现代戏审美上与大众的审美是有脱离的。这既有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有大众传媒的影响。

针对这三点问题,卢昂教授向在座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对策——东西兼顾,古今贯通。解决现代性的问题,一定要把西方戏剧优秀的成果注入到戏曲的舞台演出和文本当中,其现实性很重要,不能够新题材老思想、老手法。第二点则强调,既要传承我们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又要把现代戏剧的手法融合进去。

上海戏剧学院

伊天夫教授发言

伊天夫教授从舞台美术设计出发,对当下戏曲现代戏舞台美术设计有一些创作上的思考。他不同于一些舞台美术理论家,以一种描绘性的方式营造戏曲现代戏的空间,给演员提供这种生活环境的空间,让这个人的性格在此地生长成长起来,或是运用西方的艺术观念,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营造戏曲现代戏的空间。伊天夫教授认为视觉空间环境的营造,具有多重的性质。既然是戏曲现代戏,那么以写意精神来涵盖统领,也是其表现的一种方式。写意精神作为中国艺术精神,十分深刻又具有丰富内涵。如果说舞台美术是要在写实的或者具象的、描绘性的空间当中,为人提供一种生活的环境,或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环境的空间,那么以写意精神去统领演员演出空间,在当下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加民族化。由于演艺艺术,它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部门形象的创造都可能对演员的表演产生某种触动。舞台美术作为一个环境的空间形象的创造,当其跟演员构成了一种互动交往关系时,其也会对演员产生较大影响,而对此我们的研究有所欠缺。伊天夫教授试图以此作为一个研究方向,研究将如何以写意的精神去营造舞台空间,进而能推动演员的表演,使演员的表演程式能得到新的发展。

上海戏剧学院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介绍,评议专家以及特邀专家发表了对课题的意见。

上海戏剧学院

郑传寅教授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

刘彦君研究员发言

有专家认为,“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如果放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思考,是传递中国文化的一种样式,是保存一种传统使其在新的时代可以传承下去。这一课题对理论以及实践而言意义重大,不光是理论界有期待,戏曲实践圈其实也很期待,因为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课题研究方案的总构架是正确的,子课题也是各有特点。几个子课题的分布涵盖了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体现了注重理论提升,注重学理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当然面向问题,但这不是说仅仅只是把问题摆出来,而且要从问题当中要提升出理论来,这才是我们研究的最主要的贡献和价值。在研究中还应当有一种世界性的视野,把现代戏创作放在全世界古老剧种背景下来看,可以说全世界的古老剧种都没有像中国戏曲一样,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成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戏曲的生命得以延续,焕发出新的光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看,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应该说已经取得突出的成就。这就意味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既要面向问题又要面向成就,从成就中总结出一些东西来,同样具有引领的作用和指导的作用。

上海戏剧学院

郑尚宪教授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

孙书磊教授发言

专家指出,“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这一课题涉及到很多问题,戏曲的传统问题、现代的问题,以及两者的交流问题。我们如何把现代戏做成很现代,这是大家焦点关注的问题,现在手段也颇多,但是如何在同时又将它做得符合传统?那么剧作家、舞美、演员不同的创作层面有不一样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在我们戏曲专题研究中,像河南豫剧,现代戏观众超过传统戏观众的情况较少见,实际上全国绝大多数剧种面临的情况恰恰相反——现代戏的观众不如传统戏,这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课题组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戏曲现代戏的市场号召力疲软。我们现代戏到底是剧本创作的问题大,还是音乐的问题大?音乐是戏曲的灵魂,剧种之间的差异不在文本,而在音乐。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在样板戏音乐的基础上退步,样板戏尽管存在极大问题,但是其音乐创作却解决了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剧种特色的保持和时代特征的彰显。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多剧种构成的戏曲生态环境下,如果剧种都趋同,最后剩下寥寥无几的几个剧种,那么这是最大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戏创作如何彰显时代特征呢?现代戏创作中还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宣传的热情,压倒审美创造的热情,戏剧的工具性凸显,主体性下降或者甚至消失。这个问题不止是现代戏、不止是戏曲界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这一课题能解决的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又该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此外,基本观念以及概念问题要解决,比如“现代戏曲”的概念要论述清楚。在五个子课题中的核心是——民族性、现代性、人民性,那么对这三个“性”需要解释清楚,更是要增强、提高、提升其内涵。现代性的民族审美问题极为重要,需要确定其审美的原则,审美形式,这是理论问题,同时要必须要回答“现代戏是否成熟了?”这一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

李晓研究员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

朱恒夫教授发言

还有专家分析,创作戏曲现代戏的原因是什么?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们能从现代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是没有足够的好的新戏可看的无奈之举;二、现代戏创作反映现代生活,对于民族戏剧形式而言,是戏曲发展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三、用戏曲记录当代历史的需要。戏曲是我们重要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不表现现代生活,那么就是一个欠缺。戏曲现代戏创作极为困难,我们要客观地承认这种困难,我们要在中国戏曲生态环境下说话。一部现代戏要创造成功,有三个满意,缺一不可。首先是领导要满意,第二个专家要满意,第三广大观众满意。这三个满意做到不容易,研究这三个满意更不容易。在研究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下去对话。与基层领导对话,总结其经验,倾听其苦衷与问题,不仅让上面的领导和专家满意,更要解决基层的问题。

上海戏剧学院

苏忱秘书长发言

还有专家就研究方法提出若干建议。建议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若干关键性角度切入。比如叙事的问题,如何做到既是戏曲叙事又是一个现代性的叙事方式。另外,还有抒情方式的问题,表演方式的问题,音乐的问题等等。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要找一个突破口的话,京昆现代戏创作问题可以作为一个选择。在具体操作上,注重四个加强:一、加强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研究。这不是指我们过去研究的经验,而是指过去几十年的曲现代戏的创作演出实践层面上的历史经验;第二加强对剧作家的研究; 三、加强对一线院团实践的调研,加强对民营演出团体的调研,使得研究在真实的戏曲生态现状中展开;四、加强研究力量的组合,子课题之间要加强交流。

上海戏剧学院

陆军教授发言

对于最后的研究成果形态,专家学者们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写出来的东西不要留在理论上,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具有指导意义。课题团队包含一流的创作团队,那么最终是否能就此选题研究,拿出一个实验剧本?顺应互联网潮流,利用好在研究过程中的使用的剧本材料、影像材料、图片材料以及“互联网+”的概念创建与课题一手资料有关的网站,增强研究的传播范围,使得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学术研究者以及艺术实践者。能够用数据说明问题、形成研究报告。

上海戏剧学院

杨扬副院长总结讲话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各位与会专家围绕课题提出了十分中肯建议,课题开展必然不会轻松,希望各位课题组成员能够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最终能围绕实践与理论真正回答出戏曲现代戏创作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使得该课题真正发挥其价值。会议最后课题首席专家李伟教授表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一系列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在之后的研究中深入思考这些建议。

上海戏剧学院

李伟教授发言

此前,首席专家李伟教授还召开了首次课题组成员全体会议。李伟教授向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传达了“立项通知书”的精神,要求各课题组严格贯彻执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指示,认真听取评议专家的意见,切实完成课题标书中承诺的各项任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会议还就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沟通。

此次开题论证会是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正式启动的标志,对该项目的顺利进行与深入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戏剧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名单

责编:刘佳奇 王小松

文字:瞿利容

图片:张建雄

排版:彭楚楚

上海戏剧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戏剧学院-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