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话剧接受史”开题论证会举行

上海戏剧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上戏|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话剧接受史”开题论证会举行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话剧接受史”

开题论证会

上海戏剧学院

1月19日下午,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话剧接受史”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该项目由上海戏剧学院陈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来自北京、上海和浙江三地。参与此次开题论证会的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云南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吴卫民,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刘庆,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处长吴爱丽、副处长支运波等领导。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议专家,分别是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丁帆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吴义勤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蔡体良研究员,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长三角高校影视戏剧学会会长周斌教授,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马俊山教授,云南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云南艺术学院吴卫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教授。5位子课题负责人,包括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杨扬教授、上海戏剧学院丁罗男教授、上海戏剧学院韩生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宋宝珍研究员。出席本次论证会的还有4位特邀嘉宾,他们分别是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刘庆教授、张福海教授和汤逸佩教授。此外,近20位上海戏剧学院教师、研究生及校外学者列席旁听。

上海戏剧学院

规划办李安方主任首先祝贺上戏作为专业艺术院校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零的突破,感谢全国各地专家对上海哲学社科发展的大力支持!在他看来,中国话剧接受史研究是一个有意义的论题,它可以拓宽中国话剧史研究的视野与空间,推进和深化中国话剧的研究,有助于今后中国话剧史的“重写”。同时,接受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而且更是一个实践命题,它直接关乎着话剧现实的生存与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话剧艺术质量,检视话剧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话剧在新时代能够良性健康持续发展。选题也是呼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需要。希望该成果能注意宣传与应用转化,加强智媒结合,做出学术标杆,打造上海文化品牌,为当下话剧生态建设与社会文艺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上海戏剧学院

黄昌勇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陈军的《中国话剧接受史》项目是中国话剧研究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上戏作为专业艺术院校获批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自此上戏实现了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大满贯”。在最近软科统计的近5年来中国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排名中,上海戏剧学院位列第69名。借此机会,他特别感谢各兄弟院校的帮助与支持,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评议专家以及课题组专家表示诚挚地欢迎与谢意!陈军的课题注意了话剧专业发展和活态存在的特点,在研究的广度、长度和深度上都有突破,他将话剧接受研究提到与剧本创作、舞台表演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中国话剧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实现对话剧史的全方位把握,从而完善戏剧学学科体系,提升话剧研究的整体水平。当然中国话剧接受研究也是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期待大家通过科研合作实现学术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和综合的文化效应,最终取得和重大课题相匹配的标志性成果,为话剧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助力。

随后,黄昌勇院长为子课题负责人颁发聘书。

上海戏剧学院

定格瞬间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接下来,由评议组组长丁帆教授主持会议,首席专家陈军介绍课题的整体情况,五位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自课题所关注的问题予以阐述。

上海戏剧学院

陈军教授提到,话剧作为“舶来品”,它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从接受视角来观察。本课题的总体问题是探寻话剧这个外来的艺术品种在中国的身份、处境和命运,厘清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被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总结中国话剧接受的经验、特点和规律。该课题研究与他在观念、视野和方法上谋求突破有关,即认为话剧不仅是一种文学或文学形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门复杂多元的舞台艺术存在,从更大范围来看,它更是一种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存在。为此,话剧研究应从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戏剧文学研究延伸到以导表演等演剧实践为主的舞台艺术研究,再进一步拓展到以读者观众接受为核心的戏剧文化研究,从审美范式转型为文化研究范式。从2010年起,他就带领研究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话剧接受研究,先后指导了相关硕士论文11篇、博士论文1篇,可谓矢志不渝、持续耕耘,旨在“打一口深井”。课题总体构架采用史论结合的模式,做到话剧接受理论与话剧接受史的有机结合和相互阐发。子课题一为“中国话剧接受美学研究”,将接受美学的一般原理和话剧文体的特殊性以及中国话剧发展的独特性有机结合,加强话剧接受的本质论、特征论、构成论、主体论等理论研究,旨在为接受美学提供中国经验和新的理论建构;子课题二、三、四、五则为接受史主体部分,但课题没有采用断代史写作套路,而是尊重话剧作为综合艺术和集体创作的本体特点,分为中国话剧文学接受史、中国话剧演出接受史、中国话剧舞台美术接受史以及港澳台话剧接受史,以实现对中国话剧接受史的全面研究、整体研究和系统研究。陈军坦言,该课题完成有不小的难度,压力山大,表现在话剧接受研究的史料极其宽泛庞杂,寻检搜集不便。话剧艺术门类构成多样,研究起来极为繁富、多元和复杂。而就中国话剧史研究现状来说,话剧文学研究较为充分,话剧演出研究相对薄弱,话剧舞台美术研究极为欠缺,艺术创造和审美研究的不足也会制约和影响接受研究的深入。为此,他特别希望各位评委能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上海戏剧学院

胡志毅教授担任子课题一“中国话剧接受美学研究”的负责人,他曾任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一直注重话剧理论研究,在戏剧仪式、戏剧原型、戏剧与城市空间等领域有专攻,他说他的《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就专章论述“观众的原型体验”,内含观众的接受、集体的仪式、剧场与观众三节内容,他指导的研究生侧重于“身体在场”“空间场域”“性别表演”等研究,其中也不乏从“接受”视角来考察、讨论观众与演员/舞台的互动,在话剧接受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的理论探讨和基础,所以无论是课题组成员的相关积淀,还是他个人的学术时间,都能够保证该课题研究的完成。

上海戏剧学院

杨扬教授负责子课题二“中国话剧文学接受史”的研究,他指出,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动上戏工作也存在研究转型问题,认为从文学角度研究话剧接受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话剧创作无法脱离文学的支持,就中国作家创作而论,由诗歌、散文、小说写作转向话剧创作(所谓“跨文体写作”)的作家很多,郭沫若、茅盾、老舍、莫言皆如此,优秀话剧的诞生和成长离不开文学的滋养。为什么近三十年没有好的话剧出现?与文学根基薄弱、原创剧本缺失有关,文学性在话剧当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话剧文学接受研究不是从静态,而是要从动态来看话剧创作和接受的变化。子课题成员都是上戏经验丰富的话剧研究专家,有理由相信子课题能顺利完成。

上海戏剧学院

丁罗男教授为子课题三“中国话剧演出接受史”负责人,他深感“两个不容易”:一个是拿下项目不容易。因为话剧在北上广这些城市还算热门,但在全国范围内却远不及戏曲、小说,能在文学口上拿到这个项目不容易。该选题的价值就在于,研究对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话剧创作者、实践者,而转向接受者,接受者对艺术形态、对作家/艺术家的态度和看法无形地塑造并改变着创作。视点转化后,反而会发现新的信息,所涉及的内容不光是艺术审美,更多是文化意义层面。第二个是做好项目更不容易。他所负责的“演出接受史”的子课题,不仅面临角度的转换,还关涉专业艺术家的批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长期以来,话剧舞台演出方面一直研究不力,在这种情况下再研究接受,更是难上加难。好在课题组成员以年轻人为主,干劲足,希望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三个方面皆能兼顾,能通力合作完成子课题研究。

上海戏剧学院

韩生教授承担子课题四“中国话剧舞台美术接受史”的研究,他提到,在长期的舞台美术创作实践中更加感到理论的饥渴,因为创作发展速度太快,更需要对历史和理论研究的跟进。这个课题正是一个思考的机会。2005年,他曾在学校启动“中国舞台美术史”课题,经过教育高地、高峰高原等学科建设,特别是结合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论文选题都与此相关,目前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积累,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专业历史研究成果,但已经不是从零开始了。在此基础上开始接受史的研究,从社会效应、观众接受与传播等角度着眼,对历史研究也会形成促进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和文化,中国话剧远远超越了一个剧种和戏剧范畴的意义。话剧舞美改变了戏剧形态和生态,对现代戏曲以及影视和新媒体都产生影响,研究意义深远。他表示有信心与全国有关专家共同努力,带领课题组成员做好这件事。

上海戏剧学院

宋宝珍研究员负责子课题五“港澳台话剧接受史”研究,她指出,港澳台话剧起步比大陆更早,关于其研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前所长田本相先生的带领下,先后出版了《台湾现代戏剧概况》(1996年)、《澳门戏剧史稿》(1999年)、《香港话剧史稿》(2009年),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对港澳台话剧接受研究并不容易,因为地缘政治原因,他们过来演出就不容易,其接受不仅是文本接受,也有剧场演出的接受,关涉观众情绪交流和心灵互动,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极为复杂。另外,港澳台话剧与大陆话剧的关系要摆正,不能把港澳台话剧当做孤立的区域性现象,而是中华大戏剧的组成部分,既不能拔高、又不能贬低,既要看到关联,又要看到差别。研究中,应注意到交互对话,尽量掌握“第一手”文献资料,在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史论结合方面下功夫。既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接下来会与课题组成员协商,安排好进度,努力做好这么重要的课题。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介绍,各位评议专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对课题的意见。

上海戏剧学院

吴义勤教授认为选题特别好,他首先从话剧为综合艺术的定位出发,强调“话剧”概念的重新还原,剧本之外,话剧还有其他复杂的呈现方式,除了舞台呈现,更有全社会的参与,过去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考量,还缺乏对话剧观众和市场层面的关注。其次,从观众接受角度可以对话剧很多定论构成挑战,重新思考话剧经典化议题,防止误判,为此,要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的关系,总结话剧接受和传播规律。他希望课题能重视个案研究,更加关注当代话剧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当代话剧发展现状,课题研究虽有难度,但值得期待。

上海戏剧学院

蔡体良教授表示,他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呆了32年,一进剧院,就要面对接受问题。舞台艺术本身就要接受观众和社会的接受。就话剧而言,剧本能够被舞台接受是第一步,关键是其二度创作能否被观众接受,其中舞台形象很重要。话剧是视听艺术,舞台美术就是搞形式的,直接关乎形象。韩生教授负责的子课题谈话剧舞台美术的接受,确实覆盖和填补了艺术创作的整个生存空间,有利于艺术整体发展,不但对现在的舞美创作有帮助,对艺术领域领导的思路开拓也是有帮助的。这个课题有价值,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上海戏剧学院

周斌教授认为,该课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话剧接受的历史变革,有助于重写中国话剧史,推动话剧研究的深入。项目本身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项目设计与构思非常全面,基本涵盖了话剧研究的各个领域;第二,项目研究团队力量很强,子课题负责人都是学科领域的一流专家、著名学者,每个子课题均有中青年学者的参与,形成整体实力;第三,前期成果比较丰富,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能够保证项目的完成。但项目本身研究难度大,表现在体量大,涉及面广泛(包括理论、历史、文献史料等),内容构成非常复杂。此外,话剧接受与读者、观众相关,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观众审美趣味均对话剧的接受产生影响,读者的审美意向究竟如何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值得研究。他希望研究能做到宏观与微观、总体与个案的结合,例如话剧文学的接受可以选择一个刊物或一个剧本的出版发行,话剧演出的接受则可选择一个剧场来考察,这样有助于项目研究的深入。相信在各位专家的努力之下,该项目将取得良好的成效。最后,考虑到项目内容很丰富,他建议旁生出话剧史料学、话剧观众学两个课题,进一步发挥该课题的价值。

上海戏剧学院

吴卫民教授指出,该课题有三个支撑点:一是子课题负责人都是学养深厚的人,形成亮点;二是项目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研究积累和准备;三是上戏打开戏剧的围墙,揽天下英雄为一怀。在他看来,课题意义重大,西方话剧舶来中国以后,它的传播史、汉化史、创新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流变史,需结合阐释学、传播学、接受美学、现象学、知识考古学等文化学理论来揭示和阐明。他提醒子课题负责人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组关系,分别是“跨界与交叉”“初始与过程”“成见与真相”“接受与传播”“内地与外岛”“自我与他者”“文学与剧场”“环节与整体”“节点与脉络”等多重关系。

上海戏剧学院

马俊山教授期望该课题的开展,能够对整个话剧史的叙史方式产生颠覆性的突破。不单在史料的收集整理上有大的突破,更要在观念、理论上有大的突破。这就需要研究者有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心态,当然也要确立思考的边界和史料的边界,明确哪些问题应该讨论,哪些问题不应该讨论,既要反对诠释不足,又要反对过度诠释。该课题研究不仅追求话剧研究内涵/外延的扩大,而且追求学术观点、体系、方法的创新。此课题的核心,即话剧与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互相形塑的关系史,涉及政治、经济、戏剧构作、文化艺术审美等多个内容。从政治层面而言,话剧时常沦为隐形或是直接的政治工具;从产业、商业化的层面而言,包括剧团的组织运作、剧目的管理、人员的配置等;从戏剧构作和艺术审美层面而言,涵盖整个剧本创作和舞台形象创造。如果该项目在这三个层次上都有理论突破,会对话剧史叙述方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要避免写成话剧文学史、避免写成话剧演剧史,避免写成话剧批评史,希望以个案研究为中心来写史,在各种关系场域中来把脉中国话剧的接受。

上海戏剧学院

文贵良教授指出,该课题融创新意识与研究深度于一体。话剧历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短板,原因就在于话剧本身所具有的跨越性或交叉性,它在本土与西方、文学与剧场、文本与世界之间都产生交叉,并在交叉中产生创造性和生长点,例如话剧的引进一开始就面临着在中国舞台上如何表演、创造和再生产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中国主体性的问题,包括艺术主体性、民族主体性、中国文化主体性等很多向度。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主体性何在?值得思考和关注,它需要研究者有更大的视野和关怀。

上海戏剧学院

评议组组长丁帆教授对各个子课题负责人和评议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恰当地点评,指出课题学术含金量高,理论和实践搭配得非常好,借助上戏平台,组建了实力雄厚的班底,打出有力的“组合拳”,后续研究空间很大,希望课题在学术观念、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包括话语体系等各个方面都有创新。当然课题本身亦有困难和挑战,要注意其中的复杂性,例如同是一个中国,大陆话剧接受史和港澳台话剧接受史之“异”要搞清楚,后者有殖民化的过程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与大陆话剧接受迥然有别。他还提醒,对于话剧意识形态层面的官方接受应保持中性,以客观陈述为主;有关接受的经济/产业问题则可以批判,而艺术审美问题则要有自己的主体评判,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除了语重心长的叮嘱外,他还对课题研究提出殷切的希望和鼓励。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进入特邀嘉宾代表发言环节,叶长海教授充分肯定陈军教授标书的立意和论证,对标书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予充分的回应,思维缜密,论证有力,并结合个人的经验,从课题推进的角度,提出了研究、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张福海教授则强调“中国话剧接受史”意义非凡,彰显出中国观众在审美变迁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为伟大的观众造就伟大的戏剧,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话剧接受史即研究观众审美变迁史。现有的戏剧观念和意识是陈旧的,无法满足现代社会观众的需求,而百年话剧变革及其接受史足以预示未来话剧的发展方向。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首先感谢各位与会专家提出的中肯建议。开题论证会的结束,意味着项目的启动。请各位课题组成员做好心理准备,尽早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在未来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希望在座的专家继续给予关心和指导。会议最后,评议组组长丁帆教授宣布:“‘中国话剧接受史’研究意义重大,论证充分丰满,课题组研究队伍强大,学术内涵丰富且有创新,专家组一致通过开题论证,等级优秀”。之后,课题首席专家陈军教授也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的感谢,并表示将在之后的研究中深入思考和消化大家的建议,不辜负各位老师的期待。

此前,首席专家陈军教授还召开了首次课题组成员全体会议。陈军教授向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传达了“立项通知书”的精神,要求各课题组严格贯彻执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指示,认真听取评议专家的意见,切实完成课题标书中承诺的各项任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会议还就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沟通。

上海戏剧学院

责编 刘佳奇 冯绮君

文字 翟月琴

图片 张文婧

上海戏剧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戏剧学院-上戏|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话剧接受史”开题论证会举行